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丙泉 《天府新论》2011,(5):143-146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精髓。孔子的美学思想与其"仁"学密切联系。"仁"是关于人性的理论,如何"做人"、"成人",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孔子的"仁"学出发,对其美学理论应有新的理解,不是"以善为美",而是发挥人类的精神活动特性,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仁"与"礼"的关系问题,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问题.孔子对"仁"与"礼"关系的探讨,奠定了中国儒学的基础.后世儒学,或者注重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学,或者注重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到宋明时期,便形成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对峙.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21,(2)
"仁之方"是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孔子谈仁从不直接回答什么是仁,多是从"仁之方",即实现仁的方式、方法谈起。从《论语》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现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爱入仁、从敬入仁、从孝入仁、从忠入仁、从恕入仁等等。对这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谈论"仁之方"大致有以下几种进路:一是强恕而行以达仁;二是由学成智以达仁;三是推己及人以达仁;四是外束于礼以达仁。  相似文献   

4.
<正> 已有不少学者对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进行了探讨,但都未免失当.笔者认为,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是由"仁"、"义"、"礼"、"智"、"信"五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的"仁"和"礼"是其主要部分.一、"仁"在孔子之前,"仁"字就已经出现了.《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对它进一步发展提高,赋之以更新更广泛的内容.概括起来,孔子仁的伦理思想内容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仁义观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但是由于时代的因素,其中又有着较孔子"仁"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孔子思想产生于西周末年"天"与"德"相分离的文化背景中,立足于原有的"德"规范,通过"崇德辩惑"而推演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崇德为仁,辨惑为礼,仁与礼是双向互含的统一体,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孔子通过对仁礼关系的阐述,建立了自己"礼--命--仁"的思想结构,其中"命"影响着仁与礼能否合一。应把孔子思想的这种整体结构置放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在特定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和把握,从而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仁者爱人”:孔子仁学与人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仁"的思想的创建,使得从夏、商、周以来的"天、帝、神"至上理念,开始了逐步向发现人、重视人的方向发展.所以人们才会说孔子的"仁"学是由神到人的人文哲学,人的发现是孔子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德性,是人的存在本质。通过对"仁"与"孝"、"仁"与"知"、"仁"与"礼"等三个方面关系的阐释,以挖掘"仁"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9.
"内在超越"是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孔子"践仁以知天"即是儒学"内在超越"之精神体现。在孔子,仁即性命、即天道,"仁"与"天道"不二。本文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仁与天道"观念进行阐释,儒学的"天"是生存论性质,而不是范畴论性质的,如果抛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模式,进入现代哲学视野,"内在超越"就不难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孔子重要的人生体验,"学习之道"是孔子用实践凝结的智慧,是具备了文字、思考、体验和实践的人生道德,是包含思想与行为的人生境界。孔子尽其一生致力宏扬"学习之道",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之道"无处不在,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之道"能启发人们的"智"、"仁"之心,并用"智"、"仁"来行施仁政,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1.
孔子美学思想即是现代人对孔子有关美的只言片语的发现和阐释,其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范式直接从"仁"出发,忽略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存在着"仁学伦理"与"美的精神"之间的深层矛盾。本文通过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深入探究,发现孔子从人的本真情感出发,致力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改造和提升,让人一步步向着"仁"的理想掘进,在这种修养性掘进中,人慢慢地成为审美的人、社会的人和道德的人。孔子区分出"一般的美"和"尽善尽美",前者是人内在真情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后者是人内在真情与最高规定性"仁"的统一。孔子追求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内在统一,发出了对生命的崇拜和讴歌。  相似文献   

12.
孔子美学思想即是现代人对孔子有关美的只言片语的发现和阐释,其研究范式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范式直接从"仁"出发,忽略了孔子的"人学思想",存在着"仁学伦理"与"美的精神"之间的深层矛盾。本文通过对孔子"人学思想"的深入探究,发现孔子从人的本真情感出发,致力于人的情感世界的改造和提升,让人一步步向着"仁"的理想掘进,在这种修养性掘进中,人慢慢地成为审美的人、社会的人和道德的人。孔子区分出"一般的美"和"尽善尽美",前者是人内在真情与外在表现的统一,后者是人内在真情与最高规定性"仁"的统一。孔子追求审美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内在统一,发出了对生命的崇拜和讴歌。  相似文献   

