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兼词漫议     
一个词兼有两个词的同性、同义和语法作用,叫作兼词。《论语·阳货》:“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句中的“诸”是兼词,相当于“之”和“于”。“之”是人称代词,代“阳货”;“于”是介词,表示处所,译为“在”。“之”作动词“遇”的宾语;“于”同“涂”构成介宾词组,作“遇”的补语。兼词有两种。一种是合音的兼词.一种是合体的兼词。合音兼词的读音为所兼两个词的拼合,也就是两个词的快读。合音兼词又称合音词,也叫急音。《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围,方七百里.有诸?”句中的“诸”是合音兼词,相当于“之乎”…  相似文献   

2.
代词乎?介词乎?兼词乎?──“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之词性辨析康 我所说的“动·之·名”结构中的“之”字,是指下面这四组例句中在字下加点部分的“之”字而言的。我们知道.“之”字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位于动词之后作宾语是其主要语法功能。但在“动·之·名...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语中,“是”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语法特点同“此、兹、斯、之”相同,可以指代人,也可以指代物。在句子中,它可以充当主语、定语、宾语。作定语时,一般只表指示,用作主、宾时,则兼表指示和称代。这都与“兹、之、此、斯”相同。但是,在春秋早期以前,指示代词“是”作宾语时,有一个不同于其它指示代词的特点。杨伯峻《古汉语虚词》指出:“‘是’作宾语,在上古文中,有时倒置在动词前,《诗经》这类句例不少,  相似文献   

4.
先秦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历来把古汉语形容词后缀“如”“若”“尔”“然”“焉”一概而论,甚至认为它们“同源”。本文选取先秦十种典籍进行穷尽性统计,从结构类型、语法功能、语义类别三方面考察了五种附后缀形客词。认为这五种形客词后缀各有来源:如缀和若缀由动词虚化而来;然缀由指示代词“然”虚化而来;焉缀来源于然缀,但同时还受到语气词“焉”的影响:尔缀主要由指示代词“尔”虚化而来,同时受句尾语气词“尔”的影响和制约。本文还分析了这五个形客词后缀消长的原因。最后附录了附后缀形客词表。  相似文献   

5.
何为“兼词”?有的古代汉语语法著作未曾谈及;有的虽列其名,但未作具体解释;有的虽作解释,可是又觉得有商榷之处。杨伯峻、廖序东两位先生的说法颇有代表性,今录于此: 兼词是单音词,而这单音词意义却不简单,兼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口语  相似文献   

6.
代词“彼”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古人称代词非常繁复,尤其第三人称。文章就先秦时期比较典型的代词“彼”作了调查,力求从中发现“彼”字的用法,确定“彼”字的语法地位,以期对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先秦代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兼词“诸”为例,证明兼词在古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文中笔者讨论了“诸”的几种用法:相当于“之于”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在一些句子中,“诸”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能训释为“于”;有时,“诸”与“乎”连用,“诸”只有代词作用,失去了语气词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读《文言语法分析》(廖序东主编,198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受益匪浅。该书第40页云:“文言里有少数几个词兼有两种不同的意思和作用,叫做兼词……尔=如此(动词+指示代词)例如‘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南飞》)然=如此(动词+指示代词)例如上例‘君尔妾亦然’的‘然’。”廖序东先生认为“尔”、“然”是兼词,笔者实不敢苟同。兹不揣浅陋,谨陈管见,以就正于大方。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古代汉语“实词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仍然不很明确和统一。“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也是实词活用中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比较特殊和重要的活用现象。所谓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就是指某类实词在一定的句子里不仅具有它原来的词义、词性和语法功能,并且兼有与之相应的另一类实词的词义、词性和功能。即某一实词因活用而可以在句中兼任两个句子成分和兼有两类实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实词和虚词之外,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词,它们兼有两种不同的词义和语法作用,这就是“兼词”。有的古汉语语法论著称之为“合音词”,或“台词”(如向增光等编《文言词语汇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初版本即用此称)。也有的语法书则认为这是词的活用  相似文献   

