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同乐  朱金花 《社科纵横》2014,(10):103-107
宋代是台州学术文化由落后走向繁荣的转折期。从外部看,北宋安定之学和洛学的传入、南宋朱子学的传播和浙学的兴盛为台州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看,地方学术家族在推动台州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安定之学传入台州;二是扩大了朱子学在台州的影响;三是为不同学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平台。台州学术家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反映出宋代台州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学术家族在地域学术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堡垒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治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东 《学术交流》2004,(2):85-89
"家族理性"是以家族及其事业的整体荣誉、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稳定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而支配人去思考、推理、判断、行事的心理认知结构。家族理性与个人理性、集体理性不同,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对个人理性的超越。中国社会家族企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产权问题、信用问题、治理结构等,运用家族理性的概念和理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魏东 《学术交流》2004,(11):96-98
家族企业的发展可分为孕育、成长、稳定、衰退四个阶段。中国的家族企业自然淘汰率相当高,大部分企业仍处在成长期阶段。目前还存在创业者素质不高、管理不规范、盲目扩张和融资困难等问题。采取核心竞争能力战略、不断创新战略和学习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进化能力战略,对延长企业生命周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余桂玲 《社会工作》2008,(12):30-32
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上有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对市场、企业、管理、员工、激励、变化和工作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人本企业文化与物本企业文化各自不同的特点。要通过生态文化战略、人的集合体文化战略、服务文化战略、同事文化战略、前景文化战略、求变文化战略、享受文化战略建设人本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对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银娥 《唐都学刊》2005,21(1):51-55
现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因子。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对于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有重要的启示 :现代企业必须培养其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 ,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意识和崇尚道德的价值追求 ,恪守诚实守信的经商原则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略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桂玲 《社科纵横》2007,22(7):49-51
以人为本已成为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西方的人本管理理论也从把"以人为本"作为手段的第一阶段,向把"人的发展"作为目的的阶段和更为广泛的企业社会责任阶段迈进。所以,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大势所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由以人为本的精神文化、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以人为本的行为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物态文化所构成。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着眼于了解职工不同需求、协调员工目标与企业目标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系统是有其内在结构的,是分层次的.在不同的系统层次里,经济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经济文化对科学文化的作用必须遵循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当代我国经济文化与科学文化建设存在一系列的冲突,这种冲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文化落后对科学文化发展产生的阻滞,二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对科学创新文化产生的制约,三是科学制度文化对经济文化的不适应性.若要实现科学文化与经济文化的良性互动,一是需要树立科学的经济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改革经济增长模式;二是强化企业责任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经济文化重构应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日本文化发展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中,日本文化的发展具有独特性。本文通过对日本文化精 神层面的哲学思想、宗教 观念、伦理思想等的概括分析,认为缺少哲学思想导致日本了文化发展没有深厚的根基, “泛宗教意识”导致了日本社会价值观的混乱,而伦理精神的丧失则使日本经济缺少发展 的精神动力。新世纪日本文化的发展面临着精神文化价值的反思与重建。  相似文献   

9.
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它具有虚拟性、衍生性、开放性、极端性、难控性等特征。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双向的。为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积极影响,抑制其消极影响,政府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强化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要自觉养成文明上网习惯、增强思想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河间邢氏家族虽然自有其渊源,但其家族门第之士族化则奠基于汉魏之际.作为留居河北之世族,北魏太武帝时期其家族代表人物受到重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其家族代表人物邢峦等不断受到重用.北魏后期及东魏、北齐之际,其家族才俊辈出,成为北朝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世族之一.河间邢氏在文化上保持着汉儒的学术传统,经律兼修,精擅礼制,这不仅成为他们入仕的基本条件,而且推动着北朝胡人统治者的汉化进程.邢氏人物多能属文,出现了以邢卲为代表的诸多文士,这在文学地位日益显著的北朝后期,对于其家族文化声誉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邢卲等人在南北文化交流中,富于包容性,其思想作风表现出明显的玄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蔡昌淼 《学术交流》2007,(4):98-100
日美两国企业文化各具特点。进入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理性主义企业文化与日本的灵性主义企业文化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主要表现在价值观规范趋向互补;管理理念相互渗透;用人之道相互效仿;领导方式相互借鉴等。日美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在于: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融合要在原有文化个性的基础上生成一种新的文化特质;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更是企业文化融合的核心;企业文化融合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2.
傅冲 《青岛画报》2011,(6):76-78
演员傅冲在谈到自己童年时,希望天下父母注重孩子们幼小心灵的感受,不要动不动就闹离婚。傅冲有一个难忘的成长经历,她生在高干家庭,爷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另一面,父母在她四岁多的时候离婚。不久前,她来到石家庄,主持了首届河北省公民德行教育论坛,并披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黎友隆 《创新》2010,4(5):69-72
企业社会责任在本质上属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新内容,但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缺少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因此我国必须完善企业文化中的社会责任建设,把社会责任建设上升到文化层次。  相似文献   

14.
高长顺 《学术交流》2006,(7):119-121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体制性的障碍依然是影响和制约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为:布局结构不够合理,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文化机构内部机制不够灵活,等等。鉴于此,应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凸显政府职能部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调整布局结构,对省会城市同一种类的艺术表演团体进行积极撤并,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进行改组改造,打破“一县一团”的传统建制;转换所有制形式,培育文化建设新主体。同时,深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良好的文化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许多美国学者在对日本许多成功企业考察以后,一致认为造就日本企业高生产率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它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那么日本企业文化为什么会起到如此的效果?同时中国又如何借鉴?因此本文阐述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特征,论证了中国企业必须探索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家族企业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书强  李慧 《唐都学刊》2003,19(2):158-160
家族企业在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企业中广泛存在着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族制度和家文化传统以及长期以来中国私营经济的少数派地位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家族企业的产生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 ,家族企业这种古老而常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将有助于促进家族企业和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买小英 《社科纵横》2009,24(5):31-32
本文通过对甘肃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展的现状特征及面临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推动省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司马家族自古以来便承担着著史的任务,司马迁也一心要著述一部伟大的史书.但在早期,他主要是要继承司马谈的遗愿完成一部记载西汉王朝帝王将相、忠臣义士的功德业绩的西汉史.李陵之祸却引发了他对人生、社会与历史的新的思考,他在强烈的生命体验中完成了对家族意识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史学传统的超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进而创造出伟大的通史--<史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与泰国建交30多年中,由于地理位置相近,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经济、社会、旅游、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中,泰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区域文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西北区域文化如何影响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西北区域文化对西北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更进一步推进西北经济发展,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