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家庭治疗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治疗模式,它的引进和应用对中国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等各种助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适用基础、适用保障和适用条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系统家庭治疗在中国的适用性,也客观地分析了它在中国的实际应用所面临的文化屏障和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语境下,心理治疗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促使心理治疗方法向着多元化、多学科、多形态的方向转向,进而促进了后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快速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西方经典后现代心理治疗的新进展;二是本土心理治疗方法的快速发展;三是大量吸收类同形态的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存在心理治疗是当代众多心理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它无论在起源上和风格上都属于欧洲哲学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存在心理治疗是把人的现实存在作为最真实、最有意义、最合理的东西来接受,认为这种现实存在是人认识自己及其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其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所在。存在心理治疗的预先假设则强调人类个体的独特性,把个体的自我意识、自由、焦虑、选择、责任心和寻求人生意义的需要作为研究的重点和线索,把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作为探索心理存在的唯一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叙事家庭疗法:以治疗解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家庭治疗领域中的一种主导性视角的叙事疗法,深受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解释学转向”的影响,以治疗的方式开创性地对主流文化叙事进行了富于技巧的解构,它在诸多方面与传统的家庭治疗有显著的区别,是对传统家庭治疗的提升和完善,因而为家庭治疗的发展带来了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寻求适合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方式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埃里克森提出的关注个体独特性、运用当事人资源、采取当下与未来取向三条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对构建新的老年心理健康工作模式,具有理论与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丁·布伯是20世纪最有名的犹太哲学家,他的“余汝”关系与“吾它”关系、对话哲学、“相遇”、关系本体论等思想深深影响了很多学科,社会心理学也不例外。综观心理学理论的发展,马丁·布伯的思想为心理学理论的不断成熟起着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他的思想受到了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推崇,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心理学后现代理论思潮的产生。在晚近,心理学家们又利用马丁·布伯的思想去研究家庭治疗、女性心理、心理治疗与咨询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说起“家庭病”,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其实,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来自家庭不和谐。家庭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都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种反馈式循环关系。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则是家庭生活质量的一面镜子。尤其是青少年,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在心理咨询中发现,60%以上的心理疾患与家庭有关,家庭中的某人有病还不如说是这个家庭有病,病人只是家庭病症状较为明显的一个成员,在生理和心理上是个脆弱者。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已成为一种先进的心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心理治疗技术大多源于心理学原理,因而心理学理论研究对心理治疗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将会更多地建立在心理学基础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之上.[1]不过,从内部预测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察视角容易被各种理论中根深蒂固的假设所限定,二是治疗师的主张会限制心理治疗革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其文化思潮也由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被看作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和解构.心理学并未置身于后现代思潮之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便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中脱颍而出的社会治疗理论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的心理治疗,并对现代心理治疗范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由于社会治疗的理论重心和关注基点已由现代心理治疗对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注重转向了历史的、文化的方面,并在方法上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精神的超个体性、创造性以及视角多元性,因而成为美国心理学界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影响最大的理论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民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既关联社会整体文明程度问题,也包含大学生个体素养问题。本文仅从提升大学生个体素养入手,主要阐述了把握自我健康状况,关注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国家社会发展,自觉参与公共活动;关注全球生态文明,树立和谐发展理念;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终身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试图探索新时期培养大学生个体公民意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个体代价     
