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征 《城市》2014,(1):14-19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新兴产业,是关系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它代表着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而自主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突破制度性障碍,切实加快体制、机制的创新;二是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造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三是着眼于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产业自主创新;四是促进科技和金融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金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中的促进作用;五是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储备人才等。  相似文献   

3.
广州要成为具有强大辐射力、带动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要靠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来实现,必须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广州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紧跟国际经济技术新潮流,又要结合广州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既要发展制造业领域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发展服务业领域里的新兴产业.考虑到产业的带动性、技术性、新兴性和广州的基础,我们认为广州应该选择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和现代会展业来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征 《城市观察》2014,(2):132-139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昭示着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前瞻性,同时大力加强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力度,以体制创新促进促进技术创新,以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演进的内生动力,从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上海国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明确提出上海国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目标、战略定位,正确选择上海国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系统论述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提出六种发展模式和七大产业平台建设,以及上海国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配套政策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魏素蕊 《现代妇女》2014,(11):456-456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从产业哲学的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涵义和发展规律进行阐释,并在哲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作为重工业大省,坚持将农业体系、林业体系和水产业体系作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依托黑龙江省的地理优势和丰富资源,随着资源型经济不断发展,黑龙江省逐渐展现出资源短缺和人口外流等问题。黑龙江省需要把握历史机遇,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此作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其次对黑龙江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黑龙江省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是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的重要举措。上海应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建成以“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为引领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以继续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  相似文献   

9.
今春我国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发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明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是新能源产业重点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对推广光伏发电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的质疑声音。我认为,光伏产业作为一个即将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新兴产业,正在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海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政策方向面临深度调整,由大数据、量子计算和新材料等前沿技术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孕育并积蓄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要抓住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智力型人力资本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要在管理机制创新、数字"新基建"布局、人才队伍体系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建设、投融资服务上做文章,塑造一批功能型、辐射型新产业,强化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