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恩来同志曾说:“曹禹同志是有勇气的作家,是有自信心的作家。”“在创作上,他从来不满足旧作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原野》都是作家积极探索的产儿,表现了作家敢于探索自己未曾探索过的新课题的勇气”。曹禹自己也说:“《原野》写的是又一条路子”。作家的视野已从都市扩大到农村;从权贵者、知识分子,市民投向了农民。当时曹禹所面临的农村的历史状况是:“五四运动和新的思想还没有开始,共产党还未成立。在农村里,谁有枪,谁就是霸王。农民处在一种万分黑暗、痛苦、想反抗,但又找不到出路的状况中”。由此可见,作家所要探索的是农民的生活地位和命  相似文献   

2.
在曹禺早期作品中 ,《原野》是长期以来引起争议的一部作品 ,从它问世后即遭到批判 ,这部作品的出版演出都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到 2 0世纪 80年代早期 ,在阔别舞台 30年后重新上演时 ,还经过重大的修改。直到新时期后 ,这部剧作才被肯定 ,重现光芒 ,视为曹禺剧作中一颗独放异彩的明珠 ,也可从一个侧面加深认识中国话剧的艰难历程。舞台演出与电影改编1 937年 4月 ,《原野》开始在靳以主编、广州出版的《文丛》连载 ,1 937年 8月 ,《原野》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当时人称《雷雨》、《日出》、《原野》为曹禺早期创作的“三部曲”。曹禺解…  相似文献   

3.
曹禺话剧问世后比较重要的改编有十余次,有必要对《原野》的改编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达到对《原野》研究之补充。《原野》的改编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学改编阶段,再创造改编阶段,重现原著改编阶段。而这三个阶段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象:重视《原野》之“戏”,而忽略《原野》之第三幕。这个现象可能佐证了长期以来关于《原野》第三幕的批评,即第三幕同前两幕的“人物性格”“情节类型”和“整体风格”不甚和谐。  相似文献   

4.
《原野》是曹禺继《雷雨》、《日出》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剧作。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个剧本里有‘戏’,群众看起来过瘾,这个剧本里有生活,顾盼左右,仿佛就在身边,让人看起来恐惧和喜欢”。可是在评论界却基本给予了否定的批评,有的甚至认为:“《原野》,是曹禺最失败的一部作品。”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解放后,而且又有所发展:不但在舞台上很少演出,连剧本也没有再版,很多人都不知  相似文献   

5.
黄侃诗文概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侃诗文概谭沈祥源"斜阳里,瘦影待谁怜?人意已随流水远,秋声先伴暮蝉还,憔悻又今年。"将这首《江南好》置于《花间》、《尊前》等古代名家词集中也毫不逊色。谁能料到,它却出自于近代学者黄侃先生之手,实在令人惊叹不已!黄侃不仅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和卓越的国学大...  相似文献   

6.
《原野》主要采用的是表现主义的叙述方式,属于反戏剧式的意象性叙述。而观念叙述、梦幻叙述以及意象叙述便是这一叙述方式的主要叙述手段。《原野》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这些叙述手段的现实主义过滤和民族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从悲剧性和悲剧效果角度探讨《原野》中主人公仇虎与原野应具有的关系。从悲剧性看,《原野》中仇虎和原野的关系,应具有和谐的一面;而在原创中仇虎和原野的关系被扭曲,对《原野》的悲剧效果形成了破坏。  相似文献   

8.
《原野》初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它是曹禺继《雷雨》、《日出》后写出的第三部剧作。从问世起到一九五○年十一月止,它一再印行,达一十六版之多。这个数字足证读者对它历久不衰的兴趣和欢迎。一九四七年唐弢对此曾作过简捷动人的描述:大江南北,多少剧团演过《原野》,多少人读过《原野》,《原野》是百看不厌的剧本。《原野》在评论界  相似文献   

