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代”诗歌是八十年代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诗歌在89年的断裂使得八、九十年代诗歌创作上有很大差别,本文从“第三代”诗歌入手,以它和九十年代个人化诗歌创作的内在联系为着眼点,试图在二者的联系中找到诗歌发展至今的一脉相连的内在精神的延续和创作的积累,达到正确审视当代诗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朦胧诗”后被称为“第三代”的诗人是新时期诗歌中一直未被定论的集体,他们以全面反叛中国 新诗秩序开始,却没有建立起新的诗歌秩序,他们的创作活动将中国当代诗歌划分成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成为 中国当代诗歌走向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诗歌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重要诗歌创作潮流人们评述“第三代”诗歌的诗学追求时,认为“第三代”诗歌体现出鲜明的后现代特征。这是不对的。“第三代”诗歌有“纯诗化”这一独特的诗学追求,一方面,内容上他们追求“纯诗化”。他们“反文化”、“反崇高”,就是要把“文化”、“崇高”这些“非诗”的杂质去掉,而在诗歌中写出真正的个人生存体验。另一方面,他们追求语言的“哲学化”。他们“反修辞”和“拒绝隐喻”,是为了让诗歌语言更准确地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三代"诗歌运动结束之后,基于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原因,有的诗人选择了放弃诗歌,还有的诗人则选择留守在现场,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经过了90年代这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少诗人在新世纪又返归诗坛,重新创作。他们在新世纪的持续性写作,既可能是对80年代诗歌传统的一种精神延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以来诗歌格局的形成和诗歌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诗歌出现于 80年代中期。“生命意识”是第三代诗人的艺术主张 ,也是第三代诗歌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生命意识”由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对待“性”的态度 ,一是对待“死亡”的态度。第三代诗人认为 ,应突破对性的禁锢和压抑 ,大力张扬人类生命的原始本能 ;而对待死亡 ,第三代诗人则采取了“面对”、“歌颂”、“渴望”的态度。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对第三代诗歌的“生命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论第四代导演与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现代性的维度考察中国电影史上作为特定文化现象的第四代导演群体,认为第四代导演先天秉有理想主义气质和浪漫主义精神,他们的影片在取材上偏向于乡村题材,致力于诗化理想和"纯美"追求,表现出某种感伤和忧郁的风格。第四代导演还在都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现代性追求与道德化理想之间表现出困惑、迷茫或错位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理解为对"现代性"的一种"先知式"的批判。第四代导演对于我们保持现代性话语的内在张力与态势平衡,维持社会与人的多元健康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将"反崇高"认定为第三代诗歌的主要特征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误读。在第三代诗人以冷抒情的笔调对世俗生活的描写和他们极具个性化的生命意识里,同样包含有他们对历史、现实、人性深刻的思考,仍然洋溢着忧患意识与拯救意识相交织的崇高。这种崇高包孕在壮美图景的描绘、"凡俗"生活的展示、神性写作的坚守中,体现在对刚毅人格的阐扬、对不幸生命的悲悯、对永恒精神的仰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降的时代语境为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也构成了"70后"诗歌创作的主要文化语境,因而现代性成为"70后"诗歌的主要时代特质。从"颓废"和"先锋"两个现代性的表征出发,"70后"诗歌具有浓厚的现代性色彩:首先,理想情怀与物质现实的巨大差异让"70后"诗人体味到了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虚无,很多作品表现出对都市的敌视和对乡村的亲近;其次,面对强大的历史和现实压力,"70后"诗歌体现出强大的反叛和先锋性特质,很多作品表现出对政治的结构和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关系中展开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诗歌观念的重要走向之一。这样的走向当中包含了对于诗歌观念与诗学理论的较为复杂的思考,而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理论话语在提供其强大的思想动力与观念支持的同时,本身也不同程度地处于被偏离与改写的过程中。这有可能指向某种本土化观念建构与诗学话语的独立和对于当代诗歌的历史本质的深度把握。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新儒家”是沿用了目前大陆学界通行的说法,意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即开始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的新一代新儒家学者。他们在继承前辈新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使当代儒学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多元化倾向、方法论的自觉、批判性与现实性、“道问学”的转向与“生活世界”的开掘。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以降,由于“中间代”诗人和研究者共同的努力,“中间代”诗歌也逐步走出历史的遮蔽,以丰富多样的文本世界吸引住诗坛的目光。他们秉承诗歌艺术的多元化旨向,拓宽了“及物”写作的表现空间,以口语语感的平滑流动,描摹日常生活的意趣,并汲取各种文体的优长,打造圆润、纯熟的诗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禅宗精神构成了第三代诗人创作的重要思想来源。禅宗的人生哲学、自然审美意识以及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给予了第三代诗人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与启迪。他们的创作有时几乎直接接近了禅所追求的意蕴和"道体"。在重视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个体生存超旷状态的体验上,以及以寂寞虚静的心灵对待日常生活与外在自然方面,第三代诗人与禅宗几乎达到了共识。  相似文献   