11.
文言虚词“焉”最常见的用法,是放在动词的后面指代处所、人事,放在形容词的后面指代比较的对象。清代学者把“焉”的这种用法训为“于是”;现代的学者又进一步称它为兼词。从训诂的角度把“焉”训为“于是”,“通古今之异辞”,当然可以;但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却不可不慎重。兼词是汉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们是历史上的东西,不是后世的人们根据后世的语言习惯“分析”出来的。那么“焉”在历史上是否本来就是一个兼词呢?我们说不是。因为在“焉”的上述用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找不到形成兼词的根据。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汉语中,己称代词“自”字比较常用。在一定的结构关系中,己称代词“自”主要表现为两种语法功能:一是在句子或词组中作主语;一是作宾语。当它作宾语时,往往置于动词前。一般的语法书对代词“白”的宾语前置现象很少论及,本文拟据先秦“自”字的有关材料,就这个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之”字是《孟子》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它词性多样 ,用法灵活复杂。其用法几乎包含了其他经典中的所有用法 ,而且它书中没有的用法《孟子》中也有使用。弄清“之”字的用法和作用 ,对深入理解《孟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法特点、修辞手法均具有重要作用。《孟子》中“之”字用法有五 :动词用法 ;代词用法 ;助词用法 ;兼词用法 ;连词用法。  相似文献   

14.
“自己”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未搜录,只作为“自”的注释出现。现代汉语的语法著作都把它归属于代词。对“自己”这个词,中学生往往简单地理解为“我”,或理解为人称代词,理解为“我”是不全面的,理解为人称代词,似乎不够具体。要让中学生全面地、具体地理解“自己”的用法,就必须从课本中的实例出发,加以归纳说明。五年制中学初中课本(试用本)一至五册,用到“自己”的地方就有一百八十六处(文言文,专题没有统计在内),其用法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何、曷、奚、胡、谁、孰、岂”等后面及指示代词“此、是、彼、夫”等后面常跟着一个“其”字,它们一块儿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后世仿造的句子也不少,但要说清这个“其”字的作用是什么,它跟前面的疑问词和指示代词是什么关系,却是件困难的事。原因在于“其”是个虚词,意义本来就不实,当它出现在上面那些词之后时更显得似有若无,难以捉摸。从汉代起学者们就已开始注意这个“其”字了,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我们在仔细审读大量例句的基础上(幺由)绎出“疑问词和指示代词 其”的使用条例,兹阐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左传》一书中,“焉”字共出现886次,除了作疑问代词115次、作形容词词尾及句中语气词13次、作前置宾语的复指代词一次之外,用于句末共757次。本文试通过对“焉”字前面的述语性质和句子语气的分析,考察全书句末“焉”字的用法。  相似文献   

17.
《诗经》里“之”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在三百零五首诗歌里,共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一个“之”字在一本诗歌集子里出现这样多次,这在古今任何诗歌集子里都是罕见的。《诗经》里的“之”字不仅使用得多,而且用法相当复杂。从词性上看“之”字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和介词;从句法功能上看,它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兼语,并能同其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组合成介词结构在句子里充当状语等。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古汉语中偏指之“相”的词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表偏指的“相”是副词,具有称代作用。本文认为表偏指的“相”应为代词。因为判断一个词的词性应该根据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表偏指的“相”的语法意义是起指代作用,可以指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根据语言学中的递差理论,表偏指之“相”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由副词向代词的过渡,因此,把表偏指之“相”看作代词,比看作副词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在《诗经》中,除了作动词“发言”及作名词“语言”讲的“言”字之外,还有一百零四个“言”宇,都是语法上所谓“文言虚字”。这些虚字“言”,散见于一百句中,其中有四句各镶嵌两字。后代的经学家、训诂专家、及语法学者,或把这些“言”字当人称代词“我”解释,又把它当名词“言语”和“策命”解释。或说“言”是语词,等于“云”。或说是助词,等于“兮”。或说“言字用作词头,放在动词的前面。”并说“词头不是一个词,它只是词的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的意义”。但是,我们根据汉语语言事实来考察,在《诗经》里作为虚字用的“言”,都应该  相似文献   

20.
语法词:功能视点上的结构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词是指用语法功能标准确定下来的词,有别于用词汇意义标准界定而来的词汇词。在词的语法分类过程中,往往存在包括词汇词概念影响在内的传统的虚实观念的干扰。为了避免这一干扰,应当充分贯彻用来对语法词进行分类的语法功能标准,在切实研究词在语法结构中的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重新重点认识介词、量词以及代词的角色归属问题。这样,现代汉语词类系统就形成了“实词虚词两分、本词代词相对、助词连词互补”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