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李夫生 《中州学刊》2005,(4):154-156
老子之"道"强调"无为"、"法自然"的原则,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则强调"有"和"存在之物"的原则;老子明言"道"是不可言说的,而赫氏则明言"逻各斯"是可以言说的;老子主张对"道"的把握通过"体悟式"的认知方式,而赫氏则主张对"逻各斯"的把握主要走"分析式"之路.以当代的眼光看,老子之"道"与赫氏的"逻各斯"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两者之间的差异正好可以互为印证、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
展立新 《学术论坛》2004,1(6):24-29
老子"不言之教"思想与其哲学体系是相互论证的。这主要体现在:(1)"道"被称为"玄道",即一种几乎无法通过现实语言而被表述出来的政治经验。只有依靠"不言之教",人们才能超越现实语言的障碍,认识和体验到"玄道"。(2)"玄览"认识论以排除各种先入之见即"前识"为基本目的,它同时又是为"不言之教"的特殊教学方式服务的。(3)"玄同"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实质上是为论证"无为之治"政治方案服务的。"不言之教"的基本任务,也就是要求人们认识到"无为"政治的内在合理性。(4)"玄德"是"玄道"在"圣人"品行上的体现。"不言之教"理论则以培养少数"圣人"作为终极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学术界和社会上开展了对"伪科学"和"反科学"现象的揭露批判,这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无疑是大有好处的.然而,伴随着对"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揭露批判,也有人将"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和"反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这就是"将洗澡水和小孩子一起泼出去了".真正的科学精神绝非将科学之外的事物一概加以抨击和排斥.以科学的态度辨析"非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对于科学精神的普及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显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在对"即物"说的研究中,通过对"即"字的字源学与语用学分析,认为"即"这个字的源初意义在于:在共同在场中的不断去远,并且进入……之中,与……融合为一。以此为出发点,重新阐释了"即物穷理"说、"即物以物物"说以及与"即"相关的一些哲学命题,指出"即物"说体现着一种与物合一,切入事物本身之存在的思维方式,也是人达到"物物而不物与物"这一境界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学"与"为道"相互联系,转识为道,但它们又相对独立,形成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为学、求知,积累知识,增益学问,为"知者"之道。为道、求道,超越知识,提升境界,寻求最高真理,为"智者"之道。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代,"齐"与"斋"表"戒洁"义时是通用的。"斋"从古"齐"字分化出来的时代可能是商代后期至周代前期,至少在春秋时期已投入使用了。到了西汉,表"戒洁"义的"齐"为"斋"所取代。因而,表"戒洁"义的"齐"和"斋"使用的断代界定大致可以标示为:齐(周代之前,不含周代)→齐/斋(先秦)→斋(西汉及西汉之后)。  相似文献   

7.
刘志华 《学术论坛》2006,1(7):160-164
"典型"是"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它往往依托于"人物"和"形象"而言说自身,与"新的人物"、"(新)英雄人物"及"中间人物"等概念有着紧密联系."典型"内涵的不断改写,既构成了"十七年文学批评"的重要现象,也记录着中国当代文学复杂变迁的微妙症候.  相似文献   

8.
周进芳 《学术论坛》2004,(4):135-138
诗学的范畴很多,对其理解也多有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常出现混淆的现象。文章从"诗法"意义上的"格"与"境"入手,探讨"意格"和"意境"这两个诗学范畴的形成和嬗变,并在区别这两个范畴的过程中,勾勒了自唐以来中国古代诗学理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9.
汤城 《船山学刊》2010,(1):15-18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亲历明亡清兴的大变故,在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刻思考和批判总结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尊史"主张,追求史学"致用"与"求真",凸显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觉的史学意识。他的"尊史"思想体现了"致用"与"求真"的统一,史学与社会的统一,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价值意义,值得认真总结和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活跃的批评术语,"文学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指文学的自足性,与"纯文学"具有同构关系。进入90年代,"文学性"存在四重含义:一、文学的属性;二、"旁逸的文学性";三、"残余的文学性";四、文学审美特点。"文学性"作为一个批评术语本身并不具有严密性,其多重内涵出现的原因是:文学学科寻求独立性的理论"预演"与文学批评实践针对文学新现象开放"命名"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韦昌辉出身于殷实的地主家庭,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后,曾为天国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内讧中,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天京大血案,屠杀太平军将士两万多人,成为千古罪人。造成如此结局的原因在于其参加起义的动机不纯、道德品质欠佳及目光短浅。  相似文献   

