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是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和教育实践家,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最富人文性、最有人情味的,这是因为他的理论和实践植根于肥沃的民族文化和世界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道德的土壤之上,他的著作给我们指出了教育的真谛,教会我们如何做教师,从他的书中可以得到许多启迪。今天,当我再一次拜读他的著作时,又一次感到了心灵的震撼,我发现,现在的许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他那里早就提出来了,甚至比现在的更和谐更完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二难推理的三个理论问题:一是构成式和破坏式的内涵界定问题;二是构成式和破坏式的等值转换问题;三是选言前提的种类问题。深入研究这三个理论问题。在不断完善二难推理理论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安译论 响音不减——论道安经译中的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安 ,东晋时人。他不但是中国佛教“本无宗”的代表人物 ,而且也是当时佛经翻译活动和翻译实践的组织者和理论总结者。他的翻译观不但指导了对当时的翻译 ,而且也为后世所重。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叙说道安的翻译主张 :(一 )道安的翻译文质观 ;(二 )道安的翻译文体观 ;(三 )道安的翻译言意观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从提出至今已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奥斯汀(Austin)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Searl)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语用学的发展有着巨大促进作用.实践表明,言语行为理论能让我们把各方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5.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重要文学理论,它与"不平则鸣"一样,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对于韩愈的"不平则鸣"理论来说,"气盛言宜"更侧重于散文方面。韩愈在粱肃文气观的基础上提出"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的观点,在"气"与"言"的关系及如何养气等方面多有开拓,从而影响甚大。在"气盛言宜"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宋人的理解与接受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从胡瑗到李涂,不管是文学家还是理学家,在接受韩愈这一理论时都各有特色。宋人的接受亦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在“三言”有关复仇主题的篇章中,作者在为复仇主体选择复仇手段时呈现出明显的模式化的倾向,即:身负血海深仇的复仇者大多选择了科举作为复仇手段,通过科举,在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后从而达到复仇的目的。这与传统的手刃仇人式的复仇手段有着很大的不同。以科举作为一种复仇手段是有着很深刻的原因和社会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时间艺术包含了时间意识和时间在作品中的运用两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其本人在南方文化熏陶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时间观点或看法,后者则是其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关南方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文学艺术。拉康主体理论以自我意识为基础,反映了自我在与他者、社会和文化的交互中形成了主体,成为认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恰好为解释福克纳时间艺术提供了一条可行、可信的有效理论视角。用拉康主体理论阐释福克纳时间艺术可以清楚地看出福克纳在作品中所倡导的不忘过去、立足现在,才能拥有未来的创作取向,集中体现了他对南方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关注,为读者欣赏其作品艺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齐贤建立了高丽时期以“味”审美范畴为中心的成熟的诗美理论。对于这一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 1)对于“味”审美内涵的具体认识 ;( 2 )这一理论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言”与“行”,是孔子对人们立身处世中的思想和行为提出的指导性原则和主张。关于言,他认为,耍“慎于言”,“言必有中”,“不以言学人,不以人在言”,强调加强品德修养是言语得当的前提,说话要讲究文采,反对花言巧语。关于行,他主张“敏于行”,强调“听其言而现其行”,行的目的是推行和实践他所提出的观念、原则和道德伦理规范。“言”与“行”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但更强调和重视“行”,表现了他实践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构造一个逻辑关系示意图 ,重点刻画了模态联言命题、模态选言命题与联言模态命题、选言模态命题之间所存在的 4个等值式、4个矛盾式和 32个蕴涵式 ,这些等值式、矛盾式和蕴涵式都与人们的实际思维密切联系 ,均可借助自然语言的实例得到直观理解 ,并在思维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一)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法裔端士人,生于一八五七年,卒于一九一三年。他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英国学者罗宾斯(R·H·Robins)称他的学说是“哥白尼式的革命”。索绪尔早年深受新语法学派的影响,从事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他二十三岁时写的论文《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就是用的历史比较方法。他目光敏锐,知识渊博,在论文中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的印欧系语言的第一手资料,使得老一辈语言学家大为惊奇,刮目相看。但也正是在对语言进行历史比较的研究中,他逐渐感到语言学  相似文献   