9.
妙画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千里之外》  相似文献   

10.
著名剧作家曹禺的《原野》写于一九三六年,一九三七年四月在靳以主编的《文丛》月刊第一卷第二期连载,至八月第一卷第五期续完。同年八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收入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五集。嗣后《原野》在一些大城市多次登上话剧舞台,亦曾拍成电影与中外观众见面。但自《原野》问世以来,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原野》  相似文献   

11.
《原野》是曹禺的第三个戏剧生命,深受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思潮和美国杰出戏剧家奥尼尔戏剧的影响,戏剧中意象纷呈、隐意深奥。“森林”、“老屋”和“金子铺的地方”是《原野》意象群中的主要意象,在意象构架的象征世界里隐寓着曹禺对原始文明、封建文明和资本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12.
菠菜 《人生与伴侣》2014,(11):14-15
《分手大师》里,当杨幂饰演的叶小春穿梭于街头巷尾发传单,在房间里眼神迷茫地念叨心灵独自时,没有谁不是心里一暖笑中带泪。不得不说,曾经沦陷在偶像泡沫剧里的新生代,终于向疑似演技派进军。  相似文献   

13.
蓝洁瑛的名字,最近一次听到是在《锵锵三人行》里,窦文涛说她是一位经历非常让人唏嘘的女星,在场的其他两位嘉宾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相似文献   

14.
源于西方的象征主义对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曹禺的剧作《原野》有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本质上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两者在一部作品中是不能共存的 ,实质上 ,这二者在《原野》中表现出了极强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笔下时常写到地狱,出现地狱里的鬼魂,直到去世前两天,还在兴致勃勃地与人谈鬼①、同时也常联想起但丁的《神曲》,谈及地狱: “我先前读但丁的《神曲》,到《地狱篇》,就惊异于这作者设想的残酷。但到现在,阅历加多,才知道他还是仁厚的了:他还没有想出一个现在已极平常的惨苦到谁也看不见的地狱来。”(《写在深夜里》)  相似文献   

16.
苇花     
张梅 《社区》2014,(32):46-46
喜欢看初冬的芦苇,白茫茫的,好似原野提前飘落的雪。“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在元人黄庚眼里,平分秋色的是芦花和蓼花,蓼花以热烈为美,那芦花则是清淡传神。萧瑟之中舞动的柔软的苇花,已是初冬原野里的主角。关于芦苇的诗句散落在历史的书卷中,可最初的,是来自《诗经》的: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再没有哪一个词能比“苍苍”更能写出芦苇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只有在秋冬之际才能体会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一、从《禹贡》篇的“贡道”谈起我国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艰苦劳动和无比智慧,在祖国锦绣般的原野上,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生产,因而展开了与洪水作英勇斗争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古籍传说中,有共工、女娲、鲧、禹和开明等英雄人物.特别是夏禹治洪水的故事,最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尚书.禹贡》篇里还有比较系统的记录.在这篇最早的地理文献里,它记述了祖国古代九州的疆界,山川纵横的地形,土壤物产的区别,还概述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曹禺的代表作《原野》中动作语言的戏剧功能进行解析。作者认为,《原野》中动作语言对人物性格刻画具有辅助和反义对比的作用,对剧情的发展也起到了暗示和烘托的作用,并能引导读者进入戏剧,激发读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作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艺术大师曹禺,从他创作第一部剧作《雷雨》起,直到1942年改编《家》止,整整十年内所写的六部代表性作品,无一不表现了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同情和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雷雨》中的蘩漪、侍萍、四凤,《日出》里的陈白露、翠喜、小东西,《原野》里的花金子,《蜕变》里的丁大夫,《北京人》里的愫方、瑞贞,《家》里的璃珏、鸣凤、梅芬,这些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无不渗透着作者的心血。曹禺把他全部的感情、炽烈的爱和艺术生命,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她们。  相似文献   

20.
吴苑苑 《社区》2014,(20):8-9
念朱淑真的词,是要陪她流泪的,一首《减字木兰花·春怨》: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昏黄灯盏.烛影摇红,待月西厢的意境,于她却是幽独愁苦。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里记载:淑真钱塘人,幼警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