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巍 《学术月刊》2023,(6):16-27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社会机器人正坚定地从虚构走向现实。随着复杂的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社会机器人的开发亟需妥善处理机器人、人类和情境的关系。当前,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人类如何感知并与这些智能体互动,以及人脑在多大程度上将智能机器纳入人类社会环境等问题。人类与机器人互动的最新发现、当前挑战和未来方向呈现出跨学科视角的复杂性,并逐渐衍生出人机互动与社会认知的互惠约束问题,具体涉及人机互动的拟人化以及第二人称特征。相关思考酝酿出人机互动的社会神经科学框架。该框架聚焦拟人化人机互动在非言语交流上的多维空间与特征相似性,并借助第二人称神经科学范式比较了人-人互动和人-机互动的神经机制。机器他心的未来仍有待整合来自认知计算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等不同但互补的研究领域的发现,从而重塑社会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潜力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爱军  徐潇潇 《学术界》2023,(11):56-66
社交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在线社交网络的产物。社交机器人在政治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身份政治群体因其主体的特殊性和话题的敏感性容易被政治势力操控和利用。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机器的深度学习,现代社交机器人的“类人”表征显著提升,加入身份政治群体主体当中,对正常的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人们在给定的伦理、社会、政治秩序中政治参与的身份构成。身份政治当中各种意识形态在传播背景下被放大,影响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实践活动,既为处于边缘的身份政治群体提供了发声渠道,也因参与主体的特殊性带来了难以解决的合规性问题。因此,人类需辩证地看待社交机器人的作用,重新审视人机关系,还原技术本真,使其服务于人。  相似文献   

3.
1970年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提出了恐怖谷效应,直到近20年才得到广泛关注,许多实验研究都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恐怖谷效应。可以从人类进化、认知发展以及认知过程的特点等多个角度来解释恐怖谷效应,当然这些不同解释之间并非互不相容。恐怖谷效应提醒人们需要关注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知情同意与知情选择,重视机器人外观的重要性,以及加强人机互动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机互动演进的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机互动不仅是个技术命题,更是人类古老而现代的哲学命题.它经历了手工工具时代"人绝对主导的弱互动"、机器时代"机高度独立甚至'反控'的弱互动"和网络时代"人机高度融合的强互动"三个演进阶段,并呈现由弱到强、由分离向融合、由浅入深、人的主体地位由确立到缺失再到在更高技术水平上复归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正制造出苹果Siri、微软小冰、智能音箱、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等形态各异的社会性互动智能体参与到人类传播中来,它们所具备的语音交互、社会嵌入性和可控制性等技术与社会特性改写了传播的人类中心主义模式,技术物在其间不再是一种渠道或"人的延伸",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传播者的角色,与人类共在。本文在人机传播视域下,以作为AIoT时代语音"入口"的家庭智能音箱为例,探讨机器是如何成为传播主体的,机器主体与人类主体的区别在何处,以及对家庭空间、关系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了怎样的重组,以推动我们更好地理解迎面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相似文献   

6.
王春梅 《江汉论坛》2020,(9):127-131
应对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实践应用给私法带来的机器人主体性问题,《格里申法案》在《俄联邦民法典》框架内,秉承传统私法理论对机器人之客体定性展开财产法规则构设,同时突破主客二元界分肯认机器人—代理人之主体性,间接承认了机器人—代理人之主体地位。这启示我们从认识论视域重新思考人机关系,迫使我们思考如何调适观念与制度以因应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对机器人主体进行私法定位,以及重新审视机器人人格之技术性与工具性等问题,从而立足人工智能发展之现实,以前瞻性眼光承认和赋予机器人以"技术人"或"人工人"之独立主体地位,遵循和嵌入必要的技术准则和伦理准则进行私法规则构设,以良善立法引导和规范人工智能发展,塑造新型人机关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人禽之辨"在有限的意义上可以帮助我们来面对未来的"人机之辨"。但技术的发展将大大超越这种直观的"人机之别",会出现更多的智能存在样态;"智能网络"就会突破传统的"人机之别"而整体性地笼罩人类的生活,这将使"人机之辨"失去意义;更具挑战性的是基于"基因编辑"和"人机嵌合"的技术对人类自身的改造,这更是对人类既有的文明的根本性颠覆,从而发展出某种"后人类文明"。但是,人类的未来并不是今天技术直线发展的产物,中国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知止"智慧,懂得人类的发展须"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应对未来文明挑战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8.
以机器人三定律建构人机伦理准则后,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机器人系列第三部作品《裸阳》中进一步扩展了人机伦理适用的场景,描述未来世界银河系中人类和太空族迥异的伦理环境。小说以地球人便衣侦探伊利亚·贝莱探案的视角描绘了索拉利星球上极端的伦理环境并解析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伦理准则和伦理禁忌,地球人类社会的拥抱问候、结婚生育全部成了伦理禁忌。所有的个体“宅”在自己的领地中过着看似美好的生活。研究认为阿西莫夫通过小说批判了一些对于未来社会的“美好想象”并揭示了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进步的终极途径:走出钢穴,直视裸阳。人类只有勇敢地突破原有的伦理环境和禁忌的束缚,勇敢探索未知的宇宙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延续希望。  相似文献   

