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一、新时期诗坛的一朵奇葩当中国诗坛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很少有人注意到,在齐鲁大地,一朵奇异的艺术之花披霞绽放,它就是孔孚的山水诗.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一批中老年诗人高举现实主义的旗帜,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中国的新诗恢复了声誉.与此同时,一些青年诗人也脱颖而出,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谱写下新颖奇绝的诗篇,也形成一股滚滚而来的新诗潮.上述两类诗  相似文献   

2.
<正> 继《山水清音》出版之后,孔孚的第二部山水诗集《山水灵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又以138首兼附诗论的宏幅面世。这部诗集的主要特色是“灵美”。灵美除包容灵音之外,还涵盖“隐秘”、“神韵”、“异趣”、“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3.
(一)文学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现实生活,并引导人们走向光辉未来的社会意识形态,是自然和社会生活等客观存在在人们意识中反映的一种艺术表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兄弟民族都各有其独特的文学。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又都有其各自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历史。因此,我国的文学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我国的文学史,当然也是多民族的、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文学史。研究我国各兄弟民族文学的产生、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撰  相似文献   

4.
现代歌词以语言为载体,诉诸思想情感,反映社会变迁,拥有其他文体不能替代的文学价值,理应纳入文学史叙述范围。但是长期以来学界有意无意的漠视、偏狭的文体划分传统,导致它失去了应有的文学身分,被排斥在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之外。基于对现代歌词在文学史中的缺席与在生活中的风靡之间的强烈反差的思考,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考察缺席原因的基础上对现代歌词与诗歌的关系及其文化功能进行细致分析,以明确现代歌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有关文学的观念,尽管莫衷一是,但崇尚文学经典却是中外文学的一个悠久的、勿庸置疑的传统。而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又与文学史的书写息息相关。通俗文学在文学、文学史的强大的"万有引力"之下,向来被认为"不是文学",一直难于以其应该拥有的正常姿态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视野。在文学形态多样化已经成为事实的当下,我们对于通俗文学除了应该进行审美的观照之外,更应该进行社会学、文化学、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以见出其独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魏晋六朝呈现创作高潮的骈赋与骈文,有其光照文坛、不可磨灭的辉煌,可称为一代之文学。从两汉辞赋,而发展成为骈赋、骈文,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文学形体的创造。骈赋始于陶渊明,之后,经鲍照、谢庄、江淹、孔稚、庾信等开拓发展,走向一个高峰。骈赋与骄文,同名为骈而又异名者,各有其特色。其特色之影响,几乎与中国古代散文相终始。骈赋、骈文的产生,有与辞赋自身演变的规律一脉相承的内在根据,也有时代的决定作用,同时代姐妹艺术的影响。还有一定时代审美意识的制约与规范等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7.
李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贺以其歌诗奇特的风貌和影响而引人瞩目。他年仅二十七岁便不幸早夭,遗留在世的作品也不过二百来篇,可是却能在名家卓立的中唐诗坛上别开蹊径,崛起于大家的门庭堂芜之外;到了晚唐时期,他的影响更与日俱增。那时诸如韩孟,元白、韦柳等当年名重一时的流派都只剩下余波荡漾,而李贺开拓的诗风却成为诗坛上最活跃的因素。晚唐最有才华的诗人们,都众口一辞地对他推崇备至;杜牧为他写叙,盛赞其歌诗之美;李商隐为之立传,称他为“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  相似文献   

8.
在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之前不久,捷克著名的汉学家普实克曾经写信给鲁迅,请他提供一篇关于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的论文作参考,鲁迅当时觉得这是一件为难的事。现在我有机会参加西安地区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让我谈谈鲁迅在世界文学上的地位,我觉得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论新月诗人的诗学探索及其文学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理性节制情感、创格律熔铸诗性,是新月诗人顺应新诗发展要求做出的诗学选择。尽管新月诗人对“规范”的利用并未表现出充分的艺术自信,但新格律诗的出现,至少代表着新诗发展的一种向度和可能,其诗学贡献不容抹煞。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在齐梁文坛上,任昉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当时人看来,他的成就并不亚于谢朓、沈约,所谓“沈诗任笔”(《诗品》)或“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梁书·沈约传》),是当时人普遍的看法。梁简文帝萧纲在给湘东王(元帝萧绎)的信中曾称:“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书·文学·庾肩吾传》)。即使在北朝,人们也认为他是梁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如北魏济阴王元晖业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温)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魏书·文苑·温子升传》)。所以北齐文人邢劭和魏收,一个爱慕沈约,一个  相似文献   

