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委婉语是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 ,本文从英汉语言特点及中西文化特色入手 ,探求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所在。笔者在考虑到英汉委婉语不同的表达方式 ,彼此受到各自社会的人文属性的深刻影响 ,而且委婉语一般都同时具有本义和委婉义两重含义等种种因素后 ,提出英语委婉语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普遍存在于不同社会中的常见的语言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英汉委婉语的语义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扬升性、泛化性、间接性、幽默性、民族性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英汉委婉语差异的文化意蕴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 ,它们看似相似 ,究其根本 ,却是建立在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上。本文拟从委婉语的产生根源及其使用上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底蕴进行对比分析 ,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了解东西方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有利于避免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文化渊源进行了初步探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带有文化烙印的英汉委婉语在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同,进而揭示了这种异同在文化层面的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邢襄平 《理论界》2006,(4):192-193
英语委婉语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归纳了英语委婉语的基本特点,探讨了英语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的产生是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产物.英汉委婉语的构造总体上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其生成手段也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就其异同点加以对比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委婉语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毛新耕 《云梦学刊》2004,25(2):113-11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实践活动的产物,任何民族的委婉语都有其生成基础。避讳基础、审美基础、心理基础、合作基础、礼貌基础以及语域变异、时代变异、文学传统推崇基础等六个方面构成英汉委婉语的生成基础。  相似文献   

9.
英语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对委婉语的了解,可以减少语言交际中的困惑或尴尬。而且,通过使用更文雅或适当的英语委婉语,可以改善和协调人际关系。本文旨在用具体实例论述交际中的英语委婉语的起源、发展、构成、分类及其语用功能,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委婉语的作用和用法,达到更好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方式 ,带有极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它像一面镜子 ,能够反映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以往对委婉语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列举委婉语的应用领域和实例。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来分析英语委婉语的形成规律及其交际功能 ,从而更好地揭示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1.
英、汉数词的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瑞英 《云梦学刊》2002,23(3):117-118
英、汉数字作为各自语言文字的一部分 ,其主要功能是记数 ,表实指。但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 ,很多情况下 ,数字仅表示数量的象征或抽象意义 ,是虚指。数字具有修辞功能 ,常被用于夸张、比喻和借代。  相似文献   

12.
余东涛 《云梦学刊》2011,32(1):142-144
时间词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对比研究显示,二者分属不同语系,差异较大的这两种语言中的时间词却在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共同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纷繁复杂的语言个性后隐藏的共性。同时也为时间词词类地位的确立提供了较为有利印证。  相似文献   

13.
戴婉平 《云梦学刊》2010,31(3):142-145,148
色觉认知与色彩语码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牵涉到神经学、认知科学、认知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颜色语码向人们展示了其特有的信息变化特征。对于颜色语码的认知能力、编码能力,东、西方人各有其优势,英汉颜色语码各有其内在涵义。由于受构成话语的内在因素影响,英汉颜色语码呈现不完全的映射。  相似文献   

14.
英汉思维差异与EFL写作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旭辉 《云梦学刊》2007,28(1):152-155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写作既是语言活动,也是思维活动。中国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常受母语思维的干扰。了解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EFL写作的影响,通过EFL写作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并有助于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陈兴 《云梦学刊》2011,32(4):138-140
次谓语有描述性次谓语和结果性次谓语之分。从语义取向方面来看,英语描述性次谓语可以是主语取向的也可以是宾语取向的,结果性次谓语只能是宾语取向的;汉语中,描述性次谓语和结果性次谓语既可以是宾语取向的也可以是主语取向的。语义选择决定语类选择,充当英汉次谓语的词语虽有特例但一般是动态谓词。多个次谓语在一个句中共存时存在语义限制,那就是一个句子只能被限定一次,但是英汉多个次谓语在句中出现的顺序不一样。英汉次谓语都具有使句子表达生动、简洁、流畅的语义强势。  相似文献   

16.
谢丽霞 《云梦学刊》2004,25(3):111-113
英语和汉语中性别词发展趋势有着相同之处,对英语和汉语中性别词的发展趋势、分类和构词特点进行多侧面的对比,可了解到英汉性别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中西两种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顺利地进行交流,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明 《云梦学刊》2006,27(6):144-14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着大量的"情侣"隐喻.从认知思维的角度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语言中"情侣"隐喻的思维共性共同的认知基础,共同的审美意识,相似的构成方式.思维个性主要因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传说典故、宗教哲学而形成.  相似文献   

19.
汉英红色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宇 《云梦学刊》2005,26(3):128-129
汉英语言中表示“红色”这一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应用时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对红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红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