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儒家民本思想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民本思想渊源于商周 ,形成于春秋战国。进入封建社会后 ,随着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间矛盾斗争的起伏而上下波动。秦末、隋末、明末农民大起义 ,促成了汉初、唐初、清初民本思想的新高潮 ,迫使统治者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导致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出现。到了近代 ,随着西学东渐 ,传统民本思想开始向近代民主思想嬗变 ,成为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观点的深厚文化土壤。弘扬民本思想的精华 ,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帝制的根本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本思想是中华帝制的根本法则。主要事实有:儒家经典具有"国家宪章"属性;君主制度与君权以"天立君为民"作为本原性依据;政治程式多以民本思想命题为理论依据;礼乐制度通常用"以民为本"作为饰词;"设官为民"是官僚制度的基本原理,通晓民本思想是取士选官的标准之一;帝王、储君教育制度以民本思想为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研究为中心,探讨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方法与途径,主张从历史过程、社会普遍意识、理论结构、思维方式及现代政治学等诸多层面和视角,全面考察民本思想的特点、本质及其与专制主义的关系,并从中发掘具有普遍价值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庄民本思想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以及"天道自然"认识的基础上,老庄建立了以顺民自然之性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思想体系,提出了轻徭薄赋、消弭战争、减省刑罚等尽量减少对民众生活干预,使民众能够自由生存、生活的主张.相对于儒家积极有为的民本思想而言,老庄的民本思想是一种倡导无为而民自化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儒家民本思想包含民有、民权、民生等内容,是中国民主思想发展的初期阶段,同时儒家民本思想也存在着忽视制度建设等缺陷。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应当延续历史的逻辑,注重利用本土资源,实现儒家民本思想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本思想总是与王权主义联系在一起。王权主义需要民本思想来调剂,否则就会走极端,王的宝座就保不住;民本寄身于王权的机体中,没有王权的存在,民本也就没有凭依。民本思想也包含对王权的约束的内容,但几乎所有提出民本主张的思想家都推崇王权,主张等级制,这就注定了民本思想不可能对君王进行有效的制约。民本是虚幻的,君本才是实实在在的。在中国,王权的幽灵之所以久久不肯离去,就在于民本情结在作崇。要根除王权主义,就要从对权力的道德呼唤变为对权力的约束,就要从对圣君的期待变为对公民权利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民本思想是儒家最核心的概念之一,一直被儒家作为治国安邦、约束君权、德化群臣的指导思想。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儒家民本思想一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的进步作用;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在中国政治民主进程中设置了某种程度的障碍。通过对民本思想两重性的分析,批判地继承其精华,克服其局限性,对当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设计,尤其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郝建平 《江淮论坛》2005,(2):100-104
汉代思想家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入思考,主要在民为立国之本、民心民意构成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执政者应重视人民的利益甘苦和为人民谋福利等方面,对民本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种民本思想对当时的统治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重农政策的大力推行即是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天地之性人为贵"获得广泛认同,因而讲文化则重人文,言政治则重人事.由此而推导出的政治法则可以概括为人为贵,圣为尊,王为大,民为重.  相似文献   

10.
客观存在的国家权力的公共属性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是民本思想发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历史依据、社会根源和政治动因.其主要导出途径有宗族观念、宗教观念、政治经验、社会认知等.就思想逻辑而言,四者都可以单独构成民本思想的来源.就文化形态而言,四者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民本思想的支柱.就实际发生过程而言,对现实政治关系的清醒认知可能最先发生.民本思想与早期王制的伴生关系证明:民本思想自产生之日起就是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儒家民本观     
中国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有民本思想.后来不断发展,突出的有孟子的民贵君轻,贾谊的民无不为本,柳宗元的吏为民役等.综合历史上的民本理论,归纳三条民本论的特点:一是倾听群众意见;二是以善为主,不轻信多数;三是经过协商,照顾少数.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投票形式是有用的,但不可避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在有外国存在的情况下,强国也是利民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国继承传统的民本观念,吸收西方的民主投票形式,创造出先协商后投票的民主制度,比单纯投票的民主制度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继承了中国上古时代"民为邦本"的思想,并且将其发扬光大。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家民本思想在政治法律思想中既有延续,又存在制度中的缺失。儒家民本思想包括:一、"民"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的唯一依据和基础;二、教育是使"民"转化为"仁"的必由之路,其中"仁"又是一个社会达到和谐、自制的保证;三、儒家民本思想贯穿两千年的中国封建政治,使得中国的君主专制得以缓解。儒家民本思想是儒家"仁政"理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统治思想最精彩的命题之一,这个命题的本质属性是判定中国古代有没有民主思想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基本特征的把握.因此,民本思想与统治思想的关系势必成为争论的焦点.张分田教授的<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上下卷,73万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政治思想史领域的一部力作.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研究"的最终成果,国内专家学者认为,"该课题是迄今在民本思想研究方面最完整和系统的重要成果,有助于更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及相关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有很强的规范性,集中体现于形成了一系列限定君权的政治调节理论,诸如“以民为本”论、“汤武革命”论、“天下为公”论、“兼听博纳”论、“君臣一体”论和“道高于君”论等。各种政治调节理论都是从“立君为民”等民本思想的基本思路中派生出来的,它们与“以民为本”论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相互论证、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这些政治调节理论也属于民本思想体系,民本思想可以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代称。  相似文献   

15.
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之契合与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波 《云南社会科学》2004,1(4):104-108
作者依据儒家民本思想的性质特点对明朝邹元标之个案进行了剖析,从理论和史实上清楚地揭示了儒家民本思想与封建专制政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作出了相对客观的评价,文章指出,实现包括民本思想在内的具有实质合理性的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乃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德治”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和最典型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出发点,又是它的主要内容。儒家“德治”管理思想建立在民本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儒家“以德为先”的思想,与党中央确立的“以德治国”的方略是内在统一的,研究这一思想对当前社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之政治思想在民国时期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颇具戏剧性。由民国初年的“红”极一时,到五四时期的批孔风暴,继而又有以梁漱溟为首的现代新儒家的大力“复兴”。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仍以批判儒学为主导。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民本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民本思想 ,是他革命和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他伟大人格魅力的思想根源 ,还是构成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坚实基础。一、周恩来对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在中国历史上 ,民本思想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早在春秋时期 ,西周“德”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对待民众 ;在神民关系上认为民是神之主 ,季梁说 :“夫民 ,神之主也。”1寻虎国的史嚣进一步指出 :“国将兴 ,听于民 ;将亡 ,听于神。”2 因此 ,君主必须“以德和民”。晋知武子曾对献子说 :“我之不德 ,民将弃我。”3孟子提出一句名言 :“民为贵 ,社稷次之 ,…  相似文献   

19.
李军林 《船山学刊》2002,(3):130-133
传统民本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展拓深化的发展过程。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影响中国政治统治几千年,并继续发生影响。毛泽东以人民民主专政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其内在矛盾,但不够彻底。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的基础上,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实现了对民本思想的彻底超越。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结合的成果。其内容主要是在政治上重视民众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共同富裕;在文化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上重视民生。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