13.
第三代诗歌的表意系统——由想象力和语言所凝构——呈现出了焦虑,其内部不仅出现了写作的分异,而且不同写作类型自身也存在着表意的焦虑性。想象本位型写作与语言本位型写作是第三代诗歌的两种写作类型,想象本位型写作在对自然物的书写中表现出了离心特性,其诗学想象与诗歌语言在表意系统中呈现出悖向式的发展路径,更多地走向了相互的离心与解构;语言本位型写作在书写自然物时则过多地倚重于诗歌的语言表达,相对忽视了诗学想象,由此营构出互限的写作空间,其语言与想象甚至走向了相互的否定,影响了其诗歌写作的纵深发展。第三代诗歌的表意焦虑并未得到合理的解决,由此影响到了1990年代的诗歌写作。  相似文献   

14.
西方在晚清作为一个先进的"他者",打破了中国作为世界中心的迷梦,成为"现代性"的象征。梁启超的现代性思考在思想冲突与开阔眼界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对传统文化由批判到回归,最后形成化合他者的"第三种文明",这是一个对他者仰望、参照再到反观、对话的过程。面向他者、共同发展的"第三种文明"思路,表现出可贵的主体独立性及与他者的协调发展空间,它构成了非西方区域独特的现代性经验,为现代性研究提供一种最有力量的反思维度。  相似文献   

15.
以翟永明、唐亚平、伊蕾等诗人的诗歌为代表的“第三代女性诗歌”,一方面以清醒的女性意识揭露了男性中心社会和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在肉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施虐”,以对女性自身生命原真状态的揭示建构起妇女解放的新话语,另一方面又以对传统女性精神的返顾与留恋,显示着甘愿回到“传统女性”的倾向。她们的诗歌以对男性显性层面的反抗与隐性层面的依恋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悖反意蕴。  相似文献   

16.
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美学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所反映的美学风格主要有:刻意模糊线索的明晰性和淡化叙事的情节性,形成了“新写意风格”;追求“摄影机不撒谎”的发言模态,表达出一种新写实主义即“微观写实主义”;偏爱长镜头和追求画面的僵持意味,流露出一种中国式的新自然主义即“新本色主义”;作为“状态电影”或“大陆地下电影”的主体,他们的作品富有个性但亦被认为是伪个性。  相似文献   

17.
“以美育代宗教”意味着在现代社会,审美可替代宗教承担其统治时代的启蒙—救赎的重任.在宗教衰落、资本主义兴起、社会逐渐分化的现代社会,分化使领域之间及其内部获得自律性的同时,也在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社会各阶层之间产生巨大的矛盾,从而使公共道德体系垮塌.而与宗教共通于个人情感体验的审美,却因其无功利性和普遍有效性,在对抗因目的理性和宗教缺失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信仰空白中作用显著,“以美育代宗教”成为弥合现代工业社会危机,建立公共道德规范的合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紧紧抓住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 ,将“正在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经验系统地总结为战略指导思想 ,再升华为理论观点 ,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点 ,也是其一大特点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 ,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是“三个代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水利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水利乃安邦治国之大事的水利战略思想;按规律办事的水利建设思想;科学治水和依法治水的水利治理思想。第三领导集体的水利思想内部逻辑严密,是治国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1960年代后期,蒋介石在台湾发起声势浩大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旨在宣扬三民主义并自命为中华文化的道统传承者。为了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发展三民主义建设,以教育为本,极力倡导青少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望其成为复兴中华的斗士,为"光复"大陆冲锋陷阵。时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的萧瑜远在乌拉圭,他提出"第三代国民教育"的说法,将当时的台湾小学生视为第三代国民,主张重视第三代国民教育。本文根据这一说法,对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初期的台湾国民教育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