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忠利 《东岳论丛》2011,32(1):64-67
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价值取向,使得"道德回报"这一道德调控的重要方式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了现实生活中道德的软弱。要建设公正的社会,必须加强道德回报,增强道德的实效性,以更好地发挥道德的作用。文章从道德回报的内涵、道德回报的必要性、建立完善的道德回报机制三方面对道德回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健康是一种道德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军  柳琴 《兰州学刊》2006,(2):8-9,4
人的社会性与交往性决定了个人的健康并非只是个人的私事,个人的健康与他人的健康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它不是道德上中立的事情,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一种道德选择,其道德义务性的重要根据就在于个人健康直接关系到公共的健康。每个人都有健康的权利,但是个人的健康状况可能会影响到他人和社会,所以一个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就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由个人自由选择所导致的个人不健康是不道德的。健康不仅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也是公民对他人和社会所负的一种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建设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让大众选择道德的方式追求利益 ,靠道德说教和制度安排的协作。由于目前大多不道德行为的出现都不是因为无知 ,证明是我们的制度安排不够有效。导致制度低效的原因是制度本身存在结构不完整、体制不合理、缺乏预见性等缺陷。要想有效制约损人利己行为 ,除了要修正既有制度缺陷 ,还得增设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制度能与各种禁止规则配套 ,有效制约损人利己行为。但对它的全面建构 ,必须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成本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的成本投入,并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利害关系的行为,因而应当获得相应的回报即补偿。本文分析了道德成本补偿的内涵,人们对道德成本补偿问题的认识,以及当前加强道德成本补偿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善举不图回报的无名道德英雄其行为的价值在于秉承了革命道德的优良传统,强调了在发生大善与小善的悲剧性冲突时,集体利益至上和他人利益优先原则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然而,相对于革命等特殊时期,在和平发展的当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对独立性更为鲜明,甚至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离性,因此,在继承革命道德传统的同时必须强调道德回报的理念.施善者应当不以回报为前提,但社会却不应缺少回报的机制及行动,社会唯有建立有效的道德回报机制,才能增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营造扬善抑恶的道德场域.当然,道德回报也有其条件性和功能的局限性,面对细微善行更需要道德受惠者及时的蕴含谢意的信息回馈即道德回应,以确证施善者行为的道德价值进而确保其行为的可持续性.社会的道德回报和个体的道德回应是提升道德素质进而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的两大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道德绑架"现象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道德绑架行为大多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它隐含了对被绑架者较高的道德期待,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精神性强制。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主要表现在:道德绑架者只说不做,只对他人布道,自己却不去做要求别人做到的道德行为;道德绑架者内心的道德愿望与其外部表露出来的行为不一致,往往口是心非;道德绑架者自以为是正义和善的化身,热衷于评价别人的行为,严以律人,宽以待己。道德绑架行为的伪善性与道德绑架者个人的道德经验密切相关,源于道德绑架者强调主观动机的善。道德绑架戕害了个体的道德自由和道德权利,模糊了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标准,破坏了社会的公序良俗。  相似文献   

7.
刘清平 《学术界》2024,(2):200-209
威廉斯提出了道德运气的问题后,内格尔把这个问题与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的关系结合起来考察,不仅深化了讨论的视野,而且阐述了某些与威廉斯不同的新颖立论。不过,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同时对运气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模糊泛化的缺陷,结果导致他的立论同样存在一些严重的漏洞,一方面主张运气能够改变行为在道德上的是非定性,另一方面认为道德责任如同自由意志的问题一样是无法解决的。其实,从自由意志和道德运气发挥效应的内在机制来看,任何运气无论好坏,都只能影响到行为在道德上是非定性的轻重程度,却不足以改变行为在道德上的是非定性本身,也不足以取消主体对于受到运气影响的行为后果理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随着人类有意义的文化事件的创造而出现的,它不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人类道德的获得是通过后天的道德社会化而来的,是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也常由于各种复杂的外在因素而导致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出现道德冷漠和不道德的社会行为,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正义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使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必须引起全社会人的关注。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梳理,进而探求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善的观念总是私人的,个体自由地追求自己认为恰当的生活方式。"善就是被实现了的自由。""至善"是人的道德成长的最高境界。人的善包括道德善和非道德善,道德善意味着"通过成为某种类型的性格或通过以某种确定的方式与某种性格联系起来而善的",道德善包括诸如美德、权利、正义、履行义务,以及拥有或培养那些在道德上值得嘉奖的品质特征。非道德善是属于主体的、自我的、个人的善,非道德善包括像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东西,幸福在于自身之中,而不在他人的喜欢中。道德善与非道德善都是人所具有的,而至善就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的善。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上的自我实现是指人通过道德生活彰显、实现自己的理性本质或道德自我,从而实现人道德上的价值与尊严.人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开始于人与自我层面,展开于人与他人层面,并最终完成于人与自然层面.这就是人道德上自我实现的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