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道德回报     
冯庆旭 《唐都学刊》2013,29(5):11-16
道德回报是道德的内在本质要求,是公正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美德的充分彰显和具体体现,它使有序的社会伦理生活成为可能,同时也是道德自身“利益”实现的必要条件。道德回报之道德既是现实性道德与理想性道德的统一,也是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统一。道德回报之回报包括“对道德的内在回报”和“对道德主体的外在回报”两个方面。道德回报机制的建立有赖于政府的道德化,并主要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赏善罚恶”实现政府对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原则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尊重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公利的原则和和谐的原则。在此基础上 ,建构出具有现代意义的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新的经济和价值观念模式 ,正是当代哲学伦理学存在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伦理学中,一些不同进路的理论不约而同地对倾向问题进行了研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道德与人的关系。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具有某种道德倾向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德判断,对道德的或是不道德的行为有预先决定的作用。伦理一般主义者与伦理特殊主义者就道德原则合理性问题展开论争,前者认为,道德原则作为道德倾向而存在,后者则彻底否认了道德原则的合理性。一些学者通过自然因果律和道德原则的比较所得出的理论给道德倾向的研究带来了一些重要启示:第一,进行道德的本质倾向和非本质倾向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道德的归因;第二,道德倾向作为道德原则的本质这一新的理论观点与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原则理论并不矛盾;第三,道德倾向在道德选择中展示出自主性和自由性的同时,受复杂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戴融 《社会工作》2010,(7):24-25
社工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首先,社工应认识一个完整的自己。社工是做“人的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教我们积极关注他人,而对于社工自己呢?是不是也应该首先接纳完整的自己,  相似文献   

5.
孙慧玲 《浙江学刊》2002,4(5):147-151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我们究竟应该信奉怎样的道德基本原则问题 ,目前在理论界尚存在诸多的异议。这种异议既是当前市场经济的道德实践现状在理论上的折射 ,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道德理论在规范与引导市场经济行为方面的某种无奈。因此 ,探讨市场经济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基本原则问题 ,廓清一些重大理论是非 ,以期形成某种实践理性上的共识 ,无论对“以德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实施 ,还是对于当今中国道德理论自身的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灿新 《探求》2012,(5):104-109,115
道德代价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研究代价一般到道德代价一般,再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特殊;从道德代价思想的历史到当代中国道德代价思想的现实,从道德代价的历史到改革开放以来道德代价的现实;从探讨一般理论到道德现实实践,再从道德现实实践概括出新的理论。基本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践、真理与价值、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主要探究道德代价的涵义、道德代价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道德代价思想史、道德代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及类型、道德代价的价值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道德代价产生发展的根源和规律、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道德代价现象及其根源、道德代价调控的路径和方法与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一社工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首先,社工应认识一个完整的自己。社工是做人的工作,优势视角理论教我们积极关注他人,而对于社工自己呢?是不是也应该首先接纳完整的自己,把对  相似文献   

8.
法律原则问题的提出是从法的适用角度出发的。因此,研究法律原则的最主要的维度是如何适用它。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不同于法律规则的适用方式(涵摄)——是平衡,而且这种平衡的方式是一种理性方式。法律原则适用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相互竞争的原则在具体个案中的重量、相互竞争的原则的抽象重量以及原则的经验性前提的可信赖度。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社会伦理理念(人类活动之正当性根据)得以真实复兴的世纪。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创富实体,企业的经营行为及其后果,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现代企业在积累生产资本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积累自己的道德资本,保证企业的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始终能够做到“正其义当谋其利”,从而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是现代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孙秀丽  王圣祯 《学术交流》2007,42(11):29-32
原有伦理价值意义体系的日趋淡化,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道德理论的影响,使道德个人相对主义成为新时期我们道德实践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道德个人相对主义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失误和实践危害。实现道德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克服和治理道德个人相对主义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价值问题应该采取生存哲学的视角,原因在于价值关乎人类生活意义的实现.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用善恶评价的价值,与社会人伦关系结构、道德原则和规范、美德能够满足和促进人们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关.因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是历史性地发展的,所以道德价值也有着历史性.而道德价值有一种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衡量标准,在各个历史时代则具体化为当时的“好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社会化与道德现代化不仅在内容、结果、实质、动因和条件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征 ,而且在现时代个体的具体道德实践中二者又是有机统一的。对道德社会化与道德现代化辩证关系的揭示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发展理论 ,把握现实的道德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13.
道德资源整合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资源的整合是改变现代社会道德资源相对稀缺状态的需要,也是超越"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部"道德资源对立思维方式的需要,更是为公民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建设提供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的需要.科学发展观为道德资源整合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维度: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理念,坚持全面、协调的方针,吸纳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先进道德资源,注重创造性转换,增强道德资源的整体功能.网络道德根植于现实道德资源.通过对现实道德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将优秀美德伦理资源创造性地转换为网络道德,不仅为网络道德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美德伦理资源,而且也为网络道德资源的开发、培育与整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道德氛围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来维持的道德现象的综合体。它产生和形成的内在要求是合乎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发展,外在要求是需要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必须造就一个良好道德氛围的措施与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一些“问题”夫妻,谈及他们离异的原因,许多都有触及爱与爱的回报这个话题的。一位年近40岁、自称婚后10余年“一直为这个家,为他和孩子当牛作马”的妻子,最近坚决提出与“其实并不坏”的丈夫离婚。她向我一口气谈了三条理由: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的确立,不仅改变着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也瓦解着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结构。随着传统道德对人的约束力的减弱,社会上产生和出现了道德观念变异、道德心理扭曲、道德评价错位等道德失衡现象,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填补社会...  相似文献   

17.
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本质区别.宗教道德是调整人与神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道德则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属于世俗道德;宗教道德体现的是神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则是一种人道主义;宗教道德通过神的力量发挥其社会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则通过社会舆论和人的良心发挥其社会作用.在理论上明确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将有益于青年人的社会主义道德信念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陈晓惠 《生存》2020,(15):0214-0214
课堂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评价”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评价方式是否科学,评价内容是否客观,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评价的改进和研究,而评定量表作为学生评价的有效记录,正在小学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回报     
刘新莉 《社会工作》2010,(21):62-63
“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在过去几年我也曾经接受过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从现在开始我自愿帮助受助学生明明(化名)辅导功课,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帮助她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在今年上海市新航社区服务总站宝山工作站开展的“爱满新航、暑期同行”学业辅导活动启动仪式上,斌斌(化名)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20.
道德信仰:道德建设的本质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建东 《唐都学刊》2006,22(1):34-39
信仰是道德的基本特性。把道德提升到信仰高度来建设,使之具有相对独立的信仰价值,有利于扩大群众基础,增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并与社会的政治信仰形成遥相呼应的互动格局。道德信仰包含了对道德的信仰与对善的终极追求两方面内容。解决信仰什么和为什么信仰的问题,可使道德成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道德信仰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既需要从道德体系上完善道德信仰理论,又需要政府政策性的公共引导,同时还需要创设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使之加以巩固与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