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生态,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使新闻伦理问题生发机制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新闻伦理意识弱化、新闻伦理价值消解、新闻伦理失范严重"三个问题,这对媒体融合时代新闻行业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复杂信息环境的社会治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盈利模式是一个瓶颈问题。因广告被鲸吞、内容被替代、受众被分流、赢利平台被覆盖,传统媒体盈利模式被新兴媒体全面颠覆,已有融合实践收效不甚显著。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需要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为专业化内容重构有效盈利模式。这一任务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如何依托新兴媒体平台,主要关乎盈利模式构建的基本方向;二是怎样有效争取收入,主要涉及盈利模式构建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传统媒体在新时代依然发挥着新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媒体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基于这一背景,传统媒体企业开始向新媒体转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其可持续发展与成长已然成为当下业界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电影取材于新闻事件,使文化产业呈现出全新姿态,新闻事件改编电影赋予了电影文本更显著的时代属性,同时由于电影传导的再次传播,延长了事件原有生命周期,促进了媒介资源再开发。成功的改编不仅可使我国电影产业更具竞争力、减少“烂片”,也在媒体受众议程设置改变的同时使得原事件再发酵,引发再次传播,扩大原事件的影响力及传播效果,促进舆论监督,也促进新闻衍生经济效益的产生。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将推动新闻业与电影业在媒介融合发展方向上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从2012年至今,大数据成为了行业间转型升级的重要关键词。大数据的应用,颠覆了传媒行业固有的运作模式,对传媒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从传媒实践上看,大数据的应用推进了媒体融合的进程。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影响及作用,厘清了大数据在媒体融合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7.
数据技术渗透至各行各业,数据新闻因此应运而生,它颠覆了原有新闻用嘴采访、用眼去看、用笔去写的生产方式,分析大量的数据,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可视化呈现给观众,讲数据背后的故事。目前电视媒体数据新闻可视化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缺乏数据背景、复杂数据无法有效表现、主播解说比例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闻聚合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公众对新闻资讯的获取,但由此带来的新闻作品著作权纠纷也日趋频繁。如何协调两者利益、实现对新闻作品著作权的保护,美国和英国的司法判例给出了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既要规范网络转载行为,维护著作权人利益,也要重视新兴媒介的经济、社会效益。未来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要充分反映市场趋势,着眼于新媒介与新闻作品著作权人两者利益的平衡,探索构建协作共赢的生态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9.
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和全效的全媒体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建设全媒体的过程中,新闻编辑的思维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从编辑工作内容转变对思维方式转换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传媒信息生产环境和新闻生产方式重塑,通过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全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思维的转变方式和内容、编辑思维转变的具体着力点以及编辑思维转变的全媒体实践逻辑。研究认为:全媒体建设要求编辑打破线性思维,以立体的融合思维来应对媒体融合发展环境; 融合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综合利用媒体资源的思维方式,新闻编辑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点、以技术为支撑点、以数据为发力点,实现围绕用户进行信息生产、运用技术为产品创新服务、充分利用数据深层价值; 融合思维可以运用于新闻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基于深度挖掘用户话题、利用原始素材、适配内容与渠道等,在新闻报道选题策划、融媒体产品打造、实现平台效用最大化等方面带动全媒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数据新闻逐渐成为业界和研究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数据新闻起源于计算机辅助报道,但今天它已经远远超越了计算机辅助报道这个概念,而是涵盖了新闻生产的全部环节。数据新闻与数据可视化、信息图表有密切关联,但也有些差异。数据新闻是一个全新的新闻生产过程,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数据关系来发现与揭示新闻背景及深层原因、通过数据关系来梳理事物的共性以及建立规律和预测模型,都是今天数据新闻所需要的关键思维。可视化是数据新闻的一种快捷表达方式,可视化的基础是新闻对象的数据化,其表现形式的核心是逻辑结构,同时,它也需要注重用户体验。技术也是可视化的基础支持要素。在数据新闻的发展中,数据的来源与质量问题,复合型人才问题等,仍是制约其顺利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媒介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引入传播研究,探讨传播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交叉、渗透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兵团新闻事业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景观,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与国内中东部媒介改革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的态势相比,总体上呈现市场机制运行不充分、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但讨论兵团新闻事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其具体生存环境,从兵团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生态因子多层次共同作用的视角进行分析,才可能呈现贴近实际的兵团媒介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内关于\     

在中国全面推进新闻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舆论阵地,运用融媒体理念分析当下高校新旧媒体发展现状、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科学长效机制势在必行。各高校应在打造高校融媒体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形成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文化良性互动的网络文化建设机制,从生产融合、传播融合、管理融合与服务融合四个方面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信息、媒介与新闻观念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传播学研究与新闻改革具有历史的同步性.本文从信息观念和媒介观念出发,探讨80年代中后期的新闻改革在传播学研究推动下完成观念更新的过程,从而表明新闻改革需要传播学,传播学研究已经而且必将继续为新闻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融合新闻"是从应用新闻学视角对媒介融合发展进行的一种探索与研究。对西方国家传媒集团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加以了考察,对中国刚刚起步的"融合新闻"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值得深入探索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学界围绕"媒介融合视角下的出版业发展"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这些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八个核心议题,呈现出"从基本层面的所谓综合性研究到求深度的细分议题研究"、"由对现象的客观陈述上升到对现象的学理性把握"两个基本走向。但相关研究仍有一些欠缺,如缺乏冷静的、批判性的研究,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媒介融合理论与出版研究的结合度不够,研究还不成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媒体的转型发展过程,离不开媒介融合.地方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前有中央级媒体的高度垂直布局,后有市场化新兴媒体的细分重构,其组织成分和媒介资源日益窄化,又反过来加重了转型的障碍和困难.从代表性的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安徽的传统媒体多年来都在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多方寻求突破,多元塑造产业形态.通过对省内报社、电台和电视台发展实践的深入探究,观照其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际问题,突破媒介融合的理论框架和宏观参照,力图从技术逻辑、体制观念和产业想象三个方面作出发展路径的多元思考与理论回应.  相似文献   

17.
在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高校传统的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效逐渐被削弱。为此,文章提出了转移高校新闻宣传工作重心、确立人人为宣传的工作格局和与时俱进的媒体选择策略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免费网络资源、开发校园短信新闻系统、充分利用车载媒体和户外媒体等广告宣传载体、积极拓展宣传渠道等对策,从而促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实效的提高,以适应高校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新的需求,传统纸介质报纸已然陷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挑战的问题,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问题,提出了从报网互动的角度经营报纸网络版和通过卫星报纸变革报纸发行两条融合途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融合新闻。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优势,提出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已成为学术热点,但学界对于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层次划分等基本问题依然缺乏足够讨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文献发现,虽然融合一词是这一概念的核心,但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一词,并且至少可以从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四个维度来分析和理解其内涵和层次;同时,媒介融合不仅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等多个构面和层次的概念,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全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内核。  相似文献   

20.
智能媒体传播格局使得新技术日益成为关注热点,但媒介伦理对于技术的规制依然关键,新闻价值观的理性回归是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变革和传媒格局重构的时代背景下,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实践中焕发生机与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势在必行。以红色新闻资源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从价值引领创新、专业培养创新、教育平台创新三个维度,创新红色新闻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