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村落研究的传统及其超越(林聚任) 村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结构单元,承载了乡村社会变迁的重要信息,因此历来受到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历史学家的关注.尤其是在传统社会中,村落变迁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们认识乡土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层面.长久以来人们聚族而居,正是村落承载了农耕文明的变迁,故村落变迁成为了人们认识传统社会及其发展演变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等方法,探讨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发展问题。研究认为,西藏村落体育是在农耕与牧业传统文化背景下,由农牧民创造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并以藏族传统体育为基本活动方式发展起来,具有鲜明的生产生活性、地域民俗性、节庆民俗性、文体艺术性等特征。建议赋予西藏村落体育文化时代内涵;融入西藏乡村文化建设;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旅游;促进西藏村落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兵 《云梦学刊》2008,29(2):91-93
对张谷英村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利用张谷英村落遗产价值.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我们发现张谷英村落发展变迁历程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阶段、双核心村落体系阶段等三个阶段;元明清之际的人口迁移、历史时期张谷英村落地理环境、内化的宗族观念与风水思想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宗族组织起来的人,即张氏宗族:"地"即为张氏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就以下两个问题同赵蔚杨先生商榷:第一,阿注婚和母系家庭渊源于永宁纳西古代母系制还是近数百年产生的;第二,这种婚姻家庭形态是由于社会诸合力的作用才得以保存下来,还是喇嘛教传入的产物。作者认为,阿注婚和母系家庭源于古代的母系氏族制,在母系氏族公社解体后,它以变异形式残存于阶级社会里。作者不同意将喇嘛教的传入作为阿注婚和母系家庭产生的原因,这是因为:1.永宁的喇嘛教既有黄教派,又有白教派,喇嘛并非只能找阿注而不能娶妻;2.不存在喇嘛教造成性比例失调,导致阿注婚和母系家庭产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是我国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现就国内关于当代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研究情况综述于后,以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继续探索与研究。 一、永宁纳西族母系制和婚姻家庭之争的源起 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一文。提出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还存在着母系氏族社会的许多特征。他们的家庭在很多方面仍然保存着母系家庭的特征和原始共产制的原则,其婚姻形态是通过望门居的“阿注”关系表现出来的,表明他们还处在对偶婚的早期阶段,并保留了极其明显的群婚特点。其后,詹承绪在《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史学月刊》1965年第7期)一文中,对其特征列为三点:第一,以“阿注”异居  相似文献   

6.
范庄位于晋西北的河曲县,这里依山傍水,凝聚了农耕与游牧、中原与边塞多种文化的内涵.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形式的综合调查,可以看到当地民众的生活图景,从而由家族村落习俗角度探求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即家族村落习俗与现代化发展的关连;进而从一般意义上加深对北方家族村落的理解,为南北方家族村落的比较研究提供实证.  相似文献   

7.
家庭农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的作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能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在实践中生命力较强。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家庭农场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应确立其基础地位。家庭农场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其具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枢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科技推广、耕地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等重要作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瓶颈,制约了其作用发挥。应通过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强化农场主教育培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郭琼珠 《东南学术》2008,(3):139-144
通过对东南沿海一个侨乡村落中具有百年历史武馆的实地调查,探析村落传统体育的内涵、特征、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等问题.村落传统体育是在农耕文化传统背景下,由村落民众共同创造的一种村落乡土文化资源形态,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聚群(族)性、草根性、规约性等特征.村落传统体育在历史上曾发挥整合村落秩序、教化村民、娱乐、凝聚民众以及社区认同等社会价值;新时期的村落传统体育,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空间,将在承传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资源、提高国民整体的体质健康、构建和谐农村社会中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耕文化形成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的中心立一。为此,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著述可谓不少。但是,将中国农耕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事象,运用文化学理论从更广阔的视野内考察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和形成的文章却未曾多见。或许,将文化学理论引入中国农耕文化起源研究,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和农村的长期发展,需要在创新的基础,形成一种具有合力作用的组合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民主政治是这种组合制度中三个最基本的单元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的公有和土地经营权私有的有效结合,从而一方面防止了土地的兼并和集中,另一方面保证了“耕者有其田”这基本原则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克服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农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实现了农业制度的再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落实和巩固联产承包制、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政治上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1.
永宁纳西母系制和阿注婚起源问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西北永宁纳西族中盛行的母系制和阿注婚在我国学术界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注意和重视。实行阿注婚的纳西族过着暮合朝离的拜访式的偶居生活,建立了阿注关系的男女双方分别居住在其按母系世系继嗣的扩大家庭里,双方在社会和经济生活中没有重要的联系和共同的责任。这种家庭和婚姻形态,在我国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它的独特之处并不单单在於母系继嗣的家庭形态,而在于於母系继嗣制和暮合朝离的偶居婚姻生活的奇特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略说拉祜西家庭制度中的母系制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春,笔者随指导教师同赴云南作实习调查,调查项目主要是少数民族中的母系制残余。因此,我们选择了澜沧县糯福区和宁蒗县永宁区两个点,调查了拉祜族的一个支系——拉祜西和被归为纳西族一支的摩梭人。本文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拉祜西家庭制度中至今尚存的母系制痕迹及其反映的母系制原则。  相似文献   

