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烨  李跃 《城市》2021,(5):61-70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关联性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发展效果更佳.笔者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的动力机制进行阐释,对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和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域协同价...  相似文献   

2.
宫媛  肖煜  张秀芹 《城市》2010,(1):44-47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在公约的基础上补充了“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3.
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才能健全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使其更加主动和深入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活动中来。本论文旨在通过相关研究,使保定灯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弘扬和重视,推动保定地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并对建立保定为特色文化城市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卓 《城市观察》2010,(3):186-192
以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纯粹以保存为目标的单点式保护或单纯以旅游为主导的单一式利用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惠州市为例,提出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纳入到统一的保护对象之中,并挖掘城市内在的历史文脉,赋予城市文化遗产新的生命力。此外,还通过策划特色文化品牌包装等措施重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由此增强城市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5.
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全面构建文化强市战略和建设幸福乡村战略的背景下,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领作用,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阐明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略。  相似文献   

6.
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摸底、整理,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发展是加快黎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深化旅游专业教学改革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性,探讨了将非物质遗产引入高职旅游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化高职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传承方式日渐式微。智媒时代,为响应"十四五"数字化强国的号召,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效能,采用了个性化推荐算法,增强文化传播面,营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利用热点追踪技术、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扩大非遗的传承主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生境,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以推动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9.
红山剪纸作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赤峰红山文化代表性的体现,笔者通过对红山剪纸的调查,以红山剪纸的传承与保护入手,通过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现状保护尝试探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0.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实践者,在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延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活态传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文化生存土壤日益改变,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传承人年老,面临消亡危机。因此,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对非遗传承人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应成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可供开发的文化旅游资源,应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从而使其能够传承后代永续利用。本文结合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开发的实际,探讨如何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胜地,探寻文化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面对亟待保护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有责任发挥积极作用,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明确纳入其职能中,具体可以从为专项遗产立档保存、确保有关资料的完整与安全并促进利用,档案资料的支持和确认、建立传承(人)档案、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大普查工作、宣传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参与保护工作的同时,整合科研和信息保护技术方案,打造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并从保管制度、普查工作、系统记录、宣传机制、组织模式等方面入手,落实合理性的实践规划,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别金花 《城市观察》2011,(3):110-115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应该加以珍视。在保护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适当旅游开发。本文以大都市上海为背景,廓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优势、作用、影响,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
温州人杰地灵,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温州文化气息,但是面临保护困难、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其保护传承工作进展缓慢,有些甚至已经永远留在了博物馆的橱窗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当前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期望通过考察学习,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由此带来的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过度物质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尤其是它作为精神、观念、文化的生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精神生产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我们不仅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中重视物质生产,而且也要重视精神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精神生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保定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体育项目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保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有效的对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五十六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和流传的珍贵历史实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的话语权、增强民众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同时也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可延续性的重要手段。虽然通过十余年的抢救挖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有诸多因素阻碍保护工作进程,因此依然不可松懈。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其外宣翻译却存在不足之处。通过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描述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不足的现状,探讨不足的原因、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提出在政府主导下使整个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统一、规范、合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展示民族魅力,体现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公民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或者说引用到旅游业中,一方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更多的民众通过旅游了解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这一举措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