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丘石 《江海纵横》2006,(2):43-43
中国的篆刻艺术,经历了秦汉、明清两次高峰期,延续至20世纪后期,又掀起了一次高潮。80年代,适逢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气候,当代印人与当代篆刻拥有了良好、宽松的生存土壤和发展契机;9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交汇与撞击,使当代印人站在更广阔、更理性的视角上对当代篆刻作出了多维的思考。当代印人队伍规模的扩张,印学思想与观念的活跃。流派的淡弱与风格的多样,印学社团的林立,展览比赛的此起彼伏等等,皆表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然而,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中国印坛开始寂静下来,更多的印人们从狂热、张扬的状态中回归到了平常心态,冷静、理性地思考什么是篆刻艺术的本质,什么是篆刻艺术的传统,什么是篆刻艺术的经典。最近,读了《中国篆刻百家·王树堂卷》后,我对此认识进一步加深了。  相似文献   

2.
王充《论衡·超奇篇》,在我国思想史上、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有着重要价值。可惜历来对这篇奇文注意不够,即使论及,亦语焉不详,或未把握住要旨。《超奇篇》内容丰富,思想警拔。王充综观汉兴以来一代学术,分析、品第了汉代知识分子。所论作者,上自汉以前的孔子,下至“生于今世”,与王充同时同地的周树(长生),举凡书奏、史传、论说、辞赋,无不涉及。因此,有人认为《超奇篇》是我国文学批评“作家论”的滥觞。事实上,《荀子·非十二子》和《庄子·天下篇》已开作家通论先河,《淮南子·要略》继之,史迁《太史公自序》引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再扬其波。王充《论衡·超奇篇》提到的作者虽达廿一人之多,其主要目的还在于通过某一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西"是五四以来的知识分子所立身其间的坐标系,多少学人耗尽了毕生心血,辛辛苦苦地在这个巨大的坐标系中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位置.这是生在这个伟大国度中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逃避的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重担.他们就像是挪步在文化复兴大道上的孤独个体,苦涩的汗水浇不灭坚毅如炬的目光,紧盯着那隐约可见的顶峰稳步前行.   相似文献   

4.
曹德本同志所写的《中国传统思想探索》一书已于1988年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读了以后,觉得这部书有三大优点。第一,他这部书是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下写的。他能不为所动,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应用辩证论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思想既不是完全否定,亦不是完全肯定,而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根据大量的事实,作家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是很难得的。第二,中国传统思想经历的时间特别长,在各个发展阶段中所有的人物、思想又特别复杂。曹德本同志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剥蕉油茧,苦心探索,得出公允、正确的结论,这无疑是很不容易的,足  相似文献   

5.
范仲淹于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十一月徙知越洲,在任一年零四个月,写下了不少诗文,《清白堂记》是其中著名的篇章之一。《清白堂记》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散文。读了这篇文章,人们就会为它高尚的情思所激励,为它佳妙的艺术表现所熏陶。它可以与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相媲美。  相似文献   

6.
读《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冕堂记载明朝史实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明实录》,凡二千九百二十五卷,一千六百余万字,此书卷帙浩繁,集官方史料之大成,编为一书,成为有明一代所存史料之渊薮.时至今日治明史者虽不乏史料可以搜求,然《明实录》仍为首选必读之书,更何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培育子孙后代的教科书,更是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赖以生根成长的丰厚沃土,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为了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海南省高校工委和海南大学党委组织我省一批专...  相似文献   

8.
自 8 0年代初以来 ,余三定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之余 ,以一个学者应有的“虚静”心态 ,继承、发扬中国农民的勤劳和唐代诗人的“苦吟”精神 ,在文艺研究的道路上攀登、跋涉 ,一步一印 ,持之以恒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迄今 ,已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近两百篇 ,出版研究专著三部。世纪之交 ,在文艺研究由“中心”回归“边缘”、由“变态”回归“常态”的背景下 ,湖南省文联为了“检视和总结”过去的“创造成果” ,开创新世纪文艺繁荣的新局面 ,组织出版了一套《文艺湘军百家文库》 ,一人一卷 ,“主要入选对象是当前创作最活跃 ,成就突出的中、…  相似文献   

