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1 0 0万人自杀 ,其中有60 0 0多人是在英国和爱尔兰———两倍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60 0 0多名自杀者中有大约 1 5 0 0人是女性。在过去 2 0年里 ,年轻男性自杀人数大大增加 ,女性自杀人数却大为减少。也许这是因为女性更愿意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抑郁 ,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社会采取了预防自杀的战略 ,社会条件的改善和一些影响人们自杀方式的变化 ,例如对销售乙酰氨基酚和汽车催化转化器的限制。什么导致自杀 ?导致自杀的因素很复杂。基因造成的自杀倾向、个人的个性和缺少支持都可能使人实施自杀。许多自杀者有长期的…  相似文献   

2.
福利机器人     
日本是个经济大国,同前也是个老年人王国,到2000年,每五个日本人当中会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年。日益增多的高龄老人已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老味孤独而自杀的老年人竟居世界之首。因此为了给老年人创造一个晚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日本已推出了系列化的护理机器人,日本人称之为“福利机器”。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 1998年的自杀率为 26.20/ 10万(仅低于芬兰的 27.30/10万),比上年增长 34.7%,其中 40%为青年,创1947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据日本总理府青少年对策本部1984年抽样调查,日本18~24岁的青年中,认为“人生中的痛苦和烦恼大于希望和幸福”的占14.7%;认为人生是绝望的、有自杀想法”的占1.1%。又据调查,日本中小学生中有28%的人说,他们曾经酝酿过或正在酝酿自杀之念。日本女性的自杀率虽不如中国的高,但在现代国家中也属较高之列。日本…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媒体关于高知人士和社会名人自杀的报道越来越多:台湾女作家三毛自杀,留美学者卢刚、留加博士谢童,杨舸自杀。上海,长沙两位热线谈心节目主持人、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收主任陈云清相继自杀……在一般人眼中,这些自杀者生前已是功成名就,然而─—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社会中都有。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自杀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甚至已成为人类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表明,自杀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每年大约有70万人自杀身亡,瑞士是自杀之冠;中国每天有560人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5.
自杀在美国     
在美国,现在自杀人数已占全年死亡总人数的1%,在主要的死亡原因中,它位居第八。按这样计算,今年大约有28,000人会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本来,美国人的自杀率在世界统计中只接近中等水平;但是,在过去30年中,它显著地上升了。部分原因是由于青少年自杀率惊人地增加了(从1960年以来增加了300%)。从美国全国来讲,1955年每10万人中平均只有1.2人自杀,而在1982年每10万人中平均就有12人自杀。在美国,谋杀率是高的,然而自杀远比杀人要多得多。自杀者为何轻生?其原因仍然捉摸不定。弗洛伊德认为,自杀是一个人当自己心爱目  相似文献   

6.
“官心病”     
又一名官员死于“心病”。2011年9月21日,沈阳警方发现一具水面浮尸,经DNA比对确认为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袁卫亮的遗体。警方称,这位47岁的副厅级官员7月29日被确诊患有抑郁症,不到两个月后因精神抑郁溺水自杀。这应该是一个月内第四名自杀的官员。近年来官员非正常死亡案例多发,死因大多指向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民间纠纷的一般特点;“人争一口气,地争一层皮”则是民间纠纷激化的特殊规律;“狗急跳墙,人急丧智”又是斗殴、自杀、凶杀行为中当事人的特殊心态。笔者从当前因民间纠纷激化的种种恶性事故,认识调解纠纷要懂心理学,制止激化事态须“攻心为上”。这里试从“威”,“转”、“争”分述不同场合的制止办法。  相似文献   

8.
林明鲜 《社会工作》2008,(15):12-13
日本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灾害文化也比较发达。在日本历史上造成较大灾难的地震是1923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死亡人数高达9万人之多。战后(1945),灾害较大的地震是1948年的“福井地震”(死亡人数4000人左右)和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死亡人数5500人左右)。在反复体验震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难言的理想描绘未来社会蓝图并不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从明治维新日本开国,沐浴近代产业文明以来,日本人似乎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否定过去。明治时代否定“江户”,二战后则否定“战前”,同时以大洋彼岸(美欧)为楷模不断进取,接受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西欧近代文明、日美安保体制、马克思列宁主义等各自拥有信徒和信仰领域,相安无事地统一在日本的价值体系中。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信息环境的问题及其预防和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毅  高峰 《社会》2002,(5):4-6
社会信息环境问题的提出 :由日本的“筑波病”谈起1963年 ,在东京东北60公里的茨城县 ,日本建成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筑波科学城研究人员自杀率居日本之首。据调查 ,在东京的研究人员平均每天的研究时间为231分钟 ,而筑波城则高达377分钟 ,相差146分钟。因此 ,筑波城的研究人员每天要受到更多的专业信息的“冲击” ,易产生“信息中毒”和“信息失调”症状。此外 ,再加上筑波是一个建筑在一张白纸上的“人工头脑”城市 ,大多数从外地迁入的研究人员与原有的社会人际关系日渐疏远 ,很多人普遍感到…  相似文献   

