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孟颖  纪瑞峰 《城市》2012,(11):72-76
一、多元需求与包容性城市空间(一)对城市需求的多元性对城市的基本需求源自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城市需求的多元性是基于城市使用者的多元性,城市人口呈现多个角度的多元化结构特征,除了通常所讲的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以外,人口的收入结构、人口的来源结构都将对城市产生不同的需求。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涉及城市的方方  相似文献   

2.
周艺怡  范小勇  沈佶 《城市》2009,(10):30-34
为防止天津中心城市的蔓延式发展态势.应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培育滨海新区核心区.疏解中心城区单核心发展的压力.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天津中心城市的双核心。同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中心.加快培育滨海新区的城镇群.构建与区域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滨海新区多中心空间结构.为天津中心城市谋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杨郑鑫  吴昊天  苏萌 《城市》2018,(8):33-39
城市总体规划是体现地方政府意志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 统筹城市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规划在编制中应充分兼顾谋划远景的战略性与规划实施的可行性.笔者以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例,在已有国家明确定位的前提下,探讨了如何将空间、 时间、 支撑系统和政策环境等多维度规划视角融入方案,使方案能够更好地体现总体规划的法定权威性,同时兼具灵活性与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张小开  江巍 《城市》2012,(11):62-64
一、引言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了解主要依靠人类自身的感官,而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视觉,根据相关研究,人类信息有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而人类视觉感知之中,对色彩的感知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经过一个街区,第一印象就是街道整体的色彩,其次才是建筑的造型和道路设施等。这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该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相似文献   

5.
张莹  刘颖 《城市》2015,(8):50-52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国家战略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国际影响和区域带动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全区实现“宜居生态城区”定位的严重桎梏。笔者在分析近年来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状况的基础上,研判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宜居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楠  李楠 《城市》2016,(10):61-64
中部新城作为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笔者针对中部新城区域产业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为中部新城发展定位的重新规划调整以及区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建设工作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高度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体现在:“新结构”即新的生产组织结构、社会管理结构;“新功能”即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新主体”即各类型农村人口的转型和重组等。  相似文献   

8.
薄文广  刘佳丽  李睿佳 《城市》2021,(10):29-36
天津中心城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双城"发展,指的是形成两个相互支撑、差异化发展的具有相对完善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城市载体.笔者基于对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规划演进与发展的比较分析,提出:当前新发展格局下,天津滨海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高效交通同城化为基础、以先城后产的精准渐进开发为路径,以外源经济带动和内源经济驱动的内外互动为支撑,以大胆想、创新干、优胜劣汰的环境营造为保障.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年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春生 《城市》2009,(10):3-8
1949年~200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度过了60个春秋。60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坎坷.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努力.创造历史,改天换地,综合国力迅猛提高.由积贫积弱的残病之躯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围创造了举世惊叹的经济持续增长奇迹,中国人民正在实现强国之梦,开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0.
王健 《城市》2010,(9):49-51
巴黎与天津同为沿河而建的大都市,在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河流为空间发展轴线的城市格局。但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和建设历程的不同,两个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等多方面呈现出巨大差异。巴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格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建筑界面控制等方面拥有大量成功经验。而天津作为成长中的城市,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多元化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发展中的些微混乱与不确定性都使天津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蒋智  李长华 《城市》2009,(11):44-46
一、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的概念和作用(一)概念 城市生态绿地网络是指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和自然植物,根据国家规范和城市自身条件所确定的标准.以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为基础.科学地规划成完整的、合理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2.
周长林  邢卓 《城市》2009,(4):24-28
《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颁布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成为带动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按照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定位.滨海新区应探索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利益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构建开放、弹性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3.
宋志英  胡智英 《城市》2008,(2):45-47
一、引言 空间管制规划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新尝试.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空间资源有效分配角度来看,是调节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建立空间准入机制,对区域内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控制引导.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的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14.
王家庭  赵亮 《城市》2008,(1):15-19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全球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区域化发展在各国兴盛起来。发展至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已从较为单纯的政策性因素形成的优势主导型.转变为综合环境因素形成的优势主导型.随之而来的经济发展的竞争更多地体现为综合经济环境的竞争.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尤其软环境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已越来越睨显。所谓软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元 《城市》2007,(4):6-7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探索新时代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管理新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津滨海新区带着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光环傲然屹立于渤海之滨。开发开放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引领,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路径,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总结经验,善于打开脑袋上的"津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天津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引才用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天津滨海新区始终走在改革潮头的法宝,也必将是推动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改革先锋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18.
寇小萱  孙艳丽 《城市》2008,(12):46-48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地表水短缺,滨海新区地下水开采量大幅超过可开采量,造成大面积地面沉陷,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海水倒灌现象,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海水淡化产业,因其不仅可以补充淡水资源,而且能够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9.
汤津岑  孟广文 《城市》2009,(12):75-78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汇点.背靠“三北”,腹地辽阔,是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是临近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口。这些都构成了天津滨海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济辐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