9.
1,第326页2栏2段9行“而戏剧说唱等方面。则有汪笑侬改良京剧,黄吉安改良川剧,春柳社、众化团等文明戏即话剧团体的出现”,其中,“众化团”当为“进化团”之误.“进化团”是我国早期的话剧演出团体,清宣统二年(1910)成立. 2、第326页1栏2段14行“他更提倡‘小说界革命.(《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其中,《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应为《论小说与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第600页“女仙外史”条载:“《女仙外史》清代长篇小说。作者吕兆,字文熊,号逸日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其中作者“吕兆”应为“吕熊”;“字文熊”应为“字文兆”;“号逸日叟”应为“号逸田叟”。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女仙外史”条载,《女仙外史》为“清吕熊撰,署‘古稀逸田叟’,熊字文兆,《在园杂志》云吴人。”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1985年10月版第1387页“吕熊”条:“吕熊字  相似文献   

11.
12.
《周易》·奇字·神秘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字学中长期不可识别的奇字,近40年来学者发现它是由六个数字组合而成的,而且这些数字都是筮数。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发明了最简单的文字就是自然数。又把自然数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集合,再与社会上发生的凶吉、祸福、胜败等现象联系起来,满足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特殊需要,产生了占卜与数学相结合的神秘数学。本文阐明《易经》起源和神秘数学的关系,此外运用数学方法论述历史上从势字卦向符号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传统,目前学界并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那么《传统的发明》却为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传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的内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由孙祚民主编、孟祥才撰著的多卷本《中国农民战争史》第一分册《秦汉卷》,不久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近三十万言,是迄今为止秦汉农民战争史专著中最为详博的一部,由于在以下几个方面结合得较好,形成了独具的特色。 一、主编与作者的结合。主编与作者分别是中国农民战争史和秦汉史的专家。这种结合,不仅指双方一般的密切合作,更重要的是在专业方面的相互配合,可以  相似文献   

15.
陈彦的《喜剧》在生活与生命常态的表现中,融入戏剧性因素,形成了不奇之奇的风格.小说通过现实生活多层面的真实性表现,借助荒诞、魔幻手法,穿透日常经验,深入民族深层精神结构.通过时间维度上的传统和空间维度上的乡村,小说讲述不无矛盾又蕴含希望的繁复的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6.
由周桂钿副教授撰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美国王安研究院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奖助金的学术专著《董学探微》一书,近日将与读者见面了。笔者有幸先睹为快,颇受启迪,特秉笔绍介。 《董学探微》全书共十四章,第一章对儒学大师董仲舒的生卒年代,特别是对策之年进行了考证,最后一章是总评,中间十二章每章一论,对董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诸如:天人感应、性善恶说、义利之辨、贤庶德才、大一统思想等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作者多年苦心治学,且兼具融汇贯通,善发古之幽思,议论纵横,多有突破,评说事理颇具新意。  相似文献   

17.
人一辈子追求什么?权力?金钱?名气?……读完《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得到的答案是,人的终极目标其实很实在,就是有趣,趣在何处,乃言志也。  相似文献   

18.
如果从国内近期渐趋时髦的后现代主义的“视界”,来看龙泉明的新著《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出版社,1993年3月版。以下略称为《意识论》),或许觉得它不免过于严肃庄重了一点,在寻绎、透析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的种种存在样态时,不大敢动用什么解构性的“游戏语言”。然而惟其如此,这部学术著作才更像一本真正的学术论著,保持住了它谨严深厚、精到细致的特征,体现出了著者在学术上的诚笃扎实、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以其频频出现的诸多睿智明敏之见,建构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对本学科具有明显的建设意义。应该肯定,《意识论》是著者的又一个新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都江堰文献集成·历史文献卷(近代卷)》是一部关于都江堰的重要资料集。它可以帮助人们系统科学地了解都江堰的历史,了解都江堰走向现代化治理的历程,了解都江堰走向新生的奋斗经历。《近代卷》是一部都江堰研究者值得一读、值得珍藏的好书。  相似文献   

20.
开拓者的足迹——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当代卷孟立军在人类科学研究的漫长历程中,不仅有那些使某些学科内容得到充实并形成完整科学体系的理论集成者,还有那些在前人从未攀登过的理论高山间踏出第一条羊肠小道的人。耿金声、崔斌子合作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