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动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全部教育活动与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的劳动教育实践,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思想:强调劳动教育的普遍性和长期性;主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注重创造良好的劳动教育环境;提倡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今的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当代颇负盛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观作出评述。 一、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劳动教育,在一般的教育学教科书中,定义为:“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然而,长期以前,人们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却把劳动教育理解是仅仅让学生参加某种体力劳动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概念,其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人学属性。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于厘清劳动概念、阐明劳动对人的价值与意义,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思想特性,对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阐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维度培养目标,以及对创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多重路径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年)是苏联当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帕夫雷什中学》一书是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三十三年、其中包括二十六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这部著作的价值在于它“阐述全体教师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上所做努力时,想尽力从各个方面来展示这种劳动,不仅说明所采取的种种方法,而且也揭示它们内在的相互联系”,是一  相似文献   

5.
今年苏联党与政府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计划给予社会主义各国劳动人民以无限的欢欣鼓舞,因为这个计划不仅是苏联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而且对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今后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以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竞赛都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正如在“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一文中所指出的:“七年计划的国际意义在于:完成这项计划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威  相似文献   

6.
苏联文献中,长时期来领导仅被视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和法律活动;现在则把领导人的活动看作是一种具有社会心理特点和审美与教育特点的职业管理活动。领导人的活动,是权力关系领域中的一种职业性的执行与指挥的劳动。领导就是能够管理为完成计划而向组织提供的人员、经济资源和时间。苏联社会中,集体的领导人是劳动  相似文献   

7.
〔内容提要〕1984年苏联决定对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进行训练,明确规定在中学10—11年级进行基本职业训练,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一年较高级的职工训练,在中专或大学培养专业人才。苏联在1958年就进行过类似的教改,但未达到预期目标。为了搞好这次教改,必须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指导,必须把劳动训练教育看作是塑造新人的重要因素和满足国民经济对人力需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助推剂”,人工智能和劳动教育在目标、技术和价值等方面存在契合,从而为“人工智能+高校劳动教育”应用场景提供了发展思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在于优化高校劳动教育教学目标、赋能高校劳动教育施教主体、丰富高校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拓宽高校劳动教育接受途径。高校应抓住人工智能价值赋能,凸显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统整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形成劳动教育新实践机制,建立智能化教育评价体系,建构“人工智能+高校劳动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9.
1980年8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曾估计,苏联经济增长的大约1/4,是靠发展教育获得的。而办好各级教育,在决定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苏联是怎样培养师资的呢? 一、重视教师的作用并注意提高其社会的地位。具体措施: 1.关心改善教师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优先安排住房,改善医疗条件;2.扩大对优秀教师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3.宣布9月1日为全民的节日——“知识节”;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杜莹君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是近二十年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在他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坚持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即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和苏联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讨论中,不少论者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把服务计入国民收入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把服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和国民收入的劳动来对待。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般所说的服务,包括生产性服务(如加入生产的运输、邮电服务和物质技术服务等)和消费性服务(如理发、医疗服务和文化教育服务等)。生产服务能够创造价值,对此意见比较一致。因此,本文的任务在于说明消费服务能否创造价值。为了叙述方便和节约篇幅,文中仅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服务为例展开分析;并且,在需要运用马克思划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某些基本观点时,一般也不再复述和论证那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苏联《哲学科学》杂志1984年第1期刊载了哲学博士杰明教授的文章《劳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85年第4期又发表了哲学博士谢尔巴克教授对该文的批评文章和杰明的反批评文章,就“劳动”的定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这次争论中可以看出苏联哲学界对“劳动”一词的各种看法,对于我国哲学界不无参考价值。现将这三篇文章摘要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及苏联教育界、经济学界曾引起很大的争论,而且还在延续。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育是一种纯消费,它不创造价值,不属于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它与物质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实践的日益发展,这个观点日益受到挑战,因此,理论上有重新认识这个问题的必要。笔者认为,教育应当是生产劳动,它通过传授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生产力得到提高,从生产力的运用上我们看到了它的经济价值,它间接地作用于最终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之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此教育目的的制定,是符合社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国发展的人才,是我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尤其对于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必要 性和紧迫性 (一)必要性 素质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全面能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于充分调动和完善学生个性发展,并使学生个体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因而它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教育高得多…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中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弱化和偏差,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出现一定程度淡化。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重视劳动教育;完善劳动教育体系;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拓宽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完善劳动教育平台和载体,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受到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为特征的“汗水劳动”,得到的是高耗低效和起伏不定的质量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方式也应转变到依靠教育科研支持和提高教师素质上来,实现“汗水劳动”向科学劳动的转变。转变的关键,在于教科研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一直受到苏联学者的重视,特别进入80年代,对这一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简要介绍。一、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本质苏联学者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用事物内部矛盾的原理来探讨社会发展源泉和动力问题。第一,研究社会发展动力和源泉的出发点。苏联学者认为,社会原因范畴是分析社会发展源泉和动力范畴的出发点。因果性最一般的特点是它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多样性。其本质在于它有起源的、派生的、主动的性质,它是作为物质的自我运动现象出现的。在于因果性  相似文献   

19.
娜·康·克鲁普斯卡雅(1895——1939年)是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她的教有名著《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写于1915年。当时俄国正处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为了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以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她写了这部著作。书中阐述了卢梭、裴斯泰洛齐、欧文等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探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这一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其根本着眼点在于通过教劳结合来促进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强调的教劳结合,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实质上就是指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