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进行的对日民间索赔大部分以败诉告终.仅在日本本土诉讼已成为受害者寻求赔偿和保障人权的最大障碍.既然在战争发起国寻求正义如与虎谋皮,那么转而寻求国内诉讼的救济途径尚能为受害者谋求一线生机.对日民间索赔的国内诉讼不仅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和厚重的法理基础,更有国外的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国内诉讼主要需解决三个问题:内国法院管辖权;受害者请求权和具体的法律适用问题.“重庆大轰炸”对日民间索赔案集中体现了以上将要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基,文章从国际法和国际私法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端始于19世纪70年代。根据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和地质属性以及发现和先占国际法规则,中国取得钓鱼岛主权的证据具有国际法效力;而日本通过美日条约和实际控制要求钓鱼岛主权的行为缺少国际法依据,违法了国际法的规定,因此钓鱼岛的主权应归属中国。  相似文献   

3.
中、日两国对钓鱼岛主权归属一直争议不断。日本官方从国际法、地缘位置、历史原因等方面提出对钓鱼岛的主权申索,并认为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采取和平、友好、协作的态度。对此,不仅中国政府依据国际法反驳日本政府的不实之词,日本民间学者也持有异议,认为钓鱼岛主权应属中国。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从国际法的角度和平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两国国民的共同诉求,但是合作不等于妥协,为维护领土完整,中国不能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戚其章的《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用新视角探索甲午战争历史的著作 ,是一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著作 ,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丰硕的成果。中国和日本接触到国际法 ,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中国早在鸦片战争中 ,林则徐在组织翻译一批西书时 ,就摘录了瑞士国际法学家滑达尔《万国法》中的一些内容 ,随后美国惠顿的国际法著作《万国公法》也译成中文。日本接触国际法在中国之后 ,是从中国介绍过去的。但两者对国际法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很不一样。中国认为国际法不过是“其地儒者所撰” ,而“…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日机对重庆的野蛮轰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引发了严重的卫生问题。重庆当局领导人民一方面开展坚决的反轰炸斗争,另一方面设立了一系列应急机构,采取相应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卫生问题,为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1.在艰苦斗争中成长在陕甘宁、晋察冀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日本反战文学从无到有,后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它是在更加艰苦的条件和激烈的战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它没有重庆、桂林等大后方的物力和稳定性。日军不时突然袭击、“讨伐”、轰炸,常常使日本反战作者难以卒笔,便不得不投入紧张的战斗或迅速的转移。生活的困难和物资的贫乏,有时出人想象之外。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世纪,国际法的基本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对自然国际法的扬弃,以及对国际法的一分为二,是再考量国际法性质与效力依据的基本前提.自然国际法与实在国际法存在互动关系,自然国际法决定着实在国际法,实在国际法反作用于自然国际法.自然国际法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抽象的拘束力,国际法的拘束力完整地体现为自然国际法的抽象拘束力与实在国际法的具体拘束力的结合.国际法是法,特别是在纳入自然国际法之后,国际法将成为完备的、自成体系的、具有形式合理性的法.自然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国际社会规律;实在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各国意志的协调.自然国际法的效力依据决定了实在国际法的效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宏观上,《国际法史论》从具体国际法史实分析到理论学说述评层层深入地展现了一幅国际法史的全景图;在微观上,它通过三条线索,尤其是通过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史的交叉研究,以国际法律文件为中心和国际事件为中心,展示了国际法是如何在历史现实中运作并发展演变的.由此也可见国际法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造成了福岛核电站机组事故,该事故已经达到并超过国际标准中最严重的第7级,影响范围已经超出日本国界并扩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本文分析了日本及东京电力公司在防范和处理核事故中的不当行为,特别是其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的不当行为,认为这些行为已经违反相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法的规定,主张日本及东京电力公司应对核事故所产生的损害承担违反国际法的责任,最后提出了我国针对该次事故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日本当局公然歪曲历史事实,漠视国际法准则,断然驳回因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的中国民间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偿的诉讼请求.