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酒鬼     
酒鬼,这个名词听起来让人牙齿打颤。不做酒神,不做酒仙,偏做“酒鬼”,这就是湘西人的独特。在那片有着许许多多的人都爱枕着唐诗宋词睡觉,喜欢嚼着沈从文的文字下酒的地方,“酒鬼”这个名字的确意味深长,就象湘西那地方的气质:既人文,又蛮荒;又象湘西那地方的人的气质:既温婉,又强悍。所以,“酒鬼”的确切表义应当是:鬼到大俗处,就有了神气和仙气——真正地俗到极点,就登了大雅。   “酒鬼”是湘西一家著名酒厂生产的一种酒的名字——虽然“酒鬼”已经很有名声了,但作个解释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毕竟有很多人不喝酒。但…  相似文献   

2.
提起澳大利亚,人们会想到她是一个只有200多个春秋的国家——那是历史;也会想到这里关于是继续留在英联邦还是成为独立国家的公民投票──那是政治;还会想到该国拥有比人口多6倍的绵羊和高品位的矿石──那是经济;当然更不会忽略澳大利亚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政策,还有那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是自然的精灵,是社会的主体。所以,笔者今天要略去那些人们熟知的内容,专门谈谈关于人的话题。这方山水养育的英高人 澳大利亚的国家和文明,是和殖民主义的海外扩张…  相似文献   

3.
《韩非子·说林上》讲了这样一则故事:鲁国有一对巧手夫妻,男的善织麻鞋,女的会织生绢,凭着夫妻俩各自的高超技艺,他们打算搬到越国去,想在那里靠自己的手艺赚钱致富,大干一场。有个鲁国人对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到越国去,到了越国,你们非受穷不可。”夫妻俩问是什么原因?鲁人答:“鞋是穿在脚上的,越人不喜欢穿鞋而习惯于光脚走路;生绢是做帽的材料,越人喜欢披发而不习惯于戴帽。你们的手艺到了越国就根本派不上用场,想不受穷能办得到吗?”看来,向这对夫妻提出“箴言”的那位鲁国人,是很有经济头脑的。他很熟悉市场信息…  相似文献   

4.
“红衣万点人千叠,油菜花丛摆手歌”。每到春天,在革命老区永顺县塔卧镇和万坪镇,你可以放眼尽望如此优美的画卷。春阳早照,追花养蜂人在万亩油菜地满怀希望地来回移动。还有那早早就起床的勤劳质朴的土家人,为了赶制外地客商定制的清明茶,探雾寻路,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采摘青翠如玉的“溪州莓茶和“猛洞春毫”; 近年来,革命老区百姓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找准了茶叶和油菜致富的路子,让昔日因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制约发展的革命老区,逐渐由“红色老区”丰满为“绿色老区、生态老区、富裕老区”。  相似文献   

5.
结合在网络民族志中的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分析了网络民族志的“田野”——网络社区依托的互联网语境,认为它既是社交平台,也是一个信息分发媒介,可能面临隐形的舆论操控和审查;同时也是一个“舞台”、职业平台和交易平台,是一个名利场或角力场。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者自身在网络社群观察中所发现的“阐释困境”,总结了网络民族志面临的5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互联网作为田野存在的“虚实二重性”;二是行动者身份信息可能面临“人设面具”和符号包装的挑战;三是行为信息可能面临“符号表演”误导;四是态度和情感信息在同质化群体聚集的网络社群中可能是单向度的,对浸润、卷入其中尝试获得情感共鸣和深度理解的研究者而言,如何作出更客观的判断形成挑战;五是网络社会环境中的隐形力量——技术、资本和权力对信息环境之“池”的人为搅浑。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既有研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所采用的网络民族志方法实践及应对上述挑战的对策,包括整合线上和线下、多站点研究、多方法融合、多视角求证等,并提出了“超脱”的必要性,在“浸润与超脱”这两个看似背道而驰的状态中来回穿越,或才能更好地兼顾高质量网络民族志所需的参与性与反思性,从而获得更贴近事实的理...  相似文献   

