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湖南省立第一中学系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前身,创建于1912年3月,初名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校址在长沙紫东园(今民主后街)。首任校长为符定一。1915年,学校更名为省立第一中学,嗣后校名屡易,先后为全省高级中学、省立长沙高级中学、省立第一临时中学高中部等,1952年校名改为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1924年8月,徐特立在欧洲勤工俭学后回国,曾应聘至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担任公民教员,专讲读书和做人道理。  相似文献   

2.
近日,在揭阳市"朝阳读书"活动总结表彰会上,普宁市第一中学、兴文中学、梅峰中学被授予先进集体,另有多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学生。普宁市教育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普宁关工委的老同志是分不开的。在开展"朝阳读书"活动中,普宁市关工委积极主动联合市教育局和有关部门,把中小学校作为主阵地,采取动员部署、主题演讲、征文论坛等多种形式,培养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使读书活动常规化、制度化,为校园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从2006年以来,先后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读名人传记,做四有新  相似文献   

3.
一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取得可喜成果,先后有《近代东北史》、《东北地方史稿》、《现代东北史》等专著问世;虽然东北地方史的研究,早在卅年代即有成果,但如此科学地系统地对东北地方史进行研究,并撰写出系列专著,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实现的,这些专著的问世,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东北地区地方志的编写,必将做出巨大的贡献,是值得东北史学界庆贺的。  相似文献   

4.
潘旭澜教授,1932年生,福建南安人。1951年泉州培元中学高中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中学职员。195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56年毕业后即留校执教。此后一直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早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潘旭澜就开始发表有关当代文学的评论文章,但是从1964年开始,“左”的气候与环境迫使他先后十四年不发表文章,在“文革”中还饱受迫害、凌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卓越的革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杨明轩杨明轩(1891-1967),原名杨荃骏,1891年6月13日生于陕西省户县黄堆村。1897年到1909年先后在私塾及本县高等小学堂读书。1909年至1912年,他相继在陕西政法学堂、省立第一中学读书。1...  相似文献   

6.
我负责作序的这本书,是已故岑家梧教授的遗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稿》。岑家梧教授是广东海南岛澄迈县人,1912年出生。1931年秋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社会系读书。1934年夏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立教大学及帝国大学研究人类学和考古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写了《图腾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1月初版)、《史前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3月初版)、《史前史概论》(商务印书馆,1940年1月初版)三部著作,这三本书从今天看来还全有参考的价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从日本回国。在抗战期间,他曾在云南昆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西南民族社会的研究工作。在贵州大学和贵阳大夏大学、四川社会教育学院等校社会系当教授,并到西南民族地区如云南东北境的嵩明、贵州东南的荔波及四川巴县一带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共党史展览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一九二四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成员在巴黎的合影。其中除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李卓然等同志而外,还有穆清同志。 穆清同志于一九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九二四年下半年转苏联学习,一九二六年初回国,担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底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调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一九二八年夏回四川,先后任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长、代理  相似文献   

8.
新书简讯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有目的地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往往会有收获;对于地方的研究来说,实地考察尤显重要。四川大学历史系胡昭曦同志,在从事宋代历史和四川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自1977年以来,先后到四川省内50个市、县进行过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9.
当代世界的历史伟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华诞百年的前夕,我十分高兴地把我多年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感悟,以“伟人邓小平对中国的贡献”为题,向同志们做个汇报,以寄托后辈缅怀之情。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来到人间,诞生在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的“邓家老院子”里。他从小资质聪明,5岁进私塾启蒙,后转入新式小学。14岁考进广安中学,第二年到重庆进“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读书。刚刚过完16岁生日,1920年9月11日,邓小平便同82名四川学子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轮,赴洋探求救国之路。70多年的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使…  相似文献   

10.
《新天地》2007,(7)
我念中学时间,正是日本统治东北最后四年,饱受奴化教育之苦。我沈阳读的那所中学,校门旁挂的牌子叫"奉天省立营口第一国民高等学校"。那时的中学,正式名称就叫国民高等学校,简称"国高",学制四年,不分初中高中。四年的奴化教育,像戴着枷锁读书一样,每一个学生身心都受到极大的创伤。亡国之恨,没齿难忘。  相似文献   

11.
张振珮先生(1911——1988),安徽滁州人。五岁启蒙,1928年卒业于县立中学后在滁州小学执教,1930年考入安徽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师从姚仲实、罗根泽、周予同等著名学者,193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先后执教于新疆学院、新疆女子学院、贵阳师范学院、贵州大学等学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职教授等职,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桃李天下,建树颇多。  相似文献   

