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在现代性“焦虑”与后现代性“肉欲”双重压力下,如何讨论人文精神?本文探讨了有限性视域构成性,即具体而实在的生成性,人文精神的理性与非理性,如何在精神的活动中通过理性而阐明而理解,而理性之工具理性与批判理性的运动则揭示了自身的可理解性。在人性、认识能力和生命等主题中,有限性的人文精神在西方近现代化中具有构成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的生存既是一种有限生存,又是一种无限生存.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寻求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探索超越生存有限性的可能与途径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历史上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超越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宗教救赎模式、自然认同模式、理性超越模式、本真生存模式和实践唯物主义超越模式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超越模式有效克服了宗教救赎模式的虚幻性、自然认同模式的直观性、理性超越模式的抽象性及本真生存模式的无助性,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实践的,是实现人的生存有限性超越的惟一科学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问题的中心化 ,语言本身往往被赋予本体的性质 ,后者内含着多重理论意蕴。就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而言 ,它既是把握存在的方式 ,又展现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说”与“在”、解释世界与变革世界本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以敞开与变革世界为指向 ,语言与人的联系呈现于多重方面。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语言则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本体论中的三重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存在图景中,与"人"的存在相联系,可以划分出三重视域:一个是具有现象、经验和规律的"可道"视域,一个是超越经验、现象、有限并且恒常不变的"常道"视域以及统合"可道"视域与"常道"视域的"道德"视域."可道"视域与"常道"视域性质互异,构成类似西方哲学二元论的"两个世界",但并不完全壁垒森严、互不干涉,这关键在于中国哲学本体论中还存在"道德"的统合视域.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不能回避本体论问题,只有上升到本体论的层面,才能摆脱具体经验的局限,彰显哲学理解的整体性品质。而哲学的本质是人学,思考本体论问题就应该是更切实的贴近人本身。马克思将本体论问题与人相关联,通过对人的二重性境遇的分析考察,将共产主义作为其本体论的最高价值预设,以致力于全面发展的总体的人的塑造为哲学诉求目标,进而展示了以人的实践为基本动力的人的历史存在过程。因此,马克思哲学表达的是一种人在场的本体论。在全球化时代,哲学面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我们应该承接马克思哲学的这一致思品格,面向未来中国发展的历史使命,去积极培养人的超越情怀,构筑社会价值理想,以真正体现哲学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王载册  陈继林 《江汉论坛》2012,(10):126-12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独立的架构,其基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需要既包含着有限性,也包含着无限性,是一对矛盾,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它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前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客体到内容,无一不渗透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运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内涵及表现,找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传统形而上学把人的生活世界限定在"彼岸"理念世界,从而使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变成一种"虚无"的抽象存在;现当代哲学以"有限性"视域的凸显借助于不同的方式拆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彼岸"世界。随着传统形而上学的消解也伴随着某种虚无主义的盛行,为解决此类困境,当代哲学家基于生活世界的"有限性"规定,提出了当代形态形而上学建构的诸种设想,但由于对"有限性"规定理解不同决定了他们走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深度。马克思哲学真实地回答了何谓现实生活世界"有限性"规定,现实生活世界的"有限性"规定意味着与理论相对的"现实性",它表明了社会、历史的暂时性与过程性以及生活其中人的自我"生成性"特质。  相似文献   

8.
苟小泉 《社会科学》2012,(9):108-115
在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终极视域是一个绝对超越的无限世界,对于终极视域的探讨产生了终极本体即"虚极"、"太极"或"太虚"。终极本体不是从逻辑性、知识论,而是从感应性、感通性的维度实现主体对终极本体的发现。由于感应性、感通性往往具有主体所赋予的价值性规定,所以,终极视域的本体论形态最终表现出价值论的特征。从理论意义看,终极视域的本体论提供了解决有限性视域或经验世界的终极根源问题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刻意误读,意在寻求康德对他提出的存在问题的支持。本文通过“互文性”的解读,试图展示海德格尔把康德关于“先验想象力”这一批判哲学的“变调”,铺展成关于存在论题的“基调”的整个思路,说明了海德格尔实质上割截了“人是一个能追求无限的有限存在物”这一完整的康德式命题。  相似文献   

