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书强  李慧 《唐都学刊》2003,19(2):158-160
家族企业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企业中广泛存在着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家文化传统以及长期以来中国私营经济的少数派地位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家族企业的产生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家族企业这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有助于促进家族企业和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亚家族企业制度的特征在于:家族掌握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权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并世袭,家族企业内部实行权威型决策机制与A型信息传递体制,家族式的经营无激励制度,降低了代理成本,实行以关系为基础的二元雇佣制激励制度。东亚家族企业制度有利有弊,在促进家族企业及东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带来许多问题,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家族企业亟须改革。  相似文献   

3.
差序式治理是华人家族企业组织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现象,这种治理并不能简单地视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其治理形式甚至是华人家族企业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其中,关系信任是差序式治理的基石,在转型期制度信任缺失的情境下可以降低治理风险;利益互惠是维系差序式治理的重要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企业的治理能力.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差序式治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视为制度信任的一种替代,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治理机制仍不利于华人家族企业的成长和生命周期的延续,华人家族企业要"家业长青",必须走向契约治理.  相似文献   

4.
赵源  傅小龙 《社科纵横》2012,27(12):126-127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设计中出现了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其长处.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不同人群的影响,来分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现状,以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希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景观设计中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困境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云升 《社科纵横》2005,20(3):59-60
家族企业在引入职业经理人过程中,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找不到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不愿进入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道德危机;职业经理人在家族企业任职往往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信任危机、家族文化冲突和家族企业道德危机。这些制约因素是外部环境不佳和内部制度不完善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部因素难以一蹴而就的情况下,要实现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的“双赢”,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提高雇主和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家>等现代家族文学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视角观照现代家族文化,都塑造了大家族的维护者、叛逆者、牺牲者、败家子等形象,但主旨截然不同.现代作家对宗法社会进行了无情抨击,全盘否定家族文化,刻画了封建大家族崩溃过程中痛苦挣扎的灵魂.<白鹿原>是"五四"后家族小说一次高层次的复归与超越,它还原了20世纪国民的生存状态,第一次正面描写家族文化,塑造了儒家文化浸染的具有人格魅力的族长白嘉轩.作家在展示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也揭示了它对人性的压抑与迫害.  相似文献   

7.
蔡天新 《创新》2009,3(1):58-60
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间,众多的家族企业选择了家族化经营管理模式,解决了企业初创时期的融资、协作和原始资本积累等问题。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形成,许多家族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困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与创新家族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树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改革传统的用人机制,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阶段,在这个极具思想史意义的时代,文学、艺术、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初步形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青铜铭文,作为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和标志,在此背景下发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独具个性的铭文文体.巫文化、祭祀文化和礼乐文化在这个时代极具代表性,并在商周青铜铭文中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代际传承问题一直是世界家族企业研究领域的首要问题。而随着开创了经济奇迹的第一代创业者逐渐老去,中国家族企业也即将迎来以代际传承为主的传承浪潮。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佛山市顺德区200家民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顺德民营家族企业传承的现状、代际传承人的拟定和培养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家族代际传承人的培养问题,从代际传承人的学校教育、能力培养、后续教育及圈子建立等方面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略论家族式企业及其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甄志萍 《社科纵横》2005,20(5):69-69
家族企业存在及其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是由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传统决定的。家族企业发展要走自己小、土、特、传的特色之路,并且在发展中要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促进家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治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东 《学术交流》2004,(2):85-89
"家族理性"是以家族及其事业的整体荣誉、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稳定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而支配人去思考、推理、判断、行事的心理认知结构。家族理性与个人理性、集体理性不同,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对个人理性的超越。中国社会家族企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产权问题、信用问题、治理结构等,运用家族理性的概念和理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的文化能不能成为有效的企业文化?这个让管理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中国首届优秀企业家汪海和他率领的双星做出的卓越表现给出了最有力的证明.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是可以成功的,还有最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编前语】中国企业文化能不能成为有效的企业文化?这个让管理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由双星的成功给出了最有力的证明。汲取传统优秀文化精粹的中国企业文化不仅是可以成功的,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和管理模式。双星近40年的发展就是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企业管理的历程。中国第一代优秀企业家汪海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三点:一是带领双星人拼搏奉献、创新进取,缔造了双星民族品牌;二是坚持"继承传统优秀的,借鉴外来先进  相似文献   

14.
企业设计文化是制造型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和催生产品创新的沃土.产品创新是企业应对经营风险的根本策略,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制造型企业深受冲击表明,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要增强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中国创造",必须从源头上加强企业设计文化建设.由于工业设计既是企业设计文化的构成要件,又是产品创新的手段,因此,发展工业设计不仅是企业设计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企业设计文化催生产品创新的媒介.应以设计源流和产品创新为主线,构建制造型企业设计文化建设模型,强调加强企业设计文化建设对推动产品创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塑中国企业文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是历史的必然,重塑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更是新世纪的呼唤。惟有精心提炼企业精神文化,全面完善企业制度文化,不断充实企业营销文化,锐意塑造企业形象,中国的企业才能在重塑企业文化战略的指导下,把握机遇,超越对象,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再造——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必迈的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伟霞 《探求》2001,(4):68-70,41
民营企业传统家族管理模式是企业一次创业失败的根由,其感性化、封闭化、实用主义倾向决定了管理形式的专制、任人唯亲、产权封闭、内部矛盾难以协调等。民营企业只有进行企业文化再造,才能实现二次创业的成功。这就首先要求实现企业主向企业家的转变,包括企业主人格素质的提升和观念的更新;其次要实现企业家文化向企业共享文化的转变,建立企业共同价值观;最后要善于管理和引导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高天成 《唐都学刊》2012,28(3):36-40
《白鹿原》真实地还原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生存状态,挖掘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多重元素,如儒家仁义与忠孝文化、宗法家族文化、农耕文化、传宗接代文化、男权文化与女性贞洁文化、民间神秘文化、土匪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正面描写了仍存活于民间生活状态中的传统价值体系,塑造了具有儒家文化人格魅力的白嘉轩形象,也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等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代表人物受到重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家族代表人物邢峦等不断受到重用.北魏后期及东魏、北齐之际,其家族才俊辈出,成为北朝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世族之一.河间邢氏在文化上保持着汉儒的学术传统,经律兼修,精擅礼制,这不仅成为他们入仕的基本条件,而且推动着北朝胡人统治者的汉化进程.邢氏人物多能属文,出现了以邢卲为代表的诸多文士,这在文学地位日益显著的北朝后期,对于其家族文化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邢卲等人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富于包容性,其思想作风表现出明显的玄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许多美国学者在对日本许多成功企业考察以后,一致认为造就日本企业高生产率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那么日本企业文化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的效果?同时中国又如何借鉴?因此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论证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其核心是礼与法的融合.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演进是以礼文化和法文化的冲突、整合为主线的.史广全先生的力作<礼法融合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演进>,正是建立在礼与法融合的基础上,论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历史.史先生将全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理性透视.史先生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回顾与反思,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另一部分是礼法融合的历史进程.史先生提出了礼与法融合萌芽、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的新分期,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史先生在成书说理上有着水的品性,把礼与法关系梳理得圆润稳妥.其作是哲学和史学的高度契合,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