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下的初三政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贯彻"三个一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搞好初三政治教学.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期刊的"三服务"定位没有变。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期刊理应进一步发挥自己助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目前中小学教学期刊的用稿,实用性是其基本特征和要求,"微观为主,宏观为辅"、"直接为主,间接为辅"、"一般为主,个别为辅"则是其实用性的三个构架。因此,让中小学教师理解教学期刊用稿的实用性立意,显得很有必要。实用性立意可从"解惑"、"比较"、"提炼"、"创新"四个角度切入,依其各自意义,拥有不同的实用性内涵,但目的一致。向教师提供实用性立意的参考,有利于他们通过耕耘教学期刊这块园地,获得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国际中文教师之根本.教师想成为"教的专家",首先要成为"学的专家"."学的专家",即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如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实现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其基本理念包括三方面: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由短期学习变终身学习;由工具性学习变反思性学习.具体实现路径包括以"经验实在"为基础的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境学习、以共同体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学习、以关键性事件为核心的学习、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学习、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学习.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学—教—学的连续的、循环的、呈螺旋式递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教育思想的外部表现。变“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行为为“跟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它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艺术性,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新课改的理念渗入到言行中,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重点论述了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含义及其特征,并针对当今教学口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期望对广大小学教师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经验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而教师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有效教学能否达成。合理的教学经验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达成,而定势的教学经验则具有局限性,阻碍有效教学的达成。为适应新课改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应该努力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经验反思,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改进程中涌现出不少新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认知教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教师在实施情境认知教学时,要注意联系主客观教学环境,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及课堂心理为依据,使学生在感受语言形式美的同时,领悟到语言的内容美。这在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改处于"再出发"之际,新改革中出现的曲折或反复提醒我们有必要思考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传统。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传统主要表现为注重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以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别具特色的教研系统。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传统,以不断改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课堂模式成为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教师们不断探索新方法同时往往容易走向另一极端--为活动而活动.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褚玉平 《新天地》2011,(11):148-148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信息技术多元化的今天,多媒体正以它无可替代的优势,走进课堂,走进我们的地理教学。2009年河北省实行了新课程标准,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适应新课改,用好高中地理新教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用好新教材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新教法,讨论新教材。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学生和教材三大要素再加上多媒体教学,已经构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四要素。因此,在适应新课改的过程中,除了探索新教法、讨论新教材外,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要熟练运用多媒体,结合新课改,用好高中地理新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