任何发展都是在付出成本和代价的条件下实现的。思考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理应关注人的代价问题。个体既是一切人的代价和社会代价的最终承担者 ,也是人的代价的最主要形式。研究个体代价 ,既要研究产生个体代价的社会条件和根源 ,也应将个体代价与社会发展纳入辩证理解之中。历史活动中的个体代价具有普遍性特征 ,因此 ,我们应关注改革和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体代价问题。同时 ,关注个体代价 ,正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地减少和消除代价。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众生内心喧哗浮躁,社会心理被挤压扭曲,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完形心理治疗作为目前西方国家广泛使用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之一,在个人自我成长、创伤治愈、社会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效果。完形治疗理论继承了人本主义人性观,认为人具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潜能;秉承整体论思想,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整体,并应关注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吸取了现象学的思想,认为体验此时此刻所感知的经验最为重要。完形治疗还创立了对话练习、空椅子技术、绕圈子等多种操作性较强的治疗技术。无论对心理治疗理论和治疗技术,还是对当代社会哲学,完形心理治疗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一直存在着教育内容泛化、教育方式的强制与灌输、教育对象的"物化"等倾向,这是一种"非本真"的道德教育,它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成为一种抽象的东西并正在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本真"的道德教育是关注个体生命的道德教育,是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它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命之上的,关注人的精神生命及个体人格的完善并最终使人走向自由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人的发展问题,是任何一个关心人自身命运的哲学家都不得不面对并予以深切关注的问题,然而,它又是一个令哲学家们十分头痛的问题。人的发展问题之所以令哲学家们头痛,这不仅在于人的存在形态本身是复杂的,它既是指人的个体存在,同时也指人的类存在,是人的各种存在形态的有机统一。人是天生的合群性的动物,作为个体存在物的人,离开了他之外的他人的存在,自己也就不能存在。而人的类存在又以个体的存在为其前提和基础,人的类存在不过是个体存在的科学抽象。离开了人的族类,个体不过是一种空洞的抽象;离开了人的个体存在,人的类存在同样是一种空洞的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实现个体私营经济的加速发展,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湖南常德市鼎城区的实际,谈谈我们的一管之见。一、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必须提高两个认识一是必须提高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必然性的认识。毋庸讳言,私营经济中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并且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对此问题的忌讳和争论已山来已久。通过实践证明,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力补充,在目前的存在和发展应是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对此.我们…  相似文献   

16.
宗教信仰在心理疾病患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信仰宗教的人往往表现出直觉思维的模式特点.这种思维的结果是假说偏差和组内/组外偏差.宗教对心理治疗积极的作用表现在宗教可以提供积极的应对策略;宗教还提供了替代依恋对象;宗教倡导宽恕,有助于调节情绪和行为.宗教信仰产生的认知偏差和偏见会影响心理治疗过程,而且宗教也会成为导致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宗教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宗教都是外部控制的,这与心理治疗倡导的自由探究和自我发展的原则相矛盾.心理咨询师和心理疾病患者在宗教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宗教的态度和应对方式上,是导致二者潜在冲突的根本原因.心理健康从业者需要对宗教信仰及其与心理治疗的关系重新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浅谈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梅臻 《理论界》2007,(1):118-119
学分制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体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具有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显著特点,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被认为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殷有敢 《兰州学刊》2008,(9):192-197
当发展和教育发展进入到道德哲学的视野中,我们就不得不关注和追问它们的道德价值问题。教育发展,不应游离教育的伦理价值特质的本义——向善性。教育发展的向善性应从两个向度展开:一是教育发展的公共善;二是教育发展的个体善。教育发展的公共善是教育发展的社会共体伦理向度,体现在特定的教育发展制度所内蕴的价值之伦理性和伦理精神中。但任何制度的决策、运行以及其后果的评价都离不开个体的人,而且,教育发展的终极目的也理应取决并归结于个体的人的发展。由此,教育发展的伦理向度的根本,应存在于提升教育发展主体和对象(人)的向善能力一一教育发展的个体善之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实践途径根本上也要依赖于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9.
"身为物累"是人的异化的表现形式。它在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凸显引起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的关注、焦灼与困惑。今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为我们有效探索和科学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它的本质是人的异化;私有制是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它与私有制相始终,但在整个历程中并非维持始终衡定状态,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往往会特别突出地表现出来;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双重的,即既可促使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也可使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误入歧途。以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辩证统一观,既看到它存在的历史客观性,又以法制与道德相结合的手段防止它的肆意泛滥,达至终极个体幸福与社会至善,是对待这一现象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铁凝是新时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旺盛创作力的女作家,也是一位有着自觉女性意识的作家。铁凝的创作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而直面女性的惨淡人生、关注女性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揭露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个体生命的异化、探询和发掘女性深层心理结构的不平衡,始终是铁凝创作的焦点。同时,铁凝又擅长运用“双性视角”,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揭示、反思、探索女性个体的生命意义,并把对女性个体的关注上升为对整个人类的关注,追求普遍人性的健康与和谐发展,以期建立起真正的女性文化。这种深掘不仅使铁凝小说更为厚重,同时也拓宽了女性写作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