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江文学的时空美学主要凸显在叙事空间四国森林“峡谷村庄”的“场所”相位和历史时间的哲学思考。基于这一审美理念建构的小说时空,在其结构内部就像建筑艺术整体结构中的两根支柱,以时空并置的叙事技法重构了考察现代人生存状况的现代神话。在叙事时间上,叙事者通过将“过去”拉回到“现在”的表现艺术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重叠;对小说人物与作者扎根的土地与“场所”,以“缩减模型”的多重结构重现了现代神话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
聚居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保留有大量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富有东方色彩与游牧文化的文学创作不仅是西伯利亚族裔文学的璀璨珍宝,亦是俄罗斯多元文化空间的必要组成部分。动物意象作为布里亚特民间文学中的常见符号,是布里亚特人动物崇拜文化的表征与体现,并以其丰富的象征意义构筑起布里亚特人的传统文化空间。谚语俗语中的骏马意象展现了布里亚特人的马崇拜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天鹅意象诠释了布里亚特母性崇拜与天鹅崇拜的双向融合;童话体裁里的熊、狼意象折射出布里亚特人朴素的生态观。经由文学文本的意指过程,动物意象的所指进一步丰富化、复杂化,进而成为表达布里亚特人思想情感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3.
俄版《20世纪俄罗斯文学》是一部俄罗斯人自己编撰的文学史读本,它以"在场者"的视角重新梳理了20世纪俄罗斯文学,从精神层面而非意识形态层面展现了20世纪的俄罗斯精神与文学艺术风貌,匡正了人们长期以来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误解。这种"重构经典"的文学史写作似乎与"消解经典"的"后现代"精神相悖,然而其背后隐含的却是对人类一种永恒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论福克纳小说创作的神话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受西方神话文学熏陶的福克纳在对传统的回溯中,把神话因素奉为文本的坐标,为处于失衡的价值世界中的人们找到了精神传承,其难以割舍的神话意识是其作品从内心深处打动读者,进而唤起人们深层意识的要决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积极吸纳着俄罗斯文化的精华和异质因素,不仅从文学语言、文学思潮、文学题材、文学主题等显性层面深受其影响和重塑,而且受到俄罗斯文化精神的潜在濡染,主要体现在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对社会底层民众生存境遇所坚守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人类苦难的关注,对本民族文化强烈的批判意识等方面。这不仅是俄罗斯文化对东干作家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深层浸润的结果,而且彰显出异质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所表现的人类共通的精神价值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学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以人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拓展到整个生态环境,把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傲慢、孤立的人的概念重新放归自然,研究人与生态整体系统中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此,其力荐生态文学中激进的“放弃的美学”,即放弃人的中心性、主体性,放弃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与自然的疏离感,赋予非人类世界主体性,这预示着未来人类以生态为中心的生存状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上古文学中的神怪描写在注重体貌的同时,亦有诸多声音书写。作为早期声音书写的集大成之作,《山海经》描绘了众多动物的声音。这些声音多为动物对人与兽类声音的简单模仿。依据模仿对象的不同可将声音分为模声禽兽、鸟兽自鸣、模声人类与模声自然四种类型。声音赋予动物旺盛的生命力与超乎寻常的功能,我们可将其视为一种写人艺术,把这些动物看作具有人的情感与言语特征的神怪,并纳入人的范畴进行审视,这体现了中国文学以声见物的神圣叙事传统。其中,山穴深泽和暮夜是神怪声音存在的时空场域,蕴含着先民的山川崇拜、巫术信仰等文化意义。神怪声音能产生"听觉冲击力",与视觉冲击形成互补之势,促使倾听者构设正负两种音景(soundscape)。研究这些声音及其音景,可弥补以往的神怪研究中重视体貌与视觉而忽略声音与听觉的偏颇,这既能丰赡神怪定义的内涵,拓展神话研究的范畴,纠正当前神话研究的"失聪"现象,补证《山海经》的成书时代,也能窥测汉赋中动物声音与六朝志怪小说中神怪声音的书写模式,有益于相关领域交叉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看来,神话作为人的想象力的产物,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对于现存社会和人的命运的焦虑。神话“对生命的不可毁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念与强烈的感情”(卡西尔:《人论》)在想象力的旗帜下得到了高蹈激扬。神话作为人类精神创造力的标志,作为人类不同文化与历史、不同现实与未来合一的产物,在某种意义上孕育了人类的精神生命。它用富于想象力的象征仪式演绎着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己。虽然各个民族的神话都极为典型地表达着各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哲学,但东西方不同的神话内容却有着共同的历史发展胎记。神话诞生之日,就昭示了人类生命力的充盈和丰沛。而想象力这一支撑神话全部艺术空间的思维支点,在精神价值的意义上,正是神话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9.
神话是现代艺术、科学、哲学、宗教的起源,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最初的、整体的表现,是人类的灵魂。创世神话更是对自然和人类起源的首次探索。本文从创世神话中挖掘其生态智慧和当代价值,以激励人们探索在当今的发展阶段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神话是原始社会意识形态的综合体,是原始人在其现实生活基础上通过原始思维方式表达出来的对世界的原始理解。总观我国各民族的神话,它们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精神,同时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生动有趣的解释,而人类自身的来源更是他们的“热门话题”。在这里,我们把原始人创造的关于人类(含民族)来历内容的神话称之为人类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是一种世界性的神话,它们都是在力图解释最初的人类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个重大问题,这是人类起源神话的一个共同母题。但具体到每一个民族,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又不尽相同。我们从各民族人类起源神话的基本母题出发,根据其内容要素和情节构成,可以把人类起源神话分为八种类型模式:猴子变人型,山洞葫芦出人型,卵生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学的源头 ,是西方人对人类世界的一种认识 ,体现了早期人类的心路历程。古希腊罗马神话内容丰富、思想健康 ,充满瑰丽的想象和隽永的哲思 ,是西方文化形态、人格精神的一种体现 ,对西方人的行为道德、价值观、文化心理以及西方现代文艺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哲学的开创人之一,尼采在其悲剧的起源和历史的研究中,摈弃了德国浪漫派试图利用神话恢复有机统一性的观点,提倡以酒神精神抵抗现代科技文明和理性带来的人力孱弱和颓废困境,以期唤醒和恢复作为人类生存本质的强力意志。而现代主义也从神话中找到了现代理性批判这一契舍点,使神话叙事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要特质,发挥着其在现代语境下的隐喻和救赎功能。尼采的神话思想对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神话回归产生了一种启示作用和预见性影响,在促进神话的现代书写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使现代文学中的神话回归得以产生一种哲学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早期文学是以神话的外在形式讲述人的故事。其文学的人学意义包容了对人之涵义的历史性理解。历史的发展使西方文学从神话中脱胎而生,在其转化过程中,它有幸乘上了西方文化理性主义的双轮马车。到了近代,理性权力无限扩张的同时,文化逆转随之发生了。其结果是褪去了人头上的神灵光环。人的问题的精神危机开始了。理性的马车终因为神性一轮的折蚀而经不起历史路程的颠簸而覆没了。于是神话藉文学的名义复活了。其意蕴折射了现代西方人生活的变化,所以,现代神话与早期神话在若干方面皆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从神话象征隐喻的角度看,酒神代表了人的自然本性和生命本原;日神代表了人的文化属性和理性本原。文化有其合乎人的生命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特点,但人作为就本原而言的“自然之子”,对文化与理性又有本能地排斥的特性。人的自然本质与理性本质的这种二元对立,决定了文化的悖谬。文学在本质上是合乎酒神精神的“自然之子”,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以其对文化与理性的反叛体现出永恒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文学传统中,荒原意象是重要的精神象征形式。从《圣经》记载的失乐园神话原型,到20世纪迅速蔓延的荒原意识,荒原意象反复出现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并最终完成了由自然荒原向精神荒原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荒原意象的象征意蕴及表现方式的分析,以期寻求西方文学精神流变的轨迹,并进一步认识人类精神探索的历程。  相似文献   