6.
何平 《世界民族》2007,1(4):52-62
今天东南亚的绝大多数居民属于蒙古人种,但是还有一小部分人属于另外一个种族,那就是黑色人种。今天这个种族的人数虽然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但是大量的资料表明,他们很可能曾经是中南半岛的主人,甚至很可能还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南方地区。东南亚的黑  相似文献   

7.
即使是在她去世30年后的今天,可可·夏奈尔这个名字,仍代表着时尚和流行;而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更是对她说过的“没有爱的女人不是女人,不论年岁多大都如此”这句夏奈尔式著名格言的具体印证。  相似文献   

8.
你可否了解“河州花儿”的故乡花儿有多美?请听那一曲流传百年、高亢悠扬的经典曲令: 上去个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是容易摘时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这略带一丝伤感情怀,但简直足以穿越悠悠时空隧道、震撼思乡人心魄的乡音旋律常常萦绕于“花乡”出门人的心灵深处,触动着无数河州人心底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 一马克思一生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晚年的《人类学笔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近年来却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以往有的人认为这些笔记充满“学究味”,没多大意义,其中的内容表明马克思“失去了早年决断的勇气”,正在“慢性死亡”。然而,新的研究表明,马克思的这些笔记包涵着以往所未有的或者说还没有明确显露出来的观点和思想。它预示着马克思将对资本主义、非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前景采取新的态度,提出新的论点。这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人们从中看到,马克思晚年在“肉体痛苦”和“精神的痛苦”双重压力下,顽强工作,构思一部新的理论宏著。巨著尚未产生,伟人已然谢世,留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系列的笔记。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时生活在湘西崇山峻岭中。在那封闭的年头,乡村人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了解外面的世界主要靠这么几条渠道:听歌唱歌,看电影,从书本中获知,听参军出过远门的人讲。那时候,那首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民歌曾激发了我对外面世界的无穷幻想。“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十三四岁年龄,对姑娘小伙子男女之事朦朦胧胧的,更感到神秘的是那“遥远”二字的深邃缥缈。那是一首流传在青海的歌,我不知青海有多远,感觉仿佛在天边。运动的发展增开一条了解外界的渠道,听去过北京串联的同学讲…  相似文献   

11.
陆群 《民族论坛》2006,(3):20-23
如果说“蛊”确有其事而非纯粹虚妄神话,那一定是基于某种对人的身体有伤害的“有毒物质”,或能影响人的神经、使被放蛊的人受放蛊的人的控制而身不由己的某种具有“催情”效果的“致幻药”。而蛊婆,如果真有其人,大约也应算是较早的药剂师了。如果是这样,事情便简单多了。然而,这自然之物,一旦进入文化,进入人的丰富的意识领域,便失去了它原有的单纯,变得异常复杂、微妙起来……  相似文献   