11.
自杀!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字眼,谁都明白这是人生的悲剧。专家研究认为:悲剧的发生绝大多数是因自杀者患有根神或心理疾病,如果他们在走向极端之前能得到专业救助者的治疗,悲剧是可以避免的。1953年11月,英国牧师范·瓦内在伦敦开辟了世界上第一字心理危机干扰和电话咨询机构——“圣·玛丽亚”(《圣经》中一位乐善好施者)。随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了这类组织,如美国的“自杀预防中心”、德国的“自杀预防协会”、日本的“自杀预防组织”……1991年7月1日,中国人在南京也建立了第一家专业性自杀预防机构,这就是——南京CIC…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与古代日本人的“孝”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儒家思想对日本人道德观的形成曾产生巨大影响,“孝”即是其中之一。古代日本人的“孝”道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和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有何影响?本文试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整合前人对日本“妖怪”文化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各种“异类”形象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魔女”、“娃娃”、“妖怪”与“鬼魂(能乐)”四类形象在其各自文化载体中的独特呈现,从中凸显日本人有关“死亡”及“彼岸世界”的想象,揭示出日本民族在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培育出来的美学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各领域中的延伸表现。  相似文献   

14.
据 2 0 0 0年 4月日本总理府的调查表明 ,2 0岁以上的青年中有 67%的人“没有自制力、不能忍耐”,40~ 5 0 %的人承认自己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依赖心理很强”和“缺乏社会道德规范意识”。这 5个方面也与“自制力”有关。日本青少年缺乏自制力的原因是什么呢 ?杉山女子学园大学长冈利贞教授将现在的日本称为“后现代”社会 ,与“现代”社会明显地区分开来。所谓“现代”社会即是工业化社会 ,“后现代”就是“后工业化社会”、“高度消费社会”。目前日本社会服务与商品过剩 ,青少年也被视为消费者而受到高…  相似文献   

15.
论日本江户经济遗产对明治经济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维汉 《日本学刊》2001,5(3):106-119
日本江户时代和明治时代是前后相连接的两个不同质的社会。日本经由明治维新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从此步入了近代经济增长的轨道。明治维新是日本经济史上划时代的转折点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长期以来存在一种倾向 ,即人们在高度评价明治维新的同时 ,却把 1 7世纪末期以后的江户时代的日本看成是“处于停滞状态的封建国家”1 。农民身负的年贡苛重 ,“几乎无剩余可言”2 。与同时期的欧洲国家相比 ,日本人口增长停滞、技术水平低、储蓄倾向小 ,已完全陷入了“低水平均衡陷阱”,直至明治维新才挣脱之。总之 ,两者是截然分开的。其实 ,上述…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克里斯托弗从社会、历史、心理等角度,分析了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的原因。他的结论可以归结为一点,即蕴含于大和民族的“日本精神”,造就了今日的日本,创造了令人瞩目和惊叹的奇迹。鉴于中日两国在历史、文化、心理诸方面的相似性,笔者认为,日本成功的经验对20世纪末的中国来说,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在战后曾被公认为国民经济彻底崩溃的日本,以民族精神为精神支柱实现了民族振兴,那么具有诸多相似性的中华民族,也同样有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使处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两个不同民族在素质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就各自的优缺点而言,这种差异性是可以互补的。这一点,对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男性的自杀     
谈到生活 ,一个婴儿的出生让人们津津乐道 ,而谈论死亡就是许多人避讳的话题了。在英国 ,自杀男人的数字在增加。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又能向他们提供什么帮助呢 ?在过去的 2 0年里 ,英国女性的自杀人数减少了一半 ,而男性的自杀人数却增加了 1 0 %。据估计 ,每年男性自杀者的人数相当于女性的三倍 ,尤其是 1 5~ 34岁的年轻男性正越来越多地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上吊和用汽车发动机废气自杀越来越经常地被他们当作永别人世的方法。那些有精神疾患的人自杀的危险性很大 ,而抑郁也特别可能导致自杀。对于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 ,情感上和…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的社会结构和人的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前,日本人的意识,具有集体主义、勤奋主义和情绪主义等特征。但是,战后青年一代则抱有个人主义、享受主义、合理主义,他们正在不断地从以社会为重的社会倾向型的人发展变化为以个人生活为重的私生活型的人。现在,在日本最进步的工人,是“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成员工会所属的工人(以下简称“总评”)。“总评”工人意识的变化,特别表现在中小企业的工人身上。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自杀与文化     
有关自杀问题的研究,欧洲学者在1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而这种研究发展成国际规模,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1957年,洛杉矶顶防自杀中心主任休那依德曼博士正式使用了“自杀学”(Suicidology)一词,于是,有关自杀问题的多方面的系统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起来了。自杀学包括:自杀的分布、自杀的理论考察、自杀的临床治疗和预防3大部分。在进行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哲学、社会事业等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实际考查这些领域所汇集的问题时,自杀学占有一席之地。比较自杀学是自杀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从世界的视野上抓住人的自杀  相似文献   

20.
徐晓军 《社会》2002,(6):15-16
在现代社会中 ,自杀死亡在死亡谱中已占有相当突出的地位 ,自杀已成为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特殊社会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和医学的发展 ,威胁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死因的前三位已稳定为心血管疾病、癌症和意外死亡(主要为自杀)(胡德豹 ,1990)。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领域内近年来研究成绩显著 ,而自杀则相反 ,对自杀的研究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研究水平也不高。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如下特点及问题。1.运用的统计数据资料不完整、时滞性强 ,研究结论值得怀疑通览现有的本土自杀研究成果 ,其所用的数据基本上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