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小麦芽说:“雪是暖暖的。”小麦芽盖着雪被子,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小树枝说:“雪是美丽的。”小树枝披着银装,在北风里快乐地舞蹈。小伙伴们说:“雪是快乐的。”小伙伴们围着雪娃娃尽情地游戏呢!指导老师袁灵君雪$浙江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二(2)班@章燕青  相似文献   

2.
亲爱滴们,Happy Spring Festival!新年好!首先,洋葱头在这里向诸位草堂学子致以最深情版的节日问候!——“ONLY YOU……”愿五湖四海的草痴们新年新气象,新春新时尚!今天要向大家隆重介绍,我们草堂又请了两位老师(其实是葱头的第一代徒弟!)——欢迎酷点猪和酸贱客。酷点猪:2006春来到,现在的你准备好了吗?如果还没准备好,don’tworry!先来这里欣赏一下众草编的新年行头吧,说不定哪天在街上碰见此打扮的就是神秘的幕后草编哦!首先就是葱头校长的。这个寒假,他老人家(“遭贬!”“哎呦!”……)  相似文献   

3.
唐老鸭新传     
“收鸭毛!收鸭毛!高价收鸭毛!”听到喊声,唐老鸭看着自己全身丰满漂亮的羽毛想:“如果把鸭毛卖了,买件大衣,再上饭店吃一顿多好呀。”他卖掉鸭毛,美美地吃了一顿,穿上新买的大衣,高兴地走在街上。这时,传来鸭子们欢快的叫声,原来是鸭子们在池塘(tán$)游水。唐老鸭赶到池塘,甩(shuǎi)掉大衣,跳进水里,可是,不但没有游向前,反而慢慢沉下去。“救命!”唐老鸭大声呼叫!鸭子们赶快过来,救起唐老鸭,并对唐老鸭说:“你失去了珍贵的羽毛,身体在水里就变小了,也就没有了浮力……”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钱而失去珍贵的羽毛。增值阅读为什么唐老鸭没有…  相似文献   

4.
红色王后     
《新少年》2004,(3)
介绍这个游戏,还不如直接参加游戏。请出甲乙丙三个人,做做看。甲:我们一起玩“红色王后”游戏吧。乙、丙:好!甲:我做有“超常能力”的人,乙做主持人吧!乙:好。那么,甲,你到外面去吧!(甲离开此地)  相似文献   

5.
营口大石桥市南楼开发区中心小学的少先队活动,注重一个“玩”字。看,红领巾“游戏节”上,以玩为主,以快乐为主,人人参与,其乐融融。自从开展“游戏节”活动后,队员们玩得健康,玩得开心。现在,他们再也不去网吧、游戏厅了。因为更吸引他们的去处是——学校操场!南楼的孩子最会玩@张仁斌  相似文献   

6.
能让意见各异,争执不下的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学生们一致首肯的唯一观点,大概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大学中最棒的!” 这是自吹自擂吗?然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确既有常春藤盟校的声望和教学质量,又坐落在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人种试验室”——纽约市哈莱姆区。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得悉心钻研学术,也顺带学到做一个纽约客所必须具备的“街道机灵”(Street Smart)。怪不得学生们骄傲地称哥大为“唯一的对真实世界开窗的象牙塔”。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只英俊的小公鸡。小公鸡长得很美丽,可是它很骄傲,看不起别人。有一天,小公鸡出来散步,看到一群小鸡在做游戏。“公鸡哥哥,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公鸡傲慢地说“:我才不和你们这些小不点玩呢!”小公鸡又看见了一些小兔子,小兔子们说“:小公鸡来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吧!”小公鸡说“:你看你们一天蹦蹦跳跳的,真烦!”小公鸡走到半路又看到了小鸭子们,小鸭子们说“:小公鸡来和我们一起玩丢手绢吧!”小公鸡骄傲地说“:你们一天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我才不和你们玩呢!”小公鸡又看到了小山羊,小山羊说“:小公鸡你一个人不觉…  相似文献   

8.
Happy之声     
第一场:序幕——请点花名册“蹬!”一脚跨入七(6)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陌生的面孔。“A A!”“到!”“B B!”“到!”……耳闻一个个陌生而又新奇的名字,我们笑得“咯咯”响,真是大饱耳福!突然,班主任喊道:“郭静!”“到!”“哈哈哈……”我们忍俊不禁,脑海里立马浮现金庸爷爷笔下的那个“郭大侠”,但我们班这位却是一介女流。我们正拭目以待,期盼着能有一个“黄蓉”出现。谁料,没盼到个“黄蓉”,却盼来个“炉刺猬”。可能是由于我耳背吧,明明是卢思薇,我却听成了“炉刺猬”。唉,未老先“耳背”也,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第二场:发展——智…  相似文献   

9.
修辞学家们发现借代辞格的本名和借名之间“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並“随所借事物与所说事物的关系,大別为两类,一为旁借;二为对代”。进而依次再分小类。我们从这样的分类实例中发现了矛盾和问题: 其一:在旁借(随伴事物与主干事物的关系)大类中,有“事物和事物的资料或工具相代”小类。举例: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地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可是,对杜诗思想内容的评价,却存在着很大的分岐。分岐的焦点,在于杜甫的“忠君思想。”苏轼说:“古今诗人众吴,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句话,几乎成了封建时代对杜诗思想内容的定论,当然,也是最大的褒扬。然而,到今天,这却成了评价杜诗分岐的焦点。肖涤非先生说:“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同情人民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思想。”(《诗人杜甫》)而郭老(沫若)则认为:  相似文献   

