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少数民族城市化是依据城市化主体的民族成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少数民族从封闭、贫困、落后的乡村社会向开放、富裕、文明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吉林省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全省城市化水平的判断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显而易见;分析吉林省少数民族城市化的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准确评估全省城市化的水平;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繁荣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员走入现代化城市,使得城市民族成分更加多样化,城市逐渐成为民族关系的重要发生地.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度量指标,对于促进少数民族的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的城市化,其表现形式是人员的大量流动,其中包括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动。而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大量进入城市,构成了城市民族格局的新变化、新情况,也带来了城市民族关系的新问题、新特点。如何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城市民族格局的新变化,妥善处理城市中影响民族关系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阅读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桂林市的少数民族状况、特点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二是健全法律法规,使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三是加强高效管理,做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服务工作;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快速处理民族矛盾和纠纷;五是民族工作进社区,建立健全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民族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正成为我国当前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模式、社区关系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于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质量、预防民族问题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8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8%。湖北城市化水平较高,2010年城镇化率已达到4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目前,湖北城市少数民族常住人口约70万,流动人口约20万。近年来,湖北省全面贯彻民族政策法规,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城市民族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本省特点的省级民族工作部门抓城市民族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化是少数民族从贫困、落后走向富强、文明的必由之路。文章在论述少数民族城市化的涵义以及其水平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辽宁省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的现状,预测了其发展整体趋向,强调加快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提高少数民族城市化水平,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工业振兴、社会稳定、民族繁荣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现代化冲击下的少数民族文化存续和发展的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问题是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主要形式.这些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现代化建设、民族发展、民族治理等主题,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分别应对.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是一个多民族散居城市,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人口达6.4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0.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常住人口迅速增长,他们通过来汉求学、工作、居住和婚进等方式,向城市流动并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入对城市民族关系带来了较大影响,致使城市民族关系的发生主体与涉及范围增加.在厘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关系的内在联系基础上,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出现是对城市民族关系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因素,提出不要忽视他们在城市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两个层面系统解析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具体影响,提出应构建应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城市民族关系调控新机制,认为其应该由事前防范预警机制、事中排解应对机制、事后处理弥补机制组成,尤其应重视事前防范预警机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