13.
熊雄 《船山学刊》2010,(3):136-138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的构成涉及到血缘基础、心理基础、人道主义、个体人格和实践理性等因素,具有利弊共存的特征,对后世的中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孔子伦理思想中"仁"的建构进行分析,也是对"仁"的形象予以立体还原的一种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孔子的成仁思想主要体现在修身、事亲、忠君、爱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月刊》2020,(11):13-20
孔子论仁,存在以成己安人为仁、以忠恕释仁以及克己复礼为仁三个不同维度,孔子的礼则包含等级名分、伦理规范、礼仪礼节等不同含义。在仁、礼关系上,孔子既"以仁释礼",也"以礼成仁",呈现复杂的面相。目前,学术界用"以仁释礼"或"仁本礼用"来理解孔子的仁、礼关系,这是不全面的。《论语》"克己复礼为仁"章,其中"克己"指克制过度的欲望,"复礼"指复兴礼乐秩序,由于礼乐秩序消除了争夺、混乱,维护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物质财产,所以可称为仁。而礼乐秩序一旦建立起来,人们便会归向、趋向之,也就是归向仁了。该章所论实际是"以礼成仁",认为好的制度即是仁。它是孔子仁、礼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继承这一思想的是荀子,而非孟子。以往学者将"克己复礼为仁"理解为修身,或者认为恢复周礼,都失之片面。只有从荀学的进路,才有可能对该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从《论语》一书看,孔子对"仁"是极为重视的。孔子论"仁",其出发点和归宿都离不开人。他所论述和探讨的是人的价值、人的思想、人的道德和人的完善等问题。"仁"的思想体现着孔子对人的尊重、理解以及他对"人的本质"的规范和设计。仁爱也构成了他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基。当前我们考察孔子《论语》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以期获得对于语文教育的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伟大的,但孔子的学说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孔子要一分为二。孔子伦理哲学的核心是"仁",这是精华。孔子的政治哲学的核心是"礼",其中糟粕较多。对孔子学说的正确态度是吸取精华,弃去糟粕。  相似文献   

18.
从道德教育的角度研究《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可以将其解析为政治、道德的社会教化("礼")和关于个体人格完善的修养("仁")两个层面.孔子重视"为已之学",但他更强调"仁"与"礼"的统一,人格完善之修养的起始点和落脚点是由"礼"来规定的.不应单纯地就"为已之学"的层面理解孔子的"意图"并确认孔子思想的意义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的诠释问题--以仁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但是,对仁的诠释却是"仁者见仁".从对仁以及仁与孝的关系的不同解释可以看出孔子的仁学有很大的解释空间,最明显的是向伦理主义和德性主义两个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的诠释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回到孔子的文本,经过重新诠释我们发现,孔子有许多论述过去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通过楚简和孟子直到宋明儒的解释,我们重新发现孔子仁学的普遍性的可能意义,其中重要的是,仁是人所具有的内在德行,其根本内容是"爱",其对象既有暂时的规定性,亦包括着潜在的可能性.即仁的实现首先是"亲亲",由此形成"孝道";接着是"爱人",由此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怀,即"忠恕之道";同时又能引申出"爱物"之义,即对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关怀,一种极富生态意义的生命哲学;并进而引申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人合一境界,以此为人生的终极关怀.仁的内容、意义和范围的这种解释的延伸,就其可能的"实现"而言,其根本方法是"回到原点",进行"创造性的诠释",重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孔孟仁说在言说与论证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孔子以孝为仁的基础,以仁为成己的标志,以圣为成物之极致,孔子之仁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而孟子以天为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将孔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天转换成道德化、概念化的义理之天,将孔子关乎尊敬父兄之仁改造成一种普遍绝对的道德情感或本能,并以天作为仁的形上学源头,使仁由"欲"的成果变为"思"的对象,从而把人与仁由孔子处所呈现的生命及其实现的实践关系转换成为心与性的修养关系。孔子以人为本,从道德情感(亲情)言仁,孟子以天为本,从道德理性(心性)言仁,分辨孔孟仁说的不同,对我们重振儒学的努力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