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月9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正式发布。这一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是新时期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2.
创新型城市能力测评与目标措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2006年1月,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  相似文献   

3.
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自主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已经从理论层面进行到运筹层面。同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也发出号召: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部署在即,行动在即。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和路线图, 将引领中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规划、计划、项目分别是实现我国科教发展目标不商层次的任务。国家的政策是鼓励科技研发及创新,企业只有把握好国家科技政策,积极组织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把握好项目申报的环节,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5.
日前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规划纲要>),标志着自主创新这一国家战略已经从理论层面进行到运筹层面.同时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也发出号召: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刘延东 《科学咨询》2009,(11):1-1,3
一、科学技术应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强大支撑作用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不断推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领导决策信息》2014,(16):30-31
正本报告参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各地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从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个方面选择24项指标对  相似文献   

8.
十五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9日到11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继2006年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以后,目前又公布了Ⅸ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创新型人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9,(30):28-29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推动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其运行和管理的整体水平”。截至2008年,我国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0个,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现将这些实验室分类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8,(19):I0001-I000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技术应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强大支撑作用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取得重要进展,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不断推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  相似文献   

14.
周鹏 《经营管理者》2009,(24):246-246
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来临,使得国家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发展,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发展。当今社会中,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并决定其在国际政治中所处地位的因素,已从农业文明的农产品、工业文明的化石资源转为智力资源。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指出,在当今世界,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依然继续,而人才争夺战则是另一个焦点。中国在2006年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目前仍是落实的关键时期,在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和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的过程中,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是,最大的挑战无疑是人才的挑战。我国面临海量人才滞留海外的现象,而在韩国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既尝人才外流之苦,又得人才回归之益,其  相似文献   

15.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安徽自主创新试验区,是落实胡锦涛主席十七大报告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安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建设好以合芜蚌为中心的安徽自主创新试验区,提升安徽省创新能力,将对全省及其他各市起到很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完成这项任务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胡锦涛同志在年初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也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号召.这就给我国新闻战线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职责和定位,提出了新的、更加严格的要求.那么我国新闻战线,应该如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好自己的应有作用呢?笔者认为,"三个走在前列"是我国新闻战线发挥好在创新型国家正确舆论导向作用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1,(16):30-31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13件。在“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如何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我们将影响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指标数据进行梳理.通过比较来明确地方定位以及寻找差距。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总结经验,明确任务,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信息集粹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启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作6月23日在京召开。它标志着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将对我国未来15—20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全面的部署。在未来20年我国重大战略机遇期内,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迅速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有效支撑“小康”目标的实现,是研究制定此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金振蓉)  相似文献   

20.
陈宜瑜 《科学咨询》2010,(13):7-7,36
胡锦涛总书记近期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深刻指出,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央关于新时期推动科学发展的方针和部署,强化战略导向,筹划未来发展,扎实做好科学基金工作,繁荣基础研究,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