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是在封建经济形态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因此,我们在考察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时,就不能不探讨意大利封建社会中农业特别是土地制度的变革。(一) 封建社会中,意大利特别是托斯坎尼地区农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先于欧洲其它国家,庄园制解体较早,作为封建生产关系核心的农奴制很早就从法律上正式废除。意大利以农奴制为基础的庄园经济与西欧其它国家相比很不发达。即使在封建制度形成和发展阶段,也只在南北部分地区存在着如同法国和英国那样比较典型的庄园,在中部诸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结构的瓦解与重建一直反复进行着。到封建社会末期,封建结构也未被资本主义摧毁,却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结构为什么能不断瓦解又很快重建,直到封建社会末期都未被摧毁呢? 我想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此作些初步探索。一、封建结构瓦解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三、井田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井田制是历史事物,毋庸置疑,它也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大体上说,中国的井田制度是从夏初开始的。以后经过夏、商二代以至西周这一段一千多年的历史而达到充分发展。进入春秋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的、经济的各种原因,井田制由全盛而走向瓦解。这时,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萌芽,并逐渐成长起来。到了战国时期,井田制出现了全面崩溃之势。相对的,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则日益取得统治的地位。至秦统一中国以后,井田制遂完全为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所代替。总的说,井田制是和中国奴隶社会相终始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家庭财产继承制度是中国社会中涉及面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家庭经济制度.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历了历史的剧变,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村家庭财产继承权没有像社会政治制度那样产生颠覆性的变革.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制度的变迁,农村中基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传统家庭财产继承制也受到了冲击.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农经济的逐渐瓦解以及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与权利的变化,维持了数千年的中国封建农村家庭财产继承制正朝着新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中西近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差异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探讨,认为社会形成的原始经济地理条件对社会文化和社会发展方向有决定性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地理条件决定了不同的生存基础,不同的生存基础产生了不同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中国单一的农业生存环境产生了封建专制制度及文化,西方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生存基础的多样化,生存利益具有互补性,产生了共和制度和含有较多理性精神的文化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是瓦解封建统治的腐蚀剂,因而必然遭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逐渐积累起统治经验的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由一味采取单纯的抑商政策,到竭力将商品经济纳入封建经济的轨道,利用它为自身的统治服务.汉的官专卖而唐的官商混合专卖以及宋以后的商专卖,则构成这一演变过程的重要侧面.了解这一点,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违抗又适应的两重性,商人资本对封建经济既腐蚀又维护的  相似文献   

7.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破坏了中国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刺激了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中国由一个完整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除原来的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外,新产生了为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服务的买办阶级,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相应地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新的经济结构基础上,耸立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必然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清末民初就是政治上风云变幻,政治法律制度急剧变化的特殊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本已歧义百出的中国古代史分期,进一步展开了争鸣。实际上,无论西周封建论、春秋封建论,还是战国封建论、秦统一封建论,以及魏晋封建论,如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来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形态等多项指标来看,封建制国家的成熟、定型,是在西汉中期。现试阐析如下。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全面确立 中国古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其重要条件和标志之一,是土地的自由买卖,以及土地兼并的可能及其实现。质言之,即土地私有化的产生。 然而,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中国的普遍确立,却是在西汉中期。我们可以从汉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成分,以及这种结构的垂范后世,得到确证。 关于汉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史学界分歧较大。  相似文献   

9.
一人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逐步形成的观念、提出的口号。人权思想的雏型最早出现在十四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封建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瓦解。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增长和国内外市场的形成,“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2页)十四世纪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组织包括家族、行会、商会等。宗族是宗法组织瓦解的产物 ,形成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化时期。行会则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结果。中国封建城市产生的非经济途径致使城市行会姗姗来迟。中间组织具有多种功能 ,包括凝聚、自律、统治、服务、扶助、维权等正面功能及侵权、破坏等负面功能。近代商会的产生标志着中间组织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江湖一词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本文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探讨江湖如何从地理名词引伸出社会层面的意义,以及其古今词义的变化。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二元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致使民间社会发生分化,产生了脱离传统宗法制度控制的江湖社会,自《水浒》始,表示这个江湖社会的江湖一词大量使用。而后,随着秘密社会的产生发展,江湖也渐渐被其同化。而后由于封建生产力的衰落和商业社会的发展,江湖词义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泛指社会的用法。  相似文献   