13.
和少英 《学术探索》2008,(4):137-139
《民族地区家族政治研究》一书,以民族地区家庭势力的政治影响作为研究选题,以民族地区的村落家庭为主要分析对象、基于对民族地区村落文化转型和民族政治发展的关注,探索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与当下的家庭政治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政治理论和经济视角来看,传统农耕社会的管理是有序的。小农家庭经济是农耕时代政府财政最大化的选择,小农经济有效地抵制社会运行中的经济和社会风险;历史上“人多地少”并不是农业的问题;农耕社会丰富的国家调节手段,采用了行政、财政、社会结构、文化等的手段来维持社会的平衡,这些都表明建立在小农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农耕传统不能简单地与“落后”、“愚昧”联系在一起,它的社会运行是相当有机的。  相似文献   

15.
周祖农耕文化思想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祖在农耕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生产经验,并从总体上分别论述了农耕的地位、农耕总体指导思想、农耕宏观调控、农耕政策、农耕基础建设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光照万代和卓有见地的思想,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些至今仍有启发意义.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加以分析和鉴别,汲取其精华,以推动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月刊》2020,(3):79-95
在农耕大国的背景下,历史中国产生了以"均平"为代表的有关分配正义的实践与思想。农耕中国的特征,决定了分配正义必须同时考虑"家"(村落)和"国"两种共同体的需求。在实践层面,中国古代有关土地和赋役的分配,其目标在于既要促成大政治共同体的发生,又要维系村落共同体的稳定和互助。在思想层面,儒家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注意到分配正义只可能存在于"家"和"国"(而非"天下")的共同体中,并充分考虑了村落共同体中的分配难题。分析中国传统的分配正义,可以打通中西学术对此话题的交流,也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分配正义实践同样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村落的规模和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论述了清代内蒙古东部农业村落的规模和布局 ,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做了归纳性的总结 ,指出清代内蒙古东部的农业村落在居住形式上多采取密居型 ,在村落规模上 ,虽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但却不能无限扩大 ,只能维持在当时生产条件许可的限度内 ;在村落布局上 ,也呈现出某种规律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后乡土中国的基本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基本问题是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乡村社会转型的历史和经验事实来看,经历了革命、改造、改革和市场转型的中国乡村社会,其基本性质是后乡土性的.后乡土中国主要体现为:家庭农业、村落和熟悉关系的存在及维续意味着部分“乡土性”特征的留存;不流动的乡土演变为大流动的村庄;乡村结构的分化和多样化;乡村社会空间的公共性越来越强.后乡土中国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农民何以获得公平的市场机会问题.后乡土中国的未来出路在于从制度、文化和市场的协调关系上激活有利于乡村劳动力转化为有效率发展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传统村落迅速消失,附着的相关文化信息快速瓦解,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如何保护好我们民族的根脉,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慢城"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富含"慢"的基因,为我们打造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生活闲适,各具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慢"村落,打下了基础。走中国特色的"慢城"之路,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顾军  苑利 《贵州社会科学》2021,381(9):52-56
以农业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多年来,中国政府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既是该工作的重要倡导者、参与者,也是领跑者、获益者.但我国在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反思、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体现在农业生产系统七大要素的方方面面,包括:缺乏对优秀传统农耕技术有效保护;缺乏对优秀传统农作物品种有效保护;缺乏对优秀传统农具制作及使用技术有效保护;缺乏对外来物种有效监管;缺乏对当地农民队伍有效保护;缺乏对传统农耕信仰有效保护;缺乏对传统农业生产制度有效保护.有必要通过自上而下的严格监管和"红黄牌"制度,将"通病"和问题化解于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