11.
浮冰     
“冰裂开了,先生们!我们会被淹死的。”渔夫们看着渐渐远去的对岸和愈来愈宽的深色水面,高声惊呼。只有看起来最呆的渔夫还在继续钓着自己的鲱鱼。20来分钟过去了,喊救命的喊得喉咙都破了,守在冰块边上的也惊叫着跑来,那儿的冰也裂开了。一个黑点从对岸靠了过来。“船,船……”渔夫们激动起来。黑点越来越近,的确是艘船。“是马宰!马宰老爷子!”  相似文献   

12.
一、“何……之有”的变式和略式(一)“何……之有”,是表示反问的习惯说法。它是“有何……”的倒装。其中“何……”是动词“有”的宾语,“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何……”的,是复指代词;“何……”是名词性的偏正词组,“何”是定语,“……”是中心语。如: ①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 ②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 ③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左传·宣公四年》) ④晋侯其无后乎!王赐之命,而惰于受  相似文献   

13.
秋风吹过,一片槐(huái)树叶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我变成废(fèi)物了!”想起过去在大树枝头的时光,槐树叶禁(jīn)不住伤心起来。“快看,多漂亮的大船!”一群小蚂蚁(mǎyǐ)围了过来。“这条船一定是替我们准备的。”“我们驾驶(jiàshǐ)着它去旅行吧!”……小蚂蚁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齐心协(xié)力把槐树叶拖(tuō)到小溪边,一个接一个跳上去,开始了旅行。槐树叶躺(tǎng)在河面上,看着河岸边美丽的风景,听着小蚂蚁们唧(jī)唧喳(zhā)喳的谈话,高兴极了。槐树叶静静地躺在那里,快活地哼起小曲……突然,一条小蚯蚓(qiūyǐn)爬过来…  相似文献   

14.
你的胡子     
珍妮:“先生,你知道世界上最尖锐、最锋利的东西是什么吗?”史密斯:“不知道!”珍妮:“你的胡子呀!真笨!”史密斯:“为什么?”珍妮:“因为我发觉你的脸皮已经够厚的了,但它们居然还能破皮而出。”史密斯:“……”  相似文献   

15.
你重视过你的指纹吗?你了解自己的指纹有哪此作用吗?告诉你吧,指纹就像你的身份证一样,是你独一无二的标志之一。今天我们的作文游乐园就要和大家一起开发指纹的全新用途——用它来画画。游戏准备:1、印泥一盒;2、彩色水笔一盒。1、指纹“素描”:每个伙伴都观察一下自己的指纹,甚至还可以用简笔画将自己的其中一枚指纹画下来,作为作文的插图也是很特别的哦!在描写自己的指纹的时候,多做些比喻:像箭靶、像漩涡、像眼镜片……怎么样?很有趣吧!2、指纹用途“大盘点”:请大家说说看,指纹的用途究竟有多少呢?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后,请各自用“可以……  相似文献   

16.
1.有一句广告语:“好肌肤,每天要喝8杯水……”有一哥们儿,化妆品的品牌没记住,倒是落下了一个喝水的习惯,每天喝8杯。一个月下来,此君面带得意之色对我们说:“看这里看这里!”一哥们儿用手按上去,十分肯定地说:“的确肿了……”  相似文献   

17.
前人在论及文学源流、《楚辞》地位之时,尝以为屈子骚赋为继往开来之一代文学。刘勰云:“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固己轩翥《诗》人(《诗经》的作者们)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1)王国维称:“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2)鲁迅说:“战国之世……在韵言则有屈原起子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离骚》之出,其沾溉文林,既极广远”。(3)  相似文献   

18.
真的屈原     
战国时有一派“刻意高行,离兴异俗,高论怨非”,并且“易愧而轻死”的不合作主义者,当时称为“廉士”,或“烈士”,或“枯槁之士”。要知道当时统治阶级及其走狗们如何痛恨他们,只看他们的代表人物陈仲的声誉就行了。齐使到了赵国,赵威后问道:“於陵仲子(即陈仲)尚存乎?……何为至今不杀乎?”荀卿也叹惜“盗名不如盗货,田(同陈)仲史优不如盗也!”韩非则编了一个故事,在那里假手于太公望,把齐国的“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的“狂矞、华士昆弟二人”  相似文献   

19.
课堂实录:   师:(精神饱满)小朋友好!   生:老师好!   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圆圆的沙粒>这篇课文,知道了圆圆的沙粒的愿望是--   生:(异口同声):变成珍珠.   师:让我们也真诚地向同伴们说说--   (课件出示:“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才.“)生齐声读.……  相似文献   

20.
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罗斯苏维埃的伟大诗人。今天,在苏联以及西欧,人们对他的诗越来越喜爱,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了。勃洛克对俄罗斯现代诗歌曾起了巨大作用。他的同代人,苏联最杰出的作家们,曾对他作出过正确的评价。早在1919年,高尔基就曾向一位文学爱好者说:“请相信勃洛克吧,上帝作证,他是真正的诗人,他是最勇敢最真诚的人。”在1921年,马雅可夫斯基也曾写道:“勃洛克的创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诗歌时代,……他对当代诗歌曾给了巨大的影响。……勃洛克是为人们所热爱而永远不会被遗忘的诗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