日本当局的否决结果,在国际法上引起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欲对日索偿的法律分类及性质、个人在国际法上的请求权、民间索偿的法律途径及诉讼时效等问题做一法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日本当局公然歪曲历史事实,漠视国际法准则,断然驳回因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的中国民间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偿的诉讼请求.日本当局的否决结果,在国际法上引起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欲对日索偿的法律分类及性质、个人在国际法上的请求权、民间索偿的法律途径及诉讼时效等问题做一法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日本当局公然歪曲历史事实,漠视国际法准则,断然驳回因日本侵华战争导致的中国民间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偿的诉讼请求。日本当局的否决结果,在国际法上引起了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欲对日索偿的法律分类及性质、个人在国际法上的请求权、民间索偿的法律途径及诉讼时效等问题做一法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法研究方法,但它长期以来被排斤在国际法的主流学说之外.它以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立场,以国际法历史发展为视角,以怀疑论的解释学对现代国际法的欧洲中心主义倾向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批判,同时对国际法的构建提出了积极的设想.文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分析了国际法第三世界方法对国际法的批判性表现和特点,从而对深刻认识和理解当代国际法的本质以及推动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战后70年来,日本始终不能真正彻底地反省历史,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罪行,这与天皇制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天皇制的存在,是其军国主义存在的主因,也是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断嚣张的根源之一。美国出于自己的战略利益考虑,置国际法于不顾,故意纵容日本,为其军国主义的复活留下了隐患,国际社会要密切关注日本的动向,用行动来捍卫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后方企业克服战时后方诸多自然的、社会的困难,不畏日军飞机的轰炸和威胁,迅速兴起、发展和壮大,生产了大量军需民用急需的产品,并与各国经济界开展了一系列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后方企业和后方企业界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长期抗战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济南惨案是现代国际关系史,特别是中国及日本外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课题的研究上,中日学者既有某些共同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从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法的角度就这一历史事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英、美等国对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持“中立”态度,实即对日本废除中国在朝宗主权的支持,背后则是必欲破除中朝宗藩关系的心态,各国的底线亦仅止于此。在战前争取欧美支持及国际舆论的外交活动中,中国的宗主权话语体系完败于日本的国际法话语体系。以朝鲜独立和改革为幌子,日本瓦解了英、俄均曾有意进行的调停活动。美国则采取作壁上观的心态,乐见日本扫除中朝间的宗藩关系。日本的利益许诺和外交欺骗背后是以近代国际法为理念支撑的外交体系。甲午的战败,虽然标志着清政府调适中朝宗藩关系的失败,但对宗藩关系本身的评价不应以此次战争的结果为唯一前提。  相似文献   

18.
国际法的人本制度及其人本化趋势问题,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命题.从国际法史角度对该命题的历史演进予以考察,将有益于纵深性地理解人本国际法的内在动因.古希腊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其初始性的国际法实践给国际法人本制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起点,而其所处的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占有制国家过渡的历史阶段,及城邦文明的整体主义国家至上理念,决定了人本制度在其国际法中的匮乏.这一研究表明,人本理念在国际法中的制度体现,是历史性范畴,与文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相伴生.其中,对个体权利的尊崇,不仅是人本国际法的制度核心,也是其产生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朝关系在宗藩体制与国际公法双重秩序下演进。清政府开始在中朝宗藩关系中策略性地引入国际法:既以条约不可违犯的国际法规范遏制日本对朝鲜的野心,又利用某些自然天成的自然法学说来强化宗藩秩序的天然理性。尽管宗藩观念与国际公法在属国、主权等问题上存在分歧,清政府却对国际法有意误读与取舍,实现宗藩关系的自适性调整,主要体现于:运用国际法的均势理论建构朝鲜半岛国际均势;通过通商条约和贸易章程塑造朝鲜二元国际身份;按属国体制建立朝鲜近代驻外使臣制度。总体而言,宗藩体制引入国际法,以维护中国宗主国身份和朝鲜附属国地位为依归;宗藩关系对国际法的利用具有极强的功利性,屡屡在国际法的支援下实现因应调适。宗藩体制与国际法的繁杂关系,展现了晚清中国面对西方国际关系冲击的本土立场和向近代外交转型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中,不仅包括批判和否定非正义的国际法制度、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平等地位的伟大斗争,继承和维护公认的国际法原则规则,以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推进中国依照《联合国宪章》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的光辉实践;也包括促进和发展适合新型国际关系需要的国际法原则规则,推进中国最先提出、长期倡导和一贯遵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一带一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遵行和发展国际法的光辉事业.这些努力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