12.
傣家乐 西双版纳旅游新时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一只孔雀飞到了榕树上哟......”这首优美动听的老歌曲,曾令多少人对西双版纳魂牵梦萦。如今,随着坐落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橄榄坝)的国家4A级风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横空出世,奇景又真实地再现在人们的眼前。特别是2001年该园推出“学一首傣家歌,跳一曲傣家舞,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宿傣家楼,观一次傣家景,干一回傣家活,泼一身幸福水,做一天傣家人”的傣家乐民俗旅游专项服务,更是倍受游客青睐,迅速火爆,成为西双版纳民俗旅游的一面旗帜和新时尚,同时也成为推动边疆地区民族致富和景区村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奇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邵阳(南路)地区与稻作有关的语词与壮语的对比研究认为, 壮族的“那”文化即稻作文化在我国南北交往的长期历史中,吸收了中原汉族的旱作文化;另一 方面,“那”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形成,成为江南汉族稻作文化的有机组成 部分。湖南邵阳(宝庆)南路地区,曾经是壮汉两族及其先民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地方,可以说, “那”文化深深地融进了这里的汉族稻作文化,成为它的筋骨和血液,邵阳(南路)话中的壮语 成分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14.
在天山南麓、昆仑山东部的大片广阔的沙漠地带,有一个因为干燥而闻名的内大陆。这个远离海洋的内陆腹地如今静静地标示在地图上,一副无怨无悔、自生自灭的样子,仿佛那条游走于历史上的、五彩斑驳的、丝绸之路的蛇爬过去之后,蜕挂在这儿的一张空蛇皮。 蛇皮上有一些霉斑,那就是绿洲; 还有一些分布稀疏的小黑点,就是城镇。 赫赫有名的喀什噶尔是这上面最显著的黑点。在地图上,往往是那些黑点比大面积的空白更有力量得多。有人曾满怀敬畏地这样说到它“你可以一眼望穿许多城市的五脏六腑,但你无法看透喀什噶尔那双迷蒙的眼睛。” 喀什…  相似文献   

15.
何味包容     
满族作家赵大年写过一篇小说叫《西三旗》,说的是老派旗人佟二爷夫妻俩的故事。这老两口每年旧历二月初八,非得摆谱儿“当一回主子”;一天要把全年辛苦攒下的那点钱全花了,吃仿膳点心,雇小厮伺候,清水泼街,黄土漫道,拿着架子请客……这就是典型的老派北京旗人:有钱真讲究,没钱也要穷讲究。  相似文献   

16.
苏峰 《中国民族》2008,(9):43-44
对双目失明的妻子马明秀一遍遍地讲述自己在中南海与温家宝总理“面对面”的点点滴滴,回想起总理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牵挂,44岁的马义海仍然激动不已。 今年2月4日,虽然大雪封山,但同心县窑山乡五道岭子村部分农民依旧在村小学校长马义海的组织下,参加扫盲学员巩固提高班。 马义海说:“国家把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建在学校里,这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我们老师有责任把它派上好用场。不能让已经脱盲的农民再返盲。”  相似文献   

17.
“当我一踏进故乡,目睹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昔日的羊肠泥土小道不见了,老旧平屋不见了。代而取之的是,宽阔的水泥大道,四通八达;森林般的高楼华厦,栉比鳞次;工业小区,座座标准厂房;条条商业大街,车水马龙。到处一派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要不是有亲属指引带路,我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的故乡——陈埭。” 陈埭丁氏回族社区,地处泉州湾南畔晋东平原“闽南金三角经济繁荣带”,包括江头、岸兜、溪边、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7个回族行政村,人口22000多人,是福建省回族较集中的聚居地,也是明代以来泉州地区回族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10,1(1):31-44,163
依权力的支配大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使用暴力或强力的权力以及使用非暴力的权力。前者更多是跟战争、强力以及暴力紧密相连,而后者则是在文明化社会之后的一种权力表达方式,是采用一种符号、象征以及让渡等等形式来达成的一种支配形式,在不同的社会中,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是这些都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清代东北地区的穆斯林“旗下人”那晓波,麻秀荣咸丰朝以前,东北地区曾是清王朝发遣流犯的重要之地,被遣戌之人多为中原内地的汉族士绅平民,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回回等族穆斯林。这些以遣成方式流徙东北各地的穆斯林,其人数并不十分众多,他们大多是以“旗奴”之身份,...  相似文献   

20.
田青 《中国民族》2023,(3):54-58
<正>假如只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音乐的话,那就是“和”。这个“和”字,不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之一,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音乐的终极追求。公元前522年,一个叫晏子的政治家就是以音乐为例,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和”:“和”的本质,就像音乐一样,要有不同的“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而“同”,则是“以水济水”,假如音乐只是一个相同声音的不断重复,那“谁能听之”?千百年来,中国人将这个从音乐中悟出的“和而不同”道理上升为哲学,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贡献给人类社会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