12.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9,22(2):71-75
明代后期,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黄教)适应蒙古封建领主建立且维护汗权的政治需要得以传入,并渗透到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领域,对当时蒙古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黄教的传入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宗教信仰;促进了蒙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蒙古地区寺院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消解了蒙古族尚武的传统精神,对蒙古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清代蒙古社会的封建人身隶属制度,是古代蒙古社会人身隶属制度的延续和发展。由于租典、雇佣关系的出现和汉族商人到蒙古地区经商,促进了当时蒙古地区的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苏鲁克制度和雇工加速了蒙古社会封建人身隶属制度的解体。  相似文献   

14.
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发展外向型经济都是通过一定的具体形式而获得实现的,并且由于各国和各地区所面临的内部经济社会条件和外部经济环境不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形式也各不相同。根据商品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福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我们认为,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应以建立世界性加工贸易型经济为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青海藏族地区解放前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封建部落制”,这种基层组织在当时是数以千计、遍布各个牧业区的.它的形成受制于自然条件、社会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研究和探讨它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青海藏区的历史面貌.明确新中国成立后,青海是在怎样的社会基础上起  相似文献   

16.
楼艳  包大为 《浙江社会科学》2022,(9):103-110+159-160
庄园所有权是用以描述封建社会早期大土地所有关系的重要历史概念。在经济层面,随着农业技术革新、人口增长和奴隶社会共同体的瓦解,庄园所有权成为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私产的最初形式,并且支撑着新兴封建贵族的政治权力。在政治层面,蛮族入侵、地域战争和改朝换代又催生了一批通过军功封赏而进入庄园主阶层的群体。庄园所有权从一开始就通过封建依附层级成为了联结早期封建政治和经济的重要纽带,并且成为早期封建政治权力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石。但是,当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商品经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复苏,庄园所有权所对应的经济交往愈发缩小。而中央集权对于战争、地方行政、司法和税收的控制诉求,也逐渐激化了庄园主阶层和封建权威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物质和人口的解放,最终促使着庄园所有权及其政治依附体系走向了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的世俗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型社会被逐渐现代型的社会所代替。社会进入了动荡期、振奋期、发展期。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中国宗教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变化,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基督教为例,最初基督教同奴隶制经济相适应,起着维护奴隶制社会的作用;随着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的发展,基督教形成了同封建等级制相适应的封建教阶制;随着封建制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基督教成为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 17件清代福建地区永佃契的分析 ,阐述了清代福建地区永佃权的产生途径、基本特征 ,提示了永佃制盛行与封建商品经济繁荣的内在联系。文章还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 ,比较了永佃制下的地租形态和佃户地位与传统租佃关系的异同 ,说明永佃制作为一种新兴的租佃制度 ,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唐后期政治黑暗和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建立的庞大的军队逐步腐败瓦解,频繁发生的兵变事件更直接加快了军队的崩溃。唐后期兵变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为我国历史上所罕见。在此,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唐后期兵变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20.
封建,是一种社会性质,是由经济关系来决定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治的成熟和发展,表现在权力的高度集中、行政机构中严格的隶属和等级关系、礼乐的制度化;也促进了文化的成熟与发展,表现在佛教和儒教广泛传播及其在上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政治和文化上的封建化成为党项封建化过程中与经济封建化同样重要的社会封建化的内容。而在党项的历史上,是以姓别为部落,因而宗族就成了构成党项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本文就是在部落宗族的层面上论述党项的封建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