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外人在华“治外法权”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外人在华治外法权不具有一般国际法中作为外交特权和豁免的含义 ,而是一特定的历史概念。它是一种以领事裁判权为主体的非法侵略特权 ,具有三个本质特征 ,即普遍性、不平等性和侵略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内国法院享有相应的特权与豁免。与国家主权豁免不同,国际组织豁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职能必要理论。关于国际组织豁免的性质,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争议,有观点认为国际组织的豁免是绝对豁免,但也有观点认为应当顺应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国际组织的豁免与国家豁免一样,同属于限制豁免。  相似文献   

3.
论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黄肇炯,刘全胜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问题作为国际民事关系发展的产物,是当代国际法中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仅涉及国际公法,也涉及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已引起各国国际法学者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家豁免是国际法的一项...  相似文献   

4.
田军 《理论界》2007,(11):75-76
个人刑事责任的管辖豁免是国际法的一个古老原则,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这一原则。个人代表国家实施的行为不受国际和外国法院的司法管辖。但是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国际人权法、国际人道法的发展,国际法越来越强调追究个人刑事责任,任何人犯有国际罪行都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传统国际法中的管辖豁免原则从而发生了新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国家主权豁免原则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特权是国际法上公认的一项原则。国家之间是平等的,本身无管辖权,国家享有绝对的豁免权,但基于利益的角度出发,国家通过一定方式放弃部分管辖权,使得另一国基于该国的放弃而获的对其在这部分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的确厮罗,对青海历史的发展曾经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所建立的吐蕃政权长期以来与赵宋王朝友好相处,沟通了汉蕃各族人民的交往,促进了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快了青海落后地区的历史进程。认真叙述当时确厮罗政权与赵宋王朝使节的交往,是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本文仅就双方使节的交往、所贡物品以  相似文献   

7.
在宋辽和平交往中,双方互遣的使节起了重要作用。宋朝遣往辽国的使节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有:宋朝世家大族兴盛,促成使节的家族性形成;辽国重视使节的家世,促使宋朝重视对使节家世的选拔;外交经验的传承,扩大了使节在家族中的选拔。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八十八条提到“司法豁免权”,什么叫“司法豁免”?应该怎样理解?如何运用?本文拟从国际法角度对它作一些解释,并提出一些看法。 “司法豁免”有广狭两义,从广义方面说,它包括对“享有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内,根据习惯国际法和条约的规定,一国领土管辖权的行使,不及于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外交代表以及许可进入本国的外国军舰和外国军队,这种豁免范围在日益扩大,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所指称的从事临时(ad hoc)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国家豁免在国家从事侵权行为中的适用,阐述了与国家豁免有关的侵权行为的认定、外国侵权行为与法院地国之间的领土联系与国家豁免的关系以及在征收中如何适用国家豁免,结论是:外国国家在法院地国境内的行为造成了人身伤害时,不论其行为的性质是“主权”的还是“商业”的,该法院地国的属地管辖权可以延伸到对此类案件的管辖,但是,这一管辖权是以严格的管辖联系为前提的,如果不顾此类行为的性质,对发生在外国境内的类似行为实施域外管辖就构成了对外国国家本身管辖权的干涉。  相似文献   

