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声转”和“语转”,是用以训释语言由于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表现其语音差异的训诂条例。“语转”,在杨雄的《方言》中已见,郭注《方言》中亦用“语转”,并见“声转”。后有戴震的《方言疏证》,王念孙的《广雅疏证》、《释大》等,亦多用“声转”和“语转”的条例,从语音的变转上,求训诂之相通。然而,对郭注中的“声转”、“语转”如何解释,尚有不同的意见。董志翘同志认  相似文献   

2.
古代汉语的同源词流传至今,往往在各地方言中留下它们的踪迹,考证同源词,征引古代训解与用例无疑是必要的,但举证现代方言─—活的语言同样应予重视。本文所考各组同源词,既首以古籍证其“声近义通”,又次之尽力以方言足证:把传统同源词考证与现代方言研究结合到一起。每组词中都有一个或几个词是方言中有的,故名曰“方言同源调”。论证仿章太炎《新方言》、杨树达《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即先书证,后方言。  相似文献   

3.
我院中文系黄群建教授主编的《湖北方言文献疏证》已于1999年5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黄教授在湖北方言研究中的又一新成果。任何学术研究,文献的发掘与整理都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都是研究活动深化与开拓的前提性环节。此前,黄教授已先后出版了《阳新方言志》《通山方言志》及黄石方言研究等一系列论著,多有创制,为方言研究频添胜景。《湖北方言文献疏证》的出版,则标示着黄教授在横向扫描时,又展开了纵向探究,将眼光投向历史深处,力图为方言研究开拓一方新的天地。《湖北方言文献疏证》一书,疏证了《蕲春语》《浠水所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华学诚等的《扬雄方言校释汇证》进行评介,指出此书有四大优点,是继钱绎《方言笺疏》和周祖谟《方言校笺》之后既能全面反映历代《方言》研究成果又能代表当代学术水平的一个新校注本。立足于“语言”来校释《方言》也是《汇证》的一大特色,这是全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这一特色进行了举例分析。除其他学者已经指出的之外,《汇证》还有两个不足。最后提出了笔者读《方言》和《汇证》时的四点疑问。  相似文献   

5.
清代是雅学的全盛时期,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是清代《尔雅》注疏的代表著作之一,是继邵晋涵《尔雅正义》之后的又一雅学巨著,在中国雅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尔雅义疏》现存足本和删节本两种.《尔雅义疏》在疏证文字、考释名物、阐明体例、校勘经注文字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其注疏的主要特色为注重目验、因声求义、引证方言俗语等.当然,《尔雅义疏》也存在疏于声音、误引误解古书、蹈袭而未注明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声类表》、《方言疏证》、《声韵考》、《转语二十章》是戴震的经典韵书,其文献价值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此重点讨论这几部韵书中涉及到的治音方法,再结合戴氏的部分训诂文献,如《尔雅文字考》、《孟子字义疏证》、《诗经补注》、《尚书今文古文考》等,对其治音方法的类别进行了归总,认为戴氏治音主要有五种方法:比较互勘法、离析归纳法、演绎推论法、历史比较法、结构分解法。  相似文献   

7.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是中国首部考证中医病名、证候的专著,著者余云岫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及《十三经》中的病名、证候作了精密翔实的训诂考证,堪称中医病证考释的经典之作。是书自序阐述了著者采撷文史古籍中的涉医资料,整理旧医书,“除死方休”之愿望,从侧面反映了余氏晚年对中医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广雅疏证》的写作时间梁保尔,雷汉卿关键词:王念孙,《广雅疏证》,写作时间《广雅疏证》的写作时间,最直接的记载可见于王念孙写于嘉庆元年(1796)的《广雅疏证叙》。叙曰:“念孙不接昧为之疏证,殚精极虑,十年于兹。”①因此可知《广雅疏证》当作于1786...  相似文献   

9.
扬雄的《方言》屡经翻刻,断烂讹误,几不可读.鉴于此,清代戴震广泛运用他校法、理校法、本校法和对校法,对《方言》进行了校勘.其《方言疏证》共改正讹字281个,删却衍字17个,补充脱文27处,成为《方言》的一个善本.  相似文献   

10.
戴震以淡薄名利的心态精研《方言》。他首先针对洪迈《方言》非扬雄所作之说,一一加以辨驳,最终使扬雄为《方言》的著作者确立下来。有感于《方言》"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戴震为《方言》订讹辨误、删衍补脱,并进一步疏证词条,利用汉字系统声近义通的内在规律,读破通假、系联同源,更用"语转"明方言音变,从而沟通《方言》训词与被训词,使这部濒于隐没的语言学著作重发光彩。戴震的《方言》研究为后人立下楷模,开启了清代《方言》研究之风。  相似文献   

