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代乡廷有固定治所,乡啬夫或有秩常驻于乡廷治事。乡司得审理普通民事诉讼案件。游徼当按部(分地域)设置,并非按乡设置,亦非乡啬夫或有秩之佐贰。里父老是役职,定制每里当有十名父老,轮流执役,与里正一起征发赋役,共同维护里中治安。里正治事与里父老议事之所,称为“里治中”。乡、里属于籍帐赋役系统,亭、丘属于治安系统,二者之间并没有统属关系。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决权是当今世界普遍承认的基本人权 ,但是国际社会上对民族自决权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分歧。从民族自决权的由来和确立、当今国际社会有关民族自决权的分歧以及我国对民族自决权的基本立场三个方面 ,结合历史和现实系统阐述了民族自决权的若干重要问题 ,从而力求澄清对民族自决权的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院办学所面临的新形势 ,就素质教育、办学特色、教学质量、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 ,提出一些设想 ,以期能有助于我院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当前教学质量为背景,对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进行探讨,涉及到质量评价、质量意识、管理体制、激励机制、规章制度、教风等等。希望各方面能牢固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我们研究训诂学,无非想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衡量阅读古书的能力,主要看你理解不理解,又全看你有没有词分句析的过硬工夫。而词分句析这一过硬工夫,恰恰又是训诂实践的全面反映。因此从现实意义来说,训诂学应当看作是古代汉语研究的中心。研究古代汉语的其他部分——音韵学、文字学,归根结底是要为训诂学服务,要为读懂古书创造条件。训诂学既成为研究古代汉语的中心,因此,对于它,我们不能不有更多的考虑。现在把初步考虑到的有关训诂学的几个问题提出于下:  相似文献   

6.
关于无疑而问的句子,我觉得下列问题是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一)设问可以包括反问吗?(二)正问只是自问自答吗?(三)反问都具有内容和形式相反的特点吗?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对于设问和反问,目前语言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般的修辞书总是把设问和反问看作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但也有少数修辞书把反问看作设问之一种,把它包括到设问之中的。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在我们看来,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都是为了加强语势,故意把确定的意思用一种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应该把它们看作一类,让它们在这些共同性的基  相似文献   

7.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加强财政支出研究是深化财政研究和财政实践发展的必须,作者对影响财政支出的几种观念进行了辩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下,财政支出应该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基础,树立合理配置资源的效益观,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无偿性和有偿性相结合,并提出控制财政支出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良渚文化以良渚遗址命名,它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旧中国时期发现和取得成果的极少数重要遗址之一。良渚文化是一支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原始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它从1936年首次在浙江省杭县良渚镇发现以来,迄今已经50年过去了。在这漫长岁月中,我国考古工作者对良渚文化做了很多的调查和发掘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又有很多极为重要的新资料陆续不断地发现。良渚文化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在我国原始文化中的重要性而为国内外的学者所关注。值此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谨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0.
张家山汉简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1世纪中国史学应该如何发展 ,这是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丰厚的史料积累、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时代要求 ,使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 :2 1世纪的中国史学将会有空前的发展繁荣。但社会的转型决定历史学自身将发生一次大变革 ,即将传统的历史学研究逐渐转向与其它学科渗透 ,构建历史学与其相临学科互渗互动、交叉融合的新学科领域 ,如中国法制史、中国人口史、中国经济史等正以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发展。但历史学是一门实证学科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 ,对于秦汉史的研究 ,仅利用传世文献是不够的 ,考古资料、简牍帛书是其不可或缺的史料补充。刚刚出版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为研究西汉前期的法律制度、刑罚体系、民法原则及政治、经济制度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 ,更是研究秦汉法律的异同、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最好史料。此外 ,对于当时的司法诉讼程序、法令文书格式、历法、医学及丧葬礼仪也有详实的记录。本刊所编发的这一组笔谈 ,正部分触及上述诸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潮汕文化"的基本理论问题──"潮汕文化"的内涵,"潮汕文化"的性质,"潮汕文化"的形成和"潮汕文化"的根源加以论述。以期引起研究"潮汕文化"者对探讨"潮汕文化"理论问题的重视,从而推动"潮汕文化"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并对当前如何开展"潮汕文化"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希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在内的八项准备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试图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实施过程中 ,应从产业选择、资金、人才、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 ,使各种资源合理配置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促进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4.
创建学习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参与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这么几个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建立共同愿景、以能力为中心、组建培训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希腊语动词eimi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不同意将希腊文的系词eimi和aletheia都译为“是”与“真” ,认为这不仅混淆了语言和逻辑上的being和truth与哲学范畴的Being与Truth ,而且忽视了希腊文eimi本身的多词义功能。文章主张回溯到巴门尼德的“hodos”(求真之路 ,学问之途 )上 ,首先弄清前巴门尼德时期语言层面上的eimi,einai,toon ,ousa,然后研究从语言框架中的being到哲学范畴的Being的过渡 ,为此还要同时研究体现希腊哲学演化的相关范畴 ,如arche(本原 )、logos、physis、nous(心灵 )、noema(思想 )、arete(德性 )等 ,最后还要历史地考察阿拉伯学者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翻译。从语言学层面考察 ,汉语中的“是”无法显示eimi本身拥有的“有”、“在”、“存在”、“能”等词义 ,也无法在汉语语法中表现它的不定式、动名词及各种时态、语态的特征 :从哲学层面考察 ,译为“是者”虽然照顾到了同希腊系词的关系 ,但无法表示巴门尼德以来Being的本体化趋势。同样 ,也不可用语言和逻辑上的“真”取代哲学上的“真理”。哲学上的aletheia ,truth以“真”为前提 ,同时要求内涵深层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对新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新贸易理论中 ,规模经济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从其动态性、与专业化的关系以及其外部性三方面来认识规模经济 ,并由此引发了对现实问题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毛泽东研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辨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源头不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而是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会议的讲话;《正处》中提出的“真理发展规律”,只是真理发展规律中的一条,而不是真理发展的全部规律;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的对立不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而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思想路线与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路线的对立。  相似文献   

18.
古书中的"读与某同"是说明古今字、同源字、异体字、通假字、通用字的说法,从<说文解字>与颜注<汉书>的全部270例"读与某同"的分析认为二人的"读与某同"不能等量齐观,且颜注"读与某同"和"读曰某"两个术语也各有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学艺术本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教学艺术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我们通常理解的“艺术”是相对独立、具有自身形态、以“作品” (通常称为艺术品 )形式出现专供人们欣赏的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范畴的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艺术 ,它有其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作品存在 ,可收藏、可传播。而教学一般没有抽象的静态的作品存在 ,虽然它有创作和欣赏 ,但它是将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合二为一的。欣赏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而是手段———即以欣赏式的情感调适构建轻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 ,而且这一作品只能让“在场”的学生欣赏 ,它缺…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古汉语中隐含的民族传统思维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和汉语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有讲求偶对、二元合谐、辩证统一的传统思维特点 ,作为汉民族交际和思维工具的汉语 ,在其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诸要素中就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含有这种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