10.
如果我们把国际经济法定义为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那么,国家在国际经济法中便应具有三重身份:第一,当国家之间进行具有经济内容的交往时,各国都是平等的主权者;除非存在国际法强行规范,每个国家只接受自己所作的允诺的约束;第二,当一国依据其公法上的权限对跨国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国家是处于支配地位的主权者,对方是被管辖者;国家可以单方面确定与对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但要接受自己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约束;第三,当国家以自己的名义依据私法原则与外国人(包括个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交往时,国家大体上同对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一国可以通过坚持绝对主权豁免原则排除外国法甚至国际法对其与对方当事人的契约关系的支配,但却不能单方解除其依契约准据法而向对方当事人所承担的义务,以及依据国际法而应向对方属国所承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争权夺霸而粗暴践踏国际法,这导致国际法功能与效力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列强违背国际法的行为进行有力抨击,揭示了国际法应该具有的功能和效力:强调以国际法维护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关系;以国际法规制西方列强的国际行为;以国际法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国际法创设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12.
民商事案的"直接国际管辖权"是国际私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在国际法与国内法上的意义必须引起学界重视,要努力解决好直接国际管辖权的冲突.当国际民商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是国家时,主权豁免问题同直接国际管辖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国际法存在着以国家为主体、以国家利益为本位的传统。但是,由于20世纪以后出现的经济大规模跨国交往、国际危机与问题以及人权国际体制所带来的全球化趋势,国际法正在从“国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当前的国际法不仅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人本主义规范,而且逐渐在整体上以人类利益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国际法的人本主义是实现国际法治的重要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趋势下,国内法院受理跨国案件的范围日益扩大,也遇到严峻的问题与挑战。国内法院首先需要把握国际豁免和国家行为理论的发展,在限制豁免理论对扩大受理范围的要求与尊重国家主权之间达到适当的平衡;国内法院还需要权衡案件与本国最低限度联系的原则和案件涉及跨国案件当事人"对一切"义务的原则;在受理依照国际法对本国政府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案件时,更需要克服来自本国行政部门的干预。  相似文献   

15.
晚清国际法输入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法主要是指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 ,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起源于欧洲 ,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 ,在国家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为各国所公认、用于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自鸦片战争起 ,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 ,晚清帝国逐渐卷入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由此而有国际法的输入。关于中国与国际法的最早接触 ,一种说法是 ,早在明末清初 ,来华耶稣会士已经将国际法介绍到中国 ,1 648年左右 ,马丁·马提尼神甫 (即卫匡国 )曾将国际法先驱者之一、西班牙人苏阿瑞兹 (Suarez)的拉丁文著作《法律与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进步乃当前推动国际法发展的动力之一。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交往模式,从而给国际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文章在概述了信息时代的基本形态之后,讨论了信息时代对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制定和国际法的拓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指出:从长远来看,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变化将是根本性的、全面的和加速进行的,国际法将因此发生深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陈尚胜 《文史哲》2007,24(1):103-112
海外穆斯林商人与明朝前期(1368-1505)的海外交通政策曾相互影响。洪武时期,由于明太祖在海外交通政策上推行勘合制度,曾促使海外穆斯林商人借助官方使节的身份开展对华贸易活动;永乐时期,海外穆斯林商人则把明成祖的“通四夷”政策引向西洋(印度洋)地区,郑和正是凭借了海外穆斯林的商业网络而使下西洋活动获得成功;宣德以后,明朝停止主动派遣使节下西洋,海外华人穆斯林则在中外海上交往活动中扮演了主要角色。通过与海外穆斯林的交往,明朝社会也形成了一个诚信守规、扶贫济苦、清洁卫生的的伊斯兰文明观。  相似文献   

18.
渤海大钦茂是渤海国第三代文王,737年到793年在位。在其统治的57年间,一方面积极吸收唐的多样文化,另一方面积极保持与周边国家和部族关系的发展。在此期间与日本交往尤为频繁,双方互派使节共达20次之多。本文以文化交流为视角,试在论述渤日交往概况的基础上,探求这一时期的渤海对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史长达200年,其间文化交流是一项主要内容。渤海使节与日本诗人的赋诗唱和,不仅表现了当时渤海和日本的文学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盛唐文化对渤、日文化的影响。渤海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是中日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20.
杨泽伟 《船山学刊》1996,(2):131-138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并立,互相交往,它们之间的关系上,逐渐发展出一些国际关系的规则,这些规则在某些地方与现代的国际法颇有类似之处。不过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这些国际关系的规则,就无从继续存在。在秦朝以后2000多年的时间里,大一统的中国封建王朝,只承认“天朝”是国家,把邻邦视为夷狄,与周邻各国不是平等交往,而是一种阶层关系。邻国成了向中国纳贡和受封的“藩属”。在这种关系中,自然也没有国际法的存在。当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