11.
清代考古审音并重的大家,莫过于江永和戴震。戴震从音理的角度出发,著《声类表》、《声类考》二书,创立古音9类25部之说,开古音阴阳入对转之先河。《转语》20章,立“凡同位为正转,位同为变转。凡同位则同声,同声则可通乎其义;位同则声变而同,声变而同,则可比之通。”的原则,又从声纽的变转上,求训诂之相通,实为古音学上的又一发明.戴氏的《方言疏证》是其声韵通转理论用于训诂的代表作。戴氏以声音通训诂,对扬雄的《方  相似文献   

12.
<正>《广雅疏证》乃清代朴学大师王念孙依托《广雅》一书以述其音韵、文字、训诂之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传统小学著作之典范。段玉裁《〈广雅疏证〉·序》誉之为:"怀祖氏能以三者互求,以六者互求,尤能以古音得经义,盖天下一人而已矣。假《广雅》以证其所得,其注之精粹,再有子云,必能知之。敢以是质于怀祖氏,并质诸天下后世言小学者。"在疏证《广雅》的训诂实践中,王氏父子博考群籍,触类旁通,不仅整体上融会贯通《广雅》全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方言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两千年前就受到扬雄的重视。扬雄在他的名著《方言》一书中提到“南楚”的方言词语达85次之多,南楚即指今湘方言地区。中国现代语言学、现代方言学的奠基人赵元任先生三十年代亲自和丁声树、杨时逢、吴宗济、董同和等五人普查了湖南各县的方言,四十年以后由杨时逢整理,1974年在台湾出版了《湖南方言调查报告》。杨遇夫先生是我们湖南二十世纪最著名而又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他也很重视方言的考察,曾写过《长沙方言考》、《长沙方言续考》。五十年代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4.
《方言别录》是一部辑录唐代以来见于栽籍的方言语料典籍,书中收录了多种方言词,其中重叠词共计21个。对这21个古代方言词的疏证、训释,实际上就是对这些词语源流的考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类列表介绍的是晋人郭璞在《尔雅》《方言》的注解中,客观地不自觉地反映出来的一份体现古代汉语构词法的轮廓的资料.表中以同条目的原单音词和注解它的双音词作为一条,共八百三十九条.(其中如《方言》卷一“大也”条,依戴氏《疏证》,不从郭注“雅”指《尔雅》的说法;卷八“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条,注:“犹云豭斗也”,“豭斗”不解何义,无从分析.表内即付阙如,不加收录.这是极个别的例子,一般词条,务求不使漏略.)重要的是,作为注解的双音词在意义上无论与原单音词是相同(如《释诂》“赐”训“赐  相似文献   

16.
一扬雄《解嘲》:“乘雁集不为之多,双凫飞不为之少。”王力《古代汉语》注:“乘雁,一只雁。用王念孙说,见《读书杂志》。赵振铎在《读<广雅疏证>》一文中谈及王念孙的成就,第一条例证就是《广雅疏证》指出“乘”有“二”义,说“这是一个古义,后人不了解这点,往往产生差错。”“明白了这点,读扬雄《解嘲》就不至将‘乘雁集不为之多’的‘乘雁,解释为‘一只雁’了。”同是依据王念孙,结论却截然相反,原因何在?在《广雅疏证》和《读书杂志》中,王念孙多次谈到“乘”字,其基本观点是:“乘  相似文献   

17.
清代学者治学的最大成就,一是辑佚,二在校勘,这两项工作是古书本子完善可读的基础。乾嘉以来经学大师的几部重要训诂著作,都是训诂、校勘和补遗的混合结晶。其中王念孙《广雅疏证》一书,诚副顾炎武所称“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不可无,而后为之”之传世佳作。段玉裁折服王氏《广雅疏证》之成就,称誉王氏“天下一人而已”,亦非过辞。综观《广雅疏证》,全书虽重在精审词  相似文献   

18.
《广雅疏证》中有大量的“对文异、散文通”,这种现象体现了在不同语境中言语义和语言义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反映了王念孙父子对语言义和言语义的认识。《广雅疏证》中的“对文异散文通”有两种类型:一组近义词的全部或部分词语的意义在“散文”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名义考》是明代湖北蕲春人周祈撰写的一部笔记训诂著作。它从名称入手,考辨词语的意义及来源,在历史考据、文献训诂、词汇研究等诸多方面具有一定价值。对《名义考》中几例进行疏证,以呈现它的训诂特色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戴震倡导以文字声训贯通经史研究,其<方言疏证>就是这一主张的切实体现和具体成果,在清代语言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钱绎的<方言笺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方言疏证>的注释方法和材料,最重要的则在于发扬了戴震治学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体现出了不蹈成见、信而有征的特点.钱绎<方言笺疏>就是在戴震<方言疏证>奠定的条例和格局基础上,再加申发和补充所取得的硕果.不仅如此,<方言笺疏>还吸收了更多前人和同时代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既保存了许多有益的训诂材料,又对这些观点和材料进行了批评.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言笺疏>无疑汇集了乾嘉时期最前沿的训诂研究成果,体现了独有的文献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