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重视"软"素质培养关键在于要明确人才观念,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化观念,培养未来职业人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树立诚信、严谨、高质量的办学理念,强调人文精神的现代大学精神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保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实践“三个代表”加强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德育创新.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德育观念、德育体系、德育实践、德育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论述了德育创新,提出了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作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自我教育;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注重德育功能的拓展,渗透融合和开放互动等一系列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大学生树立现代观念的必要性,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开放观念和未来意识、信息观念、创新意识、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等方面概括了大学生现代观念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大学生建构现代观念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及为人处事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的结合。因此,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历史课教学真正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形成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应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就应该要有创新意识 ,首先 ,要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适应素质教育的历史教育观 ;其次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要有所创新 ;另外 ,教师还要更新知识结构 ,树立终身学习思想 ,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文化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本文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建设民主的、进取的、开放的先进文化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文化环境 ;树立全新的思想和教学观念 ,树立多元化人才观 ,发展个性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生教育中把培养开展创新精神纳入其中,这是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在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必须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教育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实现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开创研究生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在履行教育、管理、职务职责中 ,要切实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责任。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树立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 ,善于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和主体性意识。通过管理、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德万能论与道德无用论代表两种对传统道德权威不同的审视结果。由于政治权威对道德领域的渗透 ,道德权威变质为一种权威道德。政治权威树立道德权威的过程 ,抹杀了个人的理性精神。现时代道德权威的全面缺失 ,呼唤树立一种新道德权威。这种道德权威应从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底线出发 ,注重培养人的自由观念、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 ,并遵循人道原则、公平原则和进取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大学生要培养和树立新的现代意识,即市场人才意识、参与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克服旧体制下在大学生中长期存在的“保险”观念、骄傲习气,享乐观念,做适应时代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论语》中没有提出“生态”的概念,但在他的言论中包含着丰富而鲜明的生态意识,并在后来的儒学中得到发展。《论语》中的生态观是作为“乐”的前提条件,通过“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表达出来的。同时它也是儒家“仁”与“和”的哲学思想现实层面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觉"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目前学界对"文化自觉"的内涵所持有的三种典型观点———"认知"论、"基因"论、"反思"论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由此而衍生出的两方面问题———挫伤民族自信心和创新力、制约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指出"文化自觉"是一个以本土文化为行为对象的系统,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对其真谛应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3.
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和层次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实施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关键之所在是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个体生命的社会价值教育和创设“体验”情境。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的地缘表述包括乡土书写和现代都市书写,其地缘表述背后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情怀与人类意识。沈从文在“人类”意识及其“人类”视域之下,实现了对湘西本土意识、民族国家意识的超越,走向了对人类整体生命及其生存境遇的思考。沈从文的人类本体艺术思想主张:审美和艺术应该以人及人类为起点和终点,应该坚持引人向善,构建人性之美以实现人类整体和谐为终极目标;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也应该持守人类情怀,要有历史担当意识和历史理性,应该在孤独中坚守为人及人类而立命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探讨人类思维和意识的由来和思维的逻辑形式及逻辑规律的特点 ,论述了思维规律与客观规律与一分为三的辩证关系 ,并阐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一分为三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论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这一理论生成于20世纪50年代,是前苏联学者对教条主义和庸俗化倾向给文学理论产生的危害进行反思时提出的一个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我国学者在反思“文学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的失误时也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或“审美反映”的理论观点。如果对这一理论再进行反思也可看出它的未尽人意之处:它忽视了审美是艺术活动的一种自主性、自觉性意识;它没有看到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它把审美意识形态和其它意识形态看成平行并列关系是不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它没有看到审美意识不光文学艺术具有,生活中也有审美意识;它没有看到文学除了有审美意识之外,还有非审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导致了脱离人的感性生存的抽象的意识与抽象的存在之间的对峙,后者实际上是被前者的内在性规定出来的,因此才产生了一个关于"自在之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用"物质生产等于人的自身生产"来确立存在对于意识的优先性的,并且由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黑格尔的生产概念没有原则区别,故而马克思仍在意识的内在性原理中.这表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缺乏真正的了解.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意识概念的存在论阐发入手,证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并非来自对黑格尔的生产概念的形而上学倒转,而是把物质生产理解为"勾连着"存在本身的人的对象性存在的自我实现.这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  相似文献   

18.
句子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是指意识所涌现出来的句子表达式的基本框架.为了说明这个过程的意识涌现,需要提到四对相关的概念:感知-感受;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原初意识-反思意识;事件-用例事件.从意识视角来审视,语言表达式雏形的形成来自原初意识涌现为反思意识,即将感知事件的原初意识在个人记忆和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和想象,对原初意识实施格式塔转换,扩展为反思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要用上什么原初意识的材料、如何通过格式塔效应实施联想和想象,都是在环境和意向性的统制下进行的;这个反思过程,就是要把原初意识所映现的事件“裁剪”为用例事件,使这用例事件能在该特定情景下恰当地对该事件作出切合语境的表征.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物质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其内部本身蕴涵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张力。这种张力来自列宁这个概念自身的局限性与不完善性,源自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这种张力的具体表现就是,“客观实在”对物质之非专属性。因此,需要对“客观实在”进行限定,需要统一物质概念之属人性与非属人性。另外,在强调人的感知在物质概念中的作用时,却将人自身遗忘于物质之外并陷入人类自身的“洞穴假象”中,故而还需要对知觉等人的认识作用与物质概念的关系进行再反思。  相似文献   

20.
汉魏六朝小说重“实录”,唐传奇则讲究“作意”、“幻设”,即重虚构。这种带有根本性质的观念变化,使得依附于史传的笔记体小说,一变而为具有虚构意义和主观创作意识的独立小说文体。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唐人“好奇”、“逞才”的心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心态促进了小说家主观创作意识的产生,使之“作意好奇”,逞其“意想”,展示其才华。因而对于小说脱离史传的附庸地位,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小说文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