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并用肯定的态度去欣赏这些闪光点,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关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我们会教育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要增加阅读积累,要收集好词佳句……但是却忽略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求知欲,才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会主动去观察,去阅读,去积累。学习如此,作文亦如此。所以,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文章,应该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再一次提出作文教学中积累的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素材积累.学生有了材料,写作时就会情到文至、思到章出,彻底改变"无米下锅"的局面.那么,如何帮助高中生广撷博采,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优化积累方式 (一)学生自主积累 1、善于观察生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中提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叶圣陶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由此可知,观察是积累素材的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需用心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汲取生活的源头活水,才能写出有生命力的好文章.近年全国中考、高考作文的命题也基本体现了“写作离不开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大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中小学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作文话题和切入点,从身边挖掘写作素材,写身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并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习作无话可说,是因为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生活,投身感受生活,用心体验生活,从而丰富习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就是材料。材料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材料来源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留心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材料,这样才会文思泉涌,写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写什么,即写作内容的问题,而内容的核心就是材料.材料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材料来源于生活.只有热爱生活,才会留心观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材料,这样才会文思泉涌,写出感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正>材料写作是机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写出一份有质量、高水平的材料,实属不易。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机关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写作体会。一、必须明确写作目的明确目的是写好材料的首要前提。机关材料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性强,每一份材料都有明确的目的指向,不同的材料实现不同的"说事"目的,因此,起草材料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本材料要达到  相似文献   

9.
周福云 《科学咨询》2008,(12):50-5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地利用课内和课外.俗话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指导学生积累,才能促使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公文写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文章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对于材料的积累,以及在写作时对材料的选择取舍。本文详细论述了做好军用公文写作材料的积累与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进行的小学作文教学应做到“两要两忌”。作前指导学生要勤观察、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作后要多修改、多锤炼,忌重写不重修改。教师在教学时应著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积累、构思、修改、评赏的能力。一.作文要勤观察、分析、积累、忌生搬硬套。“作文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材料,这和“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一样。而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也经常“无米之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米之炊”呢?生活是写作之源泉,我认为语文老师要注意,留心引导学生勤观察,多分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宋代画家文与可,擅长水墨写生,…  相似文献   

12.
<正>怎样才算好文章?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对于这两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不论风格怎样,好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用真心、显真情,能感动人、感染人。结合自己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多读,做到脑中有"货"。腹有诗书气自华。材料匠要想写出有真材实料、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必须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滋养身心。一要多读好书,积累"真货"。精品之作、经典之作是文  相似文献   

13.
写作的冲动来源于学生心灵的震撼,更需要“源头活水”。作文教学只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获得“源头活水”。在阅读教学中积累“源头活水”,在习作指导中“源头活水”激活,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丰富中年级学生“源头活水”,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让学生乐于、勇于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4.
每当教师在向学生布置作文时,学生总是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师的催促下,不得不完成.因此,学生的作文质量就不高,言之无物,内容空泛.即使有几篇稍好的文章,也是非常有限.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学生占有的作文材料太少.因此,要让学生把文章写好,就应首先培养学生学会搜集材料,占有材料,筛选材料,积累材料.这样,作文自然就会有好的效果.那么,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做到搜集材料,占有材料,从而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呢?笔者认为,作文材料的来源应重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公文写作是机关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才能保证文章质量,成就一篇好的公文呢?笔者认为应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展开写作:一、主题的确立及作用(一)主题是文章的统帅。主题要有较高的站位,要站在战略的、全局的层面思考问题;要有较宽的视野,眼观  相似文献   

16.
写出既符合要求又能给人以美感的公文材料,是一个优秀秘书的必备技能。从一名"文字菜鸟"到一名"文字行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长期的写作锤炼,这其中要经历"三道坎"。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关系,我平时看过很多部属呈报上来的机关文字材料,感到存在的问题较多.那么,机关材料写作究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我个人长时间的实践和体会,同时针对一些同志在材料写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我觉得机关材料写作一定要做到"六要六不要"和"五个艰苦".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五原则".  相似文献   

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写出内容生动、翔实的文章,就要有丰富的积累,积累是写作准备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多看"还要"多积",写文章时,材料才能信手拈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内容丰富,感动读者。那么,从哪里搜集素材?又如何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19.
新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清楚明白地写下来。小学生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源于社会生活。然而,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大致相同,智力发展水平也相差不大的小学生,有的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有的却感到无从下笔。追根究底,造成学生无米下炊的原因是他们不善于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时拿出来就是很自然的。”这里的“积蓄”就是指积累的写作素材。叶老说的意思,只要厚积薄发,作文就化难为易的。那么,怎样引导小学生积蓄作文素材呢?一、要求做到三个“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相似文献   

20.
<正>政治性、政策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强是公文的显著特点,因此,要深入研究公文写作,把握好公文的以下四个基本环节,才能保证公文写作质量。一、积累资料,是保证公文写作质量的"基础环节"广泛积累资料是写好公文的基础,是保证公文写作质量的前提。公文写作资料不仅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