12.
在近二十年的诗歌历程中,安琪创作了大量短诗,尽管题材内容有所不同,但抒情构成了它们在存在形态上的艺术共性。在抒情内容上,安琪短诗在通过文字的字面意义书写情感内容的同时,更着力呈现创作主体书写话语文本(包括抒发情感)时的情感样态和生存情状。在抒情方式上,安琪一是借助感叹号、疑问或反问句、语气助词等精心设置感叹语气,一是经由重复、排比等语言策略打造抒情句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20多年史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人所共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譬如现有各种“史学概论”只是一种“拼盘”式教程,不是一门按“科学学”原则建构的理论性学科。作为“科学学”在史学领域的萌发,也曾有个别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史学学”命题,但未见“史学学”著作问世。不过,我们现在惊喜地发现,赵兴彬先生的《史学学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版)在“润物细无声”中问世了。它是建构“史学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研究成果,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新开拓。我与兴彬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史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他…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无论是作谓语用的完成式还是作非谓语用的完成式无不与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种时间关系有时明显有时暗含 ,现就其各自的结构特点与时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分述如下。一、作谓语用的完成时与时间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现在完成时与时间的关系( 1 )现在完成时在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结果或影响时 ,常与already,yet,not…yet,now ,just等时间状语连用。如 :①Thebuildinghasalreadybeencompleted②Hehasn’tcomehereyet.( 2 )在表示一个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山西农业大学现行外语 (英语 )教学模式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 ,并对该模式可行之理论基础和实际成效进行了阐释 ,旨在使该模式在被更彻底了解的基础上得到更有效的施行。同时文中还指出了实际操作中须注意的一些问题以及其在教学改革中意义  相似文献   

16.
《祖堂集》中以“次”和“时”煞尾的时间构式具有相似的意义和用法,但它们也有很多差别:“VP(之)次”构式的句法语义结构和适用范围有较多的限制,是书面叙述语;而“VP(之)时”构式的结构兼容性更强,功能更灵活,语篇分布更广泛。即前者在结构、功能和使用范围上都能为后者所兼括。“VP(之)次”出现于汉魏六朝,在唐宋时期的禅宗文献中广泛使用。由于它是一种局域性的社团用语,使用受限,在语言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随着禅宗的衰落而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17.
告孟皆有知言方式以修身知世,告子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即以“义”制心,以“义”判言,不理他人心;孟子应对之,提出“知言”,即以心知言,知言求心,要求正人心。概言之,两人知言方式的差异焦距于二:(一)“义”“心”是否分离;(二)是否应拨正他人心。  相似文献   

18.
——“先后退几步,然后再快跑,更有力地向前跳。”(《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三九五页。以下凡不注明卷次的引文皆引自该卷。) ——“退却是为了在将来最终地转入进攻。”(第七三页) 这是列宁在一九二一年施行新经济政策时基本的策略思想。学习这一段历史,有分析地研究列宁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他的策略思想可以使我们从中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费希特晚期的知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希特的知识学经历过巨大的演变。《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代表着他早期的知识学。这是一种经过修订的先验哲学 ;它的出发点不再是笛卡尔式的自我 ,而是柏拉图式的理念 ,并且它的内部结构不仅是由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构成的 ,而且也是由真理论和现象论构成的。在《知识学 (184 0年 )》的基础上 ,费希特建立了他的晚期哲学体系 ,因此 ,黑格尔忽视这样一个思辨体系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0.
在致力于现代科学发展的前卫人物中 ,E·拉兹洛是突出的一位。他认为 ,他所参与的“现在正在进行的科学革命比哥白尼的革命发展得更快 ,比爱因斯坦发起的革命更广泛 ,它的典型特点是把范围广泛的发现都整合进一个高度统一的、简单的 (即使是抽象的 )理论框架中”。为此 ,他提出了“Ψ场”(“以真空为基础的零点全息场”)的物理概念 ,作为这个统一的基础。1 5 0年前 ,为了将可逆的力学定律和不可逆的热力学定律统一起来 ,玻耳兹曼将偶然性和描述偶然性的概率论引入物理学。自然界既遵循因果决定论的规律 ,也服从统计规律的观念为科学界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