12.
冯玉玺现年80周岁,1983年从山西省新华书店经理的岗位上离休以后,就着手搜集资料,研究编写太岳中学《校史资料》。2004年3月,由他主持编写的《晋冀鲁豫边区太岳中学校史》出版后,《山西日报》、《晋中日报》等先后作了报道,称赞它是“一部反映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史书  相似文献   

13.
札奇斯钦是我国台湾著名的蒙古史研究专家,幼年和青年时先后在北平汇文小学、汇文中学读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读政治系。大学期间,姚从吾自德返国,在北大开蒙古史课,札奇斯钦始终是这一课的忠实旁  相似文献   

14.
徐先生名永孝,字仁甫,晚年自称乾惕翁。四川大竹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腊月十一日。徐先生一九二五年毕业于大竹县立中学,随即任教于大竹县东南乡高级小学。一九二七年四川省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后,仍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教于公、私立大中小学五十余年,从其受教者,数以千计。先生于教学之余,退休之后,则从事著述.《作家辞  相似文献   

15.
我校历史系东北地方史研究室,主要从事东北近现代史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开设和讲授东北近现代史、东北开发史、东北抗日联军史、东北沦陷史、东北历史沿革、中华民国史等课程。在基础研究方面,该室依靠自己的力量或与其它单位合作,撰写了《张作霖》、《张学良将军》、《现代东北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十一月一日至五日在杭州召开.出席这届年会的有北京大学等四十七个单位的九十六名科研、教学工作者、研究生与法国史研究的业余爱好者.  相似文献   

17.
刘永济先生字弘度,又名济生,又以诵帚、云巢、微啤名其室,湖南邵阳新宁县人。1887年12月25日(光绪十三年十一月十一日)诞生,1966年10月2日逝世,享年79岁。先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在祖父、父亲身边读书。19岁离乡,先到长沙明德中学,后去上海复旦公学学习。1910年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次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7年,应师长之邀,先生回长沙明德中学执教,时达10年。1928年应聘为东北大学教授。东北沦陷后,1932年先生改任武汉大学教授。自此至1966年文革中被迫害致死,这期间除了在浙江大学和湖南大学作过短期讲学外…  相似文献   

18.
陈毅同志是四川乐至县人。他从小不满黑暗腐败的旧社会,追求真理,向往革命。一九一九年,在五四运动影响之下,年仅十八岁的陈毅同志,毅然决然到法国去,又做工,又读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一年,他参加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被中法政府联合押送回国。一九二二年,他在重庆编辑《新蜀报》。一九二三年,他进北京中法大学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从事北京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国民革命运动。一九二六年,他在四川协助北伐军做兵运工作。一九二七年,被调到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周恩来同志、朱德同志、贺龙同志、叶挺同志、刘伯承同志等,于一九二七年八月  相似文献   

19.
一钱穆,字宾四,1895年7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南延祥乡。钱家素重读书,祖父钱鞠如,是清季秀才,早逝,给后辈留下一函手抄五经和五色圈点的史记一部。父亲钱承沛,16岁参加县试得案首秀才,此后却屡试不中,遂绝意科场,在钱穆12岁时就过早去世了。钱家因此贫困,但钱母还是想办法供儿女们继续读书求学。钱穆7岁入私塾,10岁起进新式学堂读书,先后在无锡荡口镇果育学校读小学,常州府中学堂、南京钟英中学读中学,其间因成绩出色,获多次跳级,17岁就读完高中。由于生活所迫,未能升入大学继续学习,于第二年即1912年返回家乡,任小学教师。1923年到1930年  相似文献   

20.
钱穆,字宾四,1895年7月出生于江苏锡南延祥乡。钱家素重读书,祖父钱鞠如,是清季秀才,早逝,给后辈留下一函手抄五经和五色圈点的史记一部。父亲钱承沛,16岁参加县试得案首秀才,此后却屡试不中,遂绝意科场,在钱穆12岁时就过早去世了。钱家因此贫困,但钱母还是想办法供儿女们继续读书求学。钱穆7岁入私塾,10岁起进新式学堂读书,先后在无锡荡口镇果育学校读小学,常州府中学堂、南京钟英中学读中学,其间因成绩出色。获多次跳级,17岁就读完高中。由于生活所迫,未能升入大学继续学习,于第二年即1912年返回家乡,任小学教师。1923年到19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