16.
孙晓磊 《南都学坛》2006,26(2):58-60
行者的长篇小说《非斯》用深刻的哲理、神话的隐喻、文学的审美,诠释了盘古开天地以及人类初始的发生,把文明、自然、思维、进化、人伦、规则、生存、发展等糅合在一起,形象地重现了人类从初始走出蒙昧的过程,并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化形象。  相似文献   

17.
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九曲十八弯,悠悠然,不知不觉过去了数千年。当我们摹然回首,追本穷源的时候,才发现在这源头之颠,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耸立着一座对后世文学产生过不朽影响的丰碑——神话。一切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产生过神话,虽然其丰富程度存在差异,但都对本民族的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的比较中发现它们的同异,使人们对人类童年时代的这两块艺术瑰宝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纵观古希腊神话和中国远古神话,它们产生的原因都是原始人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企图认识自然、控制自然的…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文学与俄罗斯文学的密切关系来看,池田大作在青年时代特别倾心俄罗斯文学,他认为俄罗斯文学最大的特色是始终把文学究竟能对全体民众的幸福、解放、和平的理想做些什么当作自己的目标,他特别欣赏俄罗斯文学的"守护苦难者"的传统。俄罗斯文学传统和宗教传统中的和平主义、博爱精神是池田大作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人类上古神话和原始习俗研究原始人类的生命意识及其生死观这项文化心理。原始人类将人的生命意识同化到自然变化的模式中,从而使其生命意识饱含超越的精神和恢宏的格调与厚重的意蕴。  相似文献   

20.
<正>俄罗斯女人是全世界男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很少有人可以把她们说清楚。她们是永远的传说,她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似乎只有娇媚无限的容颜和变化莫测的身材。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谁能打开她们的心灵,揭开俄罗斯女人的谜底?"俄罗斯长得最冷艳的女人,当数西伯利亚女人,这是俄罗斯男人的评价。问其究竟,他们说,西伯利亚女人的自然之美与生俱来,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