10.
朱芹 《南方论刊》2020,(1):108-109+112
移动直播平台构建起的感性虚拟现实直播场域,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网络直播视域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网络直播趣群性价值、网络直播媒介价值等可能性,对其进行有效利用,能更好传播思想信息。基于网络直播视域下既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风险。移动直播空间个体性要求合理途径引领,移动直播空间普遍复杂性要求创新模式,移动直播空间条件性要求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价值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价值哲学.儒、墨、道、法虽然旨趣有异,但却殊途同归,百虑一致,都把致思的最终趋向确定在世界对人的意义上,归结到价值理想的追求上.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并非以宇宙的本质为认识的根本目标,而是借"天道"以明"人道";传统哲学的认识论并非以认识的来源和规律为探讨的最终归宿,而是借"知行"以说"道德";传统哲学的辩证法并非以世界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为研究的至上兴趣,而是借"阴阳"以言"治平",传统哲学的历史观也并非以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思考的终极意义,而是借"理势"以论"至治".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如何理解"哲学"无法分离。哲学作为智慧之思不同于特定的学科,但近代以来又获得了某种学科性。同样,对性与天道、成己与成物的无穷追问,赋予中国哲学以不同于具体知识领域的深沉内涵,而当这种追问被纳入作为现代知识谱系之一的哲学史并成为其考察对象时,它同时也被赋予了某种学科的形式。作为历史中的哲学,中国哲学既表现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凝结的不同哲学系统,并相应地呈现为可以在历史中加以把握、考察的对象,又是在历史过程之中不断形成、延续的智慧长河;前者使之具有既成性,后者则赋予它以生成性。就中、西哲学的关系而言,中西之辩不仅是空间性、地域性的问题,而且更内在地隐含着时间性、历史性的内涵。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与近代以前的不同在于: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志华 《文史哲》2007,(1):71-78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当前中国哲学界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在围绕着这一问题的众多争论中,许多学者往往忽视中国哲学史的合法性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之间的区别。作为当前争论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具有产生的时代背景、认识论根源以及历史根源。其中,当代中国哲学未能承担起为化解时代问题提供意义诠释基础的责任是造成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化解这一危机,应该在中国传统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在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作为共相的哲学学科规范下,通过化解中国乃至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时代问题来创制新的哲学学说,在建构中国哲学的主体性的过程中,最终实现对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胡伟希 《文史哲》2008,(1):30-37
将中国哲学置于中西哲学比较的视野下加以观照,可以发现:中国哲学属于中观思维,其特征有五:1.分别"两边",2.执两用中,3.否定辩证法,4.讲究经权,5.强调"时中"。对于中国哲学而言,中观不仅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而且是存在论与人生的在世方式,它要解决的是"有"与"无"这两个世界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而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一依于中观的修行而定。故中国的中观哲学其实是认识论、方法论、存在论与修行论的合一。  相似文献   

15.
周立升 《文史哲》2002,(2):137-140
秦汉时代,思想家适应大一统封建集权的需要,多偏于“百虑一致”之说,文化的地域性逐渐减弱,终于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所凸显的兼容并蓄、经世致用、实现美好理想、成就完善人格的精神追求,使它永远保持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活力。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传统当然也源远流长。但从传统的历史生成来说,秦汉时代无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感”看中国哲学的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哲学重“感”,重事物对于人的意味,重味觉。在“感”提供的经验基础之上,生成了中国哲学重事物的“存在特征”、重质料与形式统一、重有限与无限统一、重实践优先等观念,也生成了内在包含时间、变化、对立性质的特殊范畴“象”。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在“不变、确定的思维”之中,保持“交易的、存在着的世界”的思想,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与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古人,并不知道所谓"哲学".直到19世纪末,中国人才通过日本人,知道有"哲学"这个名目,但开始时,就连此一名目的内涵也不甚了了.虽然就像许多经过日本人中介的西方术语和概念一样,中国人往往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用,可并不能消除其中必然隐含的问题.当我们使用一个术语或概念时,必定要对其意义有某种基本理解,否则那种使用本身就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会造成误解和混乱.作为研究思维本身的学科,哲学尤其不能允许那样.因此,在随便谈论哲学和中国哲学之后,人们才认真地提出"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有无可能的问题.可以说,现代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问题.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这种情况仍然没有改变,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和"反向格义"的问题的讨论,都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不承认有所谓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以及主张可以反向格义者,仍要面对"什么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向何处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出于好事者无故杜撰,中国哲学的现状逼迫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戴兆国 《江淮论坛》2006,3(5):10-14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的探讨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题中之义。这一思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意识的分析和选择,二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恰当路径,三是寻求这一路径选择中的核心指向。这一工作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自觉的前提性理论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的现代出场或当代展开,离不开圈子内的“提高”,也离不开圈子外的“普及”。就圈子内的“提高”而言,倘若能够在问题向度、诠释向度、实践向度、自我向度上做足功夫,抑或在中医哲学、茶道哲学、养生哲学、艺术哲学上另辟蹊径,我们无疑可以期待中国哲学在现当代背景下达致长足进展。就圈子外的“普及”而言,如果我们不仅仅只是追求“灰身灭智”的小乘逍遥,而是同时吁求“普度众生”的大乘关切,那么,哲学家的“哲学”究竟如何关联着人民的“生活”,就该得到中国哲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根据笔者的观察,中国哲学的展开除了正统的理论思辨的哲学大道继续进行之外,还必须另辟蹊径。具体地说,全景文化透视中的中国哲学的路径具有多得不可胜数的可能性,需要长期地、可持续地、智慧地开发,非一朝一夕之功可就。在此只能略谈六条路径为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