9.
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每个角落都紧密地与现代科技和专业技能联系起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高校和社区发展,已经显示出教育资源双向交流、共促发展的趋势。但从合作形式、规模、质量和密切程度看,都还无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文章从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现代表征、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深层障碍与原因分析以及构建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和联动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形智能机器人的硬件、软件都在朝着趋近于人的方向快速发展。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类存在物变得不确定了,人类的自我认同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智能机器人的自主性思维和行为对人类享有的唯一的主体地位造成了冲击,传统的权利和责任、义务体系也正在被瓦解。智能机器人远超人类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人和智能机器人,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智能技术武装自己,善于与强大的智能机器人协作,主导建立一种人机协作、人机和谐、人机一体化的新型人机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再次引发社会普遍焦虑,主要体现为作为人类独有能力的语言与情感劳动的替代性担忧。导致替代焦虑的根源与传统的人机对立观有直接关联,即机器是作为人类主体的工具性存在,这种观点并未准确辨识人与技术的协作共生关系,难以有效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中角色的新变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重新辨析人的本质与人工智能劳动的角色,将人工智能从人类中心的权力结构中解放出来,寻求对传统人机关系的颠覆,视人工智能为与人类共生的存在者,在坚守人的本性基础上重建协同共生的人机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网络认同是基于技术网络的网民主体围绕着网络化生存目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展开的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价值趋同的建构性行为共识活动,技术性、演化性、递进性、共在性是其基本特征。在网络人机互动、网络人际互动和网络自我互动三大动力作用下,网络认同得以生成,并呈现出自己的规律性。网络认同对个体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董扣艳 《浙江社会科学》2022,(8):113-120+160
元宇宙是人类关于未来智能社会形态的技术想象,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数字生产力水平发展到更加高级阶段。当前,社会各界关于元宇宙发展前景的认识主要包括技术空想论、技术中介论、技术统治论等,体现出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前景的担忧。基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共进关系,元宇宙的智能技术架构将深度改写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人与自我的关系,既可以促进人类解放,也可能使人困于技术囚笼之中。面向未来,元宇宙及其智能技术架构治理的关键在于,尽快确立起一种对人类未来负责的责任伦理,推进数字技术“负责任创新”,避免技术对人作恶,捍卫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地位,确保未来智能社会的一切技术创新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安全和解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50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球运动和信息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相对于“工业4.0”更具前瞻性及全球标志性意义。它具有复杂技术、人机复杂协同、跨学科方法应用与复杂群体差异性冲突等特点,体现了人类“第五社会”“工业4.0”、共享社会、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问题同步解决等转型升级新趋势。“社会5.0”的未来图景是“智慧公民”、科技创新、认知与决策自动化、社会技术生态融合、在线社区与物理互动、生活智能化与数据驱动的“超智能社会”,但它也存在家长式管理与自治、不同治理制度冲突、人类积极作用降低、人工智能意外风险、社会主权和设计者缺乏等陷阱。研究认为“社会5.0”时代旨在解决社会问题以及服务社会,致力于实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变挑战为机遇,实现社会和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晚期以降,以人类社会步入深度现代化阶段和科技革命为背景,社区研究和实践领域一改以往的"怀旧模式",出现了一系列以未来社区为目标的观点及实践。但关于未来社区的理论研究却仍未获得充分展开,如何从理论上厘清未来社区内涵,并进一步探讨社区未来性与技术性、社会性、传统性、生态性、生活性等方面的复杂互动,运用整体、综合性的观念和行动来超前性地解决城乡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诉求。为此,我们应以未来性的彰显来化解现代性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建立起新的依托于城乡社区的社会基础结构。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未来、现代和传统两组互动关系,进而使城乡社区生活获得长远而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而青少年用户又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武汉、黄石、鄂州、赤壁四市青少年OICQ网际互动的实证调查,使我们对网际互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来探究类社会互动、互动效用与网络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零售业的交易社区成员间类社会互动的三维特征态度互动、认知互动与行为互动正向地影响着成员在社区中的爽体验、认同感、信任、主观规范,而信任、主观规范和感知有用性最终正向影响着社区成员在网络零售平台进行购物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城市社区参与是一种出于国家治理需要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居民的行动逻辑与行动策略以及政府与居民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区参与具有很强的革命时期形成的国家动员、群众参与的传统烙印。群众参与理论对国家动员机制和动员技术、群众参与逻辑与参与策略,以及国家与群众的复杂而微妙的互动过程的研究,能为当前中国城市的社区参与提供更富解释力的理论视角。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过程中,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采取地方性权威式动员,它是社会转型背景下适应城市社会变迁的一种新型的权力技术,既运用原有行政组织网络的强大动员力量,又借用基于人情的地方性互动网络等非正式因素,将社区居民纳入社区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9.
AI艺术在智能算法的技术框架下衍生,经历了从计算机艺术到人工智能艺术的动态发展历程,机器生成与人脑认识呈现出相似逻辑。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模拟感知、类脑语义搭建了AI艺术的技术基础,由此型构了AI艺术虚拟化身、共情感知和艺术创意的生成逻辑。在跨媒介的艺术传播语境中,AI艺术是生产、流通、持有衍生至虚实深度重叠的高维交互空间,观众对AI艺术的感知、理解、互动、记忆,趋向共感知性的综合审美体验。AI艺术重塑人机关系和协作模式,具有自主性、平等性、过渡性特点。进一步厘清离身认知与具身认知、情感互动与智性感知等问题,将为AI艺术突破创造力边界、实现自我进化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0.
虚拟社区是由有共同需要的社会成员组成,依托互联网网站进行人际互动的一种非地域性的 社会形态。虚拟社区与现实社区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虚拟社区社会成员的互动范围扩大,互动能力提高,在虚 拟社区的空间里形成新互动形式。虚拟社区是人类活动空间扩展到虚拟世界后的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