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生产力是一定社会生产组织中人们分工协作所形成的集体合力。生产关系则是在一定社会生产组织的范围内人们为了能够进行现实的生产劳动而相互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作为一种集体合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一定生产组织中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形式,从整体上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企业扩权要以不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为限的观点,有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第一,这一主张是以当前我国的所有制经济结构是合理的,一切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都是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性质与水平的这一结论为前提的。然而,这一前提却不存在。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全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基本合理了,所有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基本上适合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状况了,从企业性质出发来确定企业自主权也还会遇到问题。因为,生产力、生产方式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也或迟或早地要跟着改变。 第二,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並不是企业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的一切自主权都应由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只能决定一部分自主权,企业的另一部分自主权是应由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否需要建立股份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抉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研究和回答的一个基本理论。股份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的组织形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企业产生股份制度的根源,必须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分析中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所有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经济体制视企业为政府的隶属机构,政府包办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限制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的分配规律.同时从经济学意义上探讨了依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推进新的科技革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据生产力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要求,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是一种很古老的经济形式。它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后,跨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三种社会生产力式,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它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同各社会生产方式的生产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经济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谈点管见,向同志们请教。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商品经济是种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交换不是一  相似文献   

6.
中央指出,我国的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所谓“自我完善”,笔者认为,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改革,不是全面西化,蜕变为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能自觉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更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使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种“自我完善”,也不能理解为我国的经济实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越公就越完善。自我完善的标准应该是适合生产力性质。就全社会来说,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各地区、各部门也发展不平衡;就各经济企业来说,全国一万左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高于其它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化程度就应高于其它企业。这样,从全社会到各部门、各企业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合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根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生产一般抽象出适于一切社会形态及其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基本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客观趋势,规定着社会生产的主要过程和主导方面,制约着其他经济规律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特别是决定着由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而左右的不同社会性质。依据这一规律,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于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这一英明决定,  相似文献   

8.
(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但是,如何决定?“状况”是指什么?适合的标准是什么?这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所谓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没有异议的了。问题在于,既然是社会生产力,就不仅包含自然技术能力,而且包含社会集体力;既有自然技术要素,又有社会组织要素。  相似文献   

9.
1、从批判经济学转向建设经济学;2、从对经济政策的理论解释转向科学分析;3、从对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排斥、否定转向分析借鉴;4、从生产关系的研究转向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5、从经济关系的一般研究转向经济运行机制的具体研究;6、从经济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7、从理论经济学转向应用经济学;8、从微观经济转向宏观经济,从短期规划转向长期战略的研究;9、从孤立的单向度的经济学研究转向综合的多学科的社会经济研究;10、从线性知识结构转向复合型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寻找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公有制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需要。只有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来看,股份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公共关系不再是对外宣传企业的一种活动方式,而是企业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管理模式。公共关系的科学管理既可以为企业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开路,又能为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铺路,并能合理地调节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企业与外界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内部个体(员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社会与自然关系良性互动的过程,它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具有平等和持续性、整体最佳性、人本性等特征。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扬弃"发展的异化",更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加强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建立健全合理的制度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集中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财产权的法律性质上.本文从所有权结构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国家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及其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产权关系,明确所有权权能可以分离的理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连接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界定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从此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再虚置,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形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公共企业是以公共投资作为出资主体的经济组织。公共企业尤其是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设立,不仅是生产的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里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必然体现,能够焕发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企业的公共性也意味着企业经营管理职责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不能被企业的管理层所垄断。在公共企业中,职工或其代表参与经营管理,并引入企业外的社会人士尤其是工人群众参与监督,是公共企业经营管理的应有之义。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保证国有企业或国营企业公有性质的重要前提。让国有企业的员工集体参股,实现集体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混合,进而提高国有企业职工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是值得积极探索的混合所有制道路。  相似文献   

16.
经济学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理论不同流派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引致对财权认识的本质差别。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所有权"方式定义财权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基于"最佳完全合同"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财权的经济学认识可以分为"契约观"、"生产观"与"综合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权特征主要体现为:源自"财产所有权",涵盖"剩余权利",强调"可辨别影响权利",并主要指向"重大权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传统知识权界定现状、传统知识权法律关系、传统知识权的本质属性及其与其他权利的关系的综合研究;提出传统知识权作为社会权范畴中的一种具体权利,应当是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展、保存、传承传统知识的传统社群就该种传统知识所享有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相似文献   

18.
占统治(即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是马克思“经济基础”范畴的内在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经济成分)与以往私有制社会、与“过渡时期”非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有质的不同;“一大二公”的解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及政治、思想上层建筑理论的变革都说明,初级阶段非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属于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范畴是合理的、必要的。逻辑和历史应该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政企关系要与国有企业的内在属性和发展要求相适应 ;独立于行政性政府机构的国有企业管理委员会 ,是新型政企关系的实现形式 ;国企管理委员会与人代会和国企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 ,是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建立有效率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论证经济转型期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及特点,分析辽宁经济转型期私营企业劳资关系运行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