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明沈德符认为《金瓶梅》第53至57回系“陋儒补以入刻”,其理由之一是“时作吴语”(见《万历野获编》卷25“金瓶梅”条)。朱德熙先生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一文中,为此寻求了一些语法方面的根据,其中之一是第57回有两处用“子”作动词后缀:  相似文献   

2.
介词"except"和"besides"都表示"除……之外"的意思,但在实际应用上却各不相同。除了这两个介词,还有多个其它介词可表达此意。文章对英语中常用的几个意为"除……之外"的介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一、成本概念的客观规定性 人类社会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产的消费过程。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行为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不论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下,人们都力求用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去获取尽量多的劳动成果,即力求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这是一条客观经  相似文献   

4.
考茨基作为第二国际理论权威,对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进行一刀切式地理解。本文将其思想历程分为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三个时期来考察。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因为考茨基的思想终生都受达尔文主义等的影响,并且其思想特点犹豫不决一直贯穿其一生,就算当考茨基演变为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之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断定他的理论观点在一切方面都具有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谈“介词”     
一自马建忠模仿葛朗玛写的《马氏文通》列有介词(字)之后,不少语法著作接受了他这一学说,特别是近几年出版的语法著作,没有一部没列有“介词”。可是,过去也有不少人主张不列“介词”,把它并入动词。本文打算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法律语言介词历时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丽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2):135-138
介词在法律语言中起着极为重要的衔接功能。在语言的历时发展中,法律语言中的介词既有语言领域的共同特征、受整个语言系统演变规律支配,同时又有专科领域中的独特风格,从而呈现出不同于普通领域中介词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们讲汉语的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往往喜欢用汉语习惯在“每”字后面加名词或量词来套译。如“每天”译成 every day,“每只箱子重五公斤”译成 Each boxweighs five kilogrammes。这种译法确实不错,但照此类推套译,那又未必尽然。如“每天三次”译为 every day thres times,“每一个问题总有两个方面”译为 Every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形容词中,有一种是由词根和叠音后缀构成的ABB式的。如:红艳艳、水凌凌、笑呵呵。这类形容词,虽然同一般形容词(由词根构成、不带后缀的形容词,如:红、坚强)有着共同的基本性质,但在语法特点、词汇意义、不同色彩方面,却有它特殊的地方。能够较全面地认识ABB式形容词的共性和个性,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这类形容词是有一定益处的。  相似文献   

9.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但是,对于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这个主体的内容是什么,人们存在不同的认  相似文献   

10.
英语否定形式多种多样,除了常规的“no,not”等否定形式之外,还有许多“非常规”的表达形式。学习和掌握这些不同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屯有利于语言表达的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灵活简练,从而更具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受外来语的影响,现代汉语中新兴的后缀日益增多。本文讨论的是其中的一个尚未被人注意的副词后缀“为”。我们先来看例句:(1)他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悲伤。(2)小李的事迹已在同学中广为流传。这两例中的“为”,我们认为不是一个词,它不能离开“极”、“广”而独立出来自由运用。“极为”、“广为”等都是“词”而不是词组,“为”不过是一个构词成分,一个不成词的语素。不仅如此,它还具备语缀  相似文献   

12.
副词后缀"为"源于动词"为"的虚化,始于"最/甚/极为下"等特殊的"最/甚/极+为+NP"结构。这类结构表层形式为"最/甚/极+为+AP",深层语义却为"最/甚/极+为+NP",两者存在形义不统一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促使了"最/甚/极为下"等结构的演变,演变的结果是人们对这一结构理解简化,即"最/甚/极为下"等逐渐被重新分析为"最/甚/极(为)下",其动因是语言的经济律。随着这一重新分析的进行,动词"为"的语义及语法功能弱化,并最终演变为副词后缀。东汉以来,其他"为"缀副词陆续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不仅考察了时间介词“投”的产生时间及其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而且深入探讨了时间介词“投”的产生过程及其演变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词短语就是由介词同其他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它的前一组成部分8一个介词充当,后一组成部分由一个别的词或短语充当,二者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语句中作一个句子成份。一般语法论著作称之为“介词(宾)短语”或“介词(宾)结构”,有的语法论著叫它“介词词组”.关于  相似文献   

15.
汉语的介词和日语补格助词的语法特点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 ,介词大多数日译为补格助词 ,还可译为宾格助词、助动词和动词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先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初学者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语音方面的难题.比如先秦有些诗歌今天读起来为什么不押韵了?先秦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双声迭韵连绵词,为什么今天读起来没有双声迭韵关系了?为什么有些字按今音读其意与原作迥异?明朝著名古音学家陈第在他的论著《毛诗古音考》中曾说:“时有古今,地有南  相似文献   

17.
副词后缀“为”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史上,"为"常常附着在一些单音副词后面,使其变成一个双音节的词语,但基本上不改变这个单音副词的意义和功能.这类"为"是后缀,可能由动词"为"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试谈句尾“为”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言文中用于句尾的“为”字,多解释为“语助”“语末助词”“疑问语助词”或“语气词”。但也有另作解释或持怀疑的。《马氏文通》就说:“‘为’字有解作语助,不为义者;有解作‘有’字者;至解作断词,则见询问代字节;今皆解作介字,亦  相似文献   

19.
普通话中的ABB式形容词的叠音后缀大多读阴平,这之中有很多是由非阴平调变读阴平的,但从词语构成的角度和音韵搭配的角度都很难找出其变读的规律。从发展趋势来看,这类形容词的叠音后缀趋向于读原调。目前应允许两读并存,以后再逐步过渡到读原调。  相似文献   

20.
试谈歇后语     
歇后語是汉語所特有的一种表达形式,是人民群众在語言实践中創造出来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它广泛地流传在民間口語中。由于它对語言的表达能起积极的作用,后来有些比較接近人民、熟悉人民語言的作家,就把它加工提炼,运用到文学作品中来。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說》卷十二就有这样的句子:“不是来門楼下躲雨,却是猪羊走入屠宰家,一脚脚来寻死路。”明清白話小說兴起之后,文学作品中的民間口語越来越多。《红搂梦》、《水浒传》、《西游記》、《儒林外史》这些杰出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