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2.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的程度是前人难以想象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内在本质,只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新境界的开拓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色彩。 相似文献
3.
按照理论、实践、创新之间的关系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理论体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以实践为中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而载入史册。它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主义思想路线光照人间。我们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开拓了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概言之,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概括为伟大旗帜的“精髓”,是一个历史性贡献;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搞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个时代性课题;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引下,“试”字当头,开拓新路子,是一项创造性工程;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凝结为“三个有利于”,把握发展大局,是一个客观尺度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一论断正确地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统一全党认识,自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各项1作的指导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那小年理论开拓了社公差又应展阶段及格的斯境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现实发展阶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个科学的理论创新机制,形成了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三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其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则是实践哲学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而上学是传统本体论哲学思维方式的体现。要做到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和当代化的过程。通过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生产效率理论 ,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 ,实现了对传统产品经济的新突破 ;通过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理论 ,推进国有企业“两权分离” ,构建起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体系 ;通过探索应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 ,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伟大成果是由党的领导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创造的.其中,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领导核心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第二、三代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广大理论工作者是其重要的参与者,呈现出党的领导核心、中央领导集体和理论工作者共同推进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并没有结束真理 ,而是开辟了认识和发展真理的道路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既具有理论价值 ,又具有现实意义。在具体操作上 ,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应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走群众路线、树立一种创新精神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全球化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挑战和应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新全球化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深层次上构成挑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新地平线上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展示自己当代性,因而必然导致创新、与时俱进。本文基于“时代反思”的基本路径,考察了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及问题谱系,认为理论创新的主题、视界与范式应以“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宗旨,从而成为“充分适应”这一时代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13.
论马克思主义的求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5):15-18
马克思主义的求真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传播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求真精神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意识形式,有着实践支撑和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就表现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不同的历史和实践提出了不同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求真精神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进步。马克思主义的求真精神对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的行为、建立诚信原则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桂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Z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的创新 ,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纲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及其实践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浩斌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时代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属性:宏观战略上的改革开放、综合建设上的快速发展以及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凸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特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主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创造能力的生理必要条件,并运用心理学规律,论述了实验教学中应如何营造创造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创造兴趣和创造思维,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周艳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3):70-71
在我国改革开放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 ,教师要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德修养 :一、爱岗敬业 ,奉献社会 ;二、教书育人 ,以身作则 ;三、勤于学习 ,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8.
鲍慧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2):7-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发生新变化的要求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统一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民族精神的可说与不可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精神的话题有可说与不可说之分。一般民族精神是可说的 ,特定民族精神是否可说则不能一概而论。特定民族精神有实然层面的谈法与应然层面的谈法。在实然层面谈论特定民族精神既是不可证的 ,也是不利的。在应然层面谈论特定民族精神则没有以上问题和顾虑 ,既是可说的 ,也是有利的。所以 ,我们最好只在应然层面谈论特定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新实践美学的审美超越——答章辉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个偶然的机会,读到章辉先生的文章<论审美超越--兼向邓晓芒先生请教>[1],之所以拖到将近五年之后才作这个回应,端赖自己孤陋寡闻.好在所讨论的问题并不受时间限制,并可趁此机会将笔者和易中天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的新实践美学的观点,结合对它的一些误解更清楚地阐明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