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差异方面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词汇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尤其是语义类似词语引发的语用失误的原因。对词汇的文化内涵成因及其功能的对比研究是语用实践和英汉比较语言学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论英汉民族思维模式与英汉社交语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称呼用语、招呼用语、致谢用语、道歉用语、称赞和称赞回应用语等方面,论述了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英汉社交语用的影响,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英汉社交语用的特征和差异,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克服由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不同而产生的交际障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社交语境下的各种英汉称谓语,往往不能按其字面意思简单理解,而必须依据语境提供的信息,揣摩其语用含义和语用功能选用恰当的称谓词语,表达称谓者的情感,传达称谓者的语气,体现交际者之间的身份,反映交际发生的特定场合,以达到称谓语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用等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形式、意义等语言层面上,也体现在它们所遵循的使用规则和评判标准等文化层面上。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为避免文化引起的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失误,本文提出在翻译时,译者应该依据特定社交语境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揣摩称谓语的准确语用含义、体会称谓者的情感语气以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三化,最大程度地传译出称谓语的所有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称谓语方面的不同,不仅表现在形式、意义等语言层面上,也体现在它们所遵循的使用规则和评判标准等文化层面上。在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对英汉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为避免文化引起的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失误,本文提出在翻译时,译者应该依据特定社交语境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揣摩称谓语的准确语用含义、体会称谓者的情感语气以及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三化”,最大程度地传译出称谓语的所有含义。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人在进行交往时,往往因文化和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语用失误。本文以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研究内容为出发点,重点讨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语用策略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作为语言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英汉称谓在语用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特征,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该文应用跨文化语用学的语用对比知识,通过对比研究,从语用语言和社会语 用两个方面揭示了英汉称谓的语用差异,并且探讨了导致语用差异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用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用语言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在翻译中的处理。语用语言对比与翻译强调翻译中不能望文生义而应注重原文语用用意的传译;社交语用对比与翻译强调应从社会、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文化翻译  相似文献   

9.
在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是语义、语用和文化信息的载体,其翻译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称谓语的翻译须立足于称谓语的交际功能,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和认知环境。因此,本文引入语境假设的概念,分析英汉称谓系统的差异,根据信息本位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语义、语用和文化三种照应的翻译处理方法,探讨在称谓语翻译中减少以上三种缺失的方法和对策,尽量减少对目的语读者造成的不解、曲解和误解。  相似文献   

10.
礼貌用语作为语言的一部分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文化的不了解会造成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本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英汉礼貌用语在称呼、问候、打招呼、委婉语及对恭维的礼貌回应等方面的语用差异,提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主动了解、尊重并遵循对方文化的礼貌原则,避免语用失误,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关系,认为对话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预设作为社会交际语言中的一部分,也存在着对话关系。预设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主体间性对话互动的认知交际。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分属于不同的交际主体。语义预设的领有主体为说话人;语用预设的领有主体为交际双方。语义预设基于说话人与自身认知域中形成的知识范畴(现实世界、想象世界和特设世界)进行的主体内部对话互动;语用预设基于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体间性对话互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基于预设理论,对语用预设在新闻发言人应答话语生成中的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信息压缩、“额外”观念信息的裹带、言内意外等。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善用预设不失为会话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语用策略或交际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及其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预设是一个语用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言语交际中扮演了重要的交际角色。本文从语用学的视角出发,结合语篇分析、信息焦点和文体效应等初步地讨论和分析了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以及在言语交际中的不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信息结构的基础上,从语用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信息焦点与调核、语用预设的关系以及信息焦点在言语交际中所起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语用预设根据言语和语境可分为规约性预设和非规约性预设。小说交际主要通过人物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实现。在小说中,规约性预设主要由人物语言触发,而非规约性语言主要由叙述性语言触发。本文从语用预设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人物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揭示了欧.亨利娴熟的预设使用技巧对其作品"欧.亨利式结尾"的贡献及其对读者成功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为推导话语的语用意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本文在探讨语用学中的语用前提基础上,结合实例的验证,分析语用意义的推导及其在译语中的再现。结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原作者-译者、译者-译语受众间双重的语言交际行为,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确保等值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考察系统功能语法中语法隐喻的产生、分类以及语法隐喻理论与语用学中语用预设之间的关系,论证了语法隐喻也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词汇语法层次还是从意义层次而言,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都具有实现语用预设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预设理论的发展以及预设的各种手段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名词性成分作为预设手段 ,在语篇中的作用———经济性与衔接性 ,并用例证说明了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 ,名词性成分对课堂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此教师应了解并恰当运用预设知识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言语交际中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言语交际的成功与否与交际双方直接相关 ,然而事实上我们往往把交际的成败归咎于听话人的理解力 ,忽略了说话人应承担的责任。本文从语用预设量的动态变化来探讨说话人对言语交际成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前提是句子语义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语句意义的一种,包涵语义前提和语用前提两类。语义前提多为隐含在语句之中通过推论可以解读的意义,而语用前提则多为言外之意多通过语境和推论读取。本文认为,前提的认知和理解既受到投射的影响也与激活密不可分.而激活更是我们从复数个前提中读取其中之一并将解读导向理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