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虚与实,是写作艺术中常用的概念。但是,何谓实,何谓虚,历来具体所指又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无非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两个方面来认识的。从内容的角度看,“实”是指对事物的具体描述,“虚”是指从所描述的事物中引发、升华、联想出来的思想意义和道理。从表现方法的角度来看,“实”是指从正面直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美国《科学新闻》发表纽约布朗克斯的一篇题为《辩证思维》的文章,指出:“所谓的两面神思维的必然性正日益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他这里说的两面神思维,就是恩格斯当初称的辩证法思想。这本是老生常谈,但这些老生常谈却往往被人忽视,所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布朗克斯在看到辩证思维的应用时,还这样兴奋。 我国古代有很丰富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是我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的精髓。但是从写作学  相似文献   

3.
一文似看山不喜平。古今中外,作家们在描述事物、安排文章或作品结构布局时,都是崇曲忌直,追求曲折波澜、起伏跌宕的。这既是读者鉴赏文章或作品时的心理习惯和审美要求,也是作者进行写作的艺术辩证法。何谓“直”?何谓“曲”?所谓“直”,是直笔述说、直言其事,就是把要表达的意思或事情经过,直接了当地表达出来。所谓“曲”,是曲笔述说,是一种曲折婉转的表  相似文献   

4.
辩证写作论     
辩证写作论夏文彬唯物辩证法和艺术辩证法,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唯物辩证法作为进步的宇宙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对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艺术辩证法则是唯物辩证法在艺术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关于艺术辩证法,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已多有论述.但这类论述大都是对名家...  相似文献   

5.
1938年,英国亚历山大电视台播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口含鲜花的男人》,距今也不过五十年,比起其它艺术的历史,她走过的艺术道路太短;在艺术大家庭中,她还是一个最年轻的妹妹。二十年后——1958年我国才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了长二十分钟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中间又经过了销声匿迹的十年浩劫,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准确地说,到1980年,我国电视剧才开始有了繁荣景象,现在可以说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深为广大群众所迷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诗歌在内容上包容广袤,博大精深;在形式上则千姿百态,变化万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方法和写作技巧也得以极大的丰富和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自觉不自觉地触摸到了文学的艺术规律,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艺术辩证。其中在情与理关系的处理上,就是一个突出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生活中的辩证法必然要反映到文学创作中。文学是人学,它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以人的精神风貌为认识和反映的对象,作家是人类心灵的观察者,作为伟大文学家的鲁迅,在观察人类心灵的时候,是把人的实情与社会实情相结合起来,通过对人们精神生活现象的捕捉,紧紧掌握时代的精神,摄取社会的魂魄。鲁迅在反映这一“精神生活现象”时,常常用对比的方法,获取强烈的艺术效果。一、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种情况是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在(一件小事)中,面对老女人兜着车把倒下…  相似文献   

8.
写作教学要科学化 自从有了人类的写作活动以来,相应的也就有了写作的“教”与“学”的活动。在数以千年计的漫长岁月里,人类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逐步有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与改进。然而,做为颇有悠久历史的一项活动——写作训练,如今仍停留在原始的、手工业式的水平线上。很久以来,人们对小、中、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下颇感忧虑;广大的从业教师,为写作教学中的疑难所困惑,要求改变写作教学落后状态的呼声很高。在各项科学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促进写作教学的科学化,确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的结构,就整部作品来说,属形式的范畴;但就结构本身来说,它还有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其内容即内在结构,其形式即外在结构。内在结构又包括两方面,即设置人物和人物关系,这可以说是静态结构;安排情节,组织矛盾冲突,揭示主要人物思想情绪的进程,这可以说是动态结构。元杂剧的结构在这些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具有独特之处。这里试就其内在结构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陆羽所著的《茶经》不仅是古代茶学的经典,也是一部文道并茂、熔实用性与文学性于一炉的文化巨著。《茶经》在章法、修辞、语言上独具特色,成为唐以后诸多茶学著作的写作范本和基本样式。  相似文献   

11.
论清真词风格的辩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一切思维活动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何谓辩证法?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列宁选集》第2卷711页、68页)。文学创作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内容正是反映有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因而,其中大量存在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同时在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文学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就必然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立统一规律,形成文学艺术的辩证法.杜甫诗歌在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处理上,实已达到了十分精彩的程度动静交替,庄谐统一;美丑相衬,虚实结合;悲喜结合,情景不离.其艺术辩证法的审美领域无边无际,深邃宽广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3.
没有早期文人剧作家在观念上的突破 ,也就没有后来南杂剧的兴起和成熟。同样 ,没有南杂剧 ,文人剧也就始终只能在北杂剧的阴影里徘徊 ,无从在艺术体制上形成自己的特色 ,难以在戏曲史上占据一个方面 ,充其量只是元曲北剧的末流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创立的以人系事的传记文学体制,对后世史家有深远影响。班固说《史记》“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见《汉书·司马迁传赞》)所谓“实录”,就是要绝对真实。它要求人物、事件,乃至于时间、地点、环境的绝对真实。但绝对真实并不等于说有闻必录,机械地、自然主义地照搬历史资  相似文献   

15.
灵活性是写作思维的一个重要品质,对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思维的灵活性在写作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维角度灵活、思维方向灵活和思维方式灵活。  相似文献   

16.
鲁迅曾十分精辟地谈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中,生活原型与文学形象之间关系的规律,并将其概括为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另一种则是“专用一个人做骨干”①.这位先哲的创作实践告诉人们,他的塑造文学形象,所采取的多是第一种方法,而对于第二种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根据一般的认识。艺术具有真善美的特性,而托尔斯泰以其卓越的艺术大师的艺术经验否认艺术是“美”的表现;艺术表现普。但不及“善”本身。“善”这个概念在托尔斯泰那里就是上帝的化身。艺术只能趋近,但永远不达“善”本身。艺术之“真”是情感真挚。托尔斯泰对艺术“真”的理解,是建立在对艺术“美”的否定的逻辑之上。艺术不表现美,而表现善,“真”是艺术抵达“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疏密是文章写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又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说它重要,因为它是文章结构(谋篇、布局)的一个基本问题。围绕作品结构或者说以作品结构为中心,它广泛地涉及语言、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疏密是语言——结构——风格关系的表现。因此清人刘熙载说:“‘疏密’二字,其用不可胜穷。”说它难于把握,因为“疏密”二字词义内涵丰富,外延又非常广泛。作为一种结构因素,它的表层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拗体,是汉语诗律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积累较少且缺乏统一说法。在范畴及数量上,笔者认为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杜诗中广义的拗体七律共有49首,狭义的拗体七律有38首。杜甫拗体“拗”的原因主要包括(1)词语表达的不可替换;(2)对其他增加诗歌音乐美手段的妥协;(3)有意为“拗”,追求奇峭之美。杜甫拗体七律“拗”的特点主要有:(1)“拗”出现在诗中的位置有所倾向;(2)某些失粘句符合“对”的规则。  相似文献   

20.
偶读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虽然是画论,但对写作来说,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苏东坡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论诗则可,论画则不可,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此老不能工画,故以此自文.犹云‘胜固欣然,败亦可喜;空钩意钓,岂在鲂鲤。’亦以不能奕,故作此禅语耳。……唐·白居易曰:‘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学无常师,以真为师。’宋·郭熙亦日:‘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而东坡乃以形似为非,直谓之门外人可也。”在形似与神似问题上,自古以来,即有争论,或轻形重神,或轻神重形,或二者并重。我以为还是近代画师齐白石说得好:“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形似是依托,是根本;神似则是形似的生发和飞跃。艺术上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