11.
论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不仅是中国的伟大诗人、文化名人,也是为世界公众所承认的伟大诗人、文化名人。这是值得华夏子孙引以为豪的。然而.究竟屈原以其成就、贡献与名望,在世界文学史上应占有何等地位,对此似迄今尚无确论。本文试图从纵横两个方面,将屈原置于世界诗坛上作一比较审视——横向:扫视上古时代的世界诗坛;纵向:鸟瞰上古至十九世纪末叶世界诗歌发展史;以期对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出较为客观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 纵观中国新诗发展史,发韧期的“五四”诗坛曾涌现出一批山水诗,虽然它们所蕴含的现代意识和审美价值至今仍给读者以新鲜之感和审美愉悦,但总嫌其浮露,诗味浅薄且技艺粗疏。“五四”以后由于社会解放重于一切高于一切,致使新诗园地的山水诗受到冷落,到了极左思潮泛滥时这朵奇葩已面临凋零枯萎的厄运。直至新时期思想解放的春风才吹开了山水诗这朵花蕾,使之重放异彩。孔孚的山水诗,开新时期山水诗风气之先,在新时期山水诗坛上闪耀着灿烂夺目的光彩。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优秀传统,认同了“五四”以来新山水诗的一些美点,特别汲取了西方现代新诗美学和意象派的技法,通过创造性的转换、融合、改制,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山水美学观,又创建了超越前人的山水诗篇。  相似文献   

13.
问题这一范畴,在哲学史上早就有人论述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惊奇是哲人的感觉,哲学始了惊异。”其后继者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子对自然万物的惊奇。”近代唯理论代表莱布尼茨把问题分为“是否”和“为什么”两种类型。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自然科学向宇观和微观等高速领域进发,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方法发生了改变。爱因斯坦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科学不能仅仅在经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左fen作品的数量可观,其赋作和诗作均有突出的特色,其颂赞诔表也显示了一定的文学功力,这一切不仅对后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也决定了她在中国古代妇女文学史上所应有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于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目前在国内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然而,如果我们想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寻找关汉卿的位置,那么就会发现,尽管早在30年前他就被我们作为世界文化名人进行纪念,但是直到今天,关汉卿在世界上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从目前流行的东西方各主要国家的百科全书来看,关汉卿大体上是作为13世纪中国伟大的戏剧家而出现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同“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的莎士比亚相比,关汉卿还只能是国家级而非世界级。  相似文献   

16.
时国强 《船山学刊》2010,(3):174-176
谢灵运山水诗中的玄学语句,在结构上构成了起承转合的重要环节,在情感内容上使所表达的主旨意趣进一步具体明朗化,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玄学得意忘言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理解谢诗写景繁芜的特点。玄学的高远追求提升了山水诗的脱俗品格。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怀才不遇”,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也是古典文学作品中很普遍的一个主题。但是,这种遇或不遇的遭遇,究竟是有幸或不幸,是喜剧或悲剧,又往往是矛盾交错,互有得失的。所谓“遇”,就是“得遇明主”,能够实现抱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不过,其中也有不少人,政治上的才能得以发挥了,而他的文学才能,却被掩盖了。就这点来说,就是一种损失,甚至可说是不幸。尽管如此,他们的气质和修养,留传下来的少数作品,却仍然至今熠熠发光,在文学史上有其应有的地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属于这类人物。  相似文献   

18.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散文总集。它的时代和《诗经》平行而更早。它是我国古代散文的源头,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人们对它的文学价值至今很少作过认真的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方面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鲁迅在新文学史上地位的一点理解1935年,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明确指出根据中国当时文艺战线乃至整个思想斗争的任务,必须学习鲁迅。瞿秋白说:“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我们应当同着他前进。”1937年,毛泽东在《论鲁迅》的演讲中,论述了他所说...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同文学源长流广,她是由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和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文学创作汇合而成的.现代中国的新文学同样如此.香港历来是中国的领土,虽然它一度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所继承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居住这里的中国人用中国的语言文字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