12.
从一次令人匪夷所思的庭审着手,结合爱尔兰英语发展的历史语境和文本语料,本文对《尤利西斯》里频繁使用的爱尔兰英语语料进行文学文体学阐释,探讨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爱尔兰语的生存危机以及它与民族身份认同之间的重要关系。从历史的维度看,爱尔兰英语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之间长期博弈的产物,体现着二者特定的权力意向和权力关系;从文本的角度看,爱尔兰英语对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话语权及民族身份认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乔伊斯和他的同胞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程静  刘玉梅 《云梦学刊》2007,28(5):107-109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爵士乐》超越了婚外恋﹑谋杀的伦理巢臼,它借用爵士乐的表现手法和追寻自由的爵士乐精神,表达了对黑人文化的新反思。  相似文献   

14.
梁武帝萧衍有鉴于宋、齐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争夺和相互惨害,为巩固其统治,他提倡儒家亲亲之道,对兰陵萧氏宗族特别是南齐宗室子弟多加优待,营造“情同一家”的和睦氛围。对嫡亲的兄弟子侄,梁武帝更是多加关怀,即便他们多有贪渎腐化、草菅人命等非法之行,甚至企图谋害梁武帝本人,或叛逃北朝者,梁武帝也一味宽纵。这导致其家族兄弟子侄间在表面和睦的外表下,存在着严重的内在冲突,最终在侯景之乱中充分表现出来,形成家族间的相互残害。  相似文献   

15.
《哈利·波特》情节的原动力来自亲子关系和哈利的孝意识,此书的趣味和吸引力也与之内在相关。尽管哈利与伏地魔有一些不寻常的相似或联系,但他们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源头就在于各自经历亲子关系的方式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对待死亡和人生的不同态度。从哈利得知父母死亡的真相开始,他就活在与父母的生命血脉相连的世界之中,他的生存意义就由继承父母遗志和复仇所构成。按照《礼记》和《春秋公羊传》所表述的儒家学说,他是孝子;由于他践行孝道的赤诚、勇决和纯洁,他成就了自己生命中的仁和义。本文论证为什么主要是亲子关系和大复仇的艺术展示赋予了哈利乃至这整套书以活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哈利是一位孝子的理由。最后通过对哈利和伏地魔的死亡观的现象学-生存论的时间分析,揭示了此书在理解人类本性问题上的哲理含义。  相似文献   

16.
唐代婚外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有五个原因,即道德匮乏、婚姻不幸、长期分居、拥有特权和制度许可。根据行为对象的不同,唐代婚外性行为可分为六类,即亲属之间、主仆之间、上级与部属之间、与妓女之间、僧俗及僧人之间、一般人之间。婚外性行为严重违反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婚姻传统,败坏了社会风气,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败,尤其是容易引起各种纠纷,有些凶杀案件就由此而起。正因为如此,唐朝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控制,即大力提倡贞操,反对偷情私通,改革婚姻习俗,减少旷男怨女,惩罚婚外性行为当事人及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17.
晋伐齐是战国早期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对战国七雄并立形势的形成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系年》,为重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宝贵材料。清华简《系年》与传世文献的相关材料表明:三晋伐齐的直接导因是齐项子牛之祸。项子牛之祸,可能是田和与项子牛联手谋害田悼子而引发的内乱。三晋利用齐国内乱,联合伐齐,攻入齐国长城。三晋伐齐后,先强迫齐康公入晋军会盟,又于公元前403年会同齐康公前往朝见周威烈王,正式获得了天子的策命。清华简《系年》表明,三晋称侯在前,命侯在后,三晋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军事和外交斗争,其国家政权的独立性才被周天子和列国所认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深入讨论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同,然后提出了建立案例及案例库的基本原则,提供了建立案例库的有效方法,并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设计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效果明显。表明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文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根据文科物理的教学特点引入了案例教学法,并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此结合典型案例教学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的案例选择与实施,并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优缺点及其注意事项,提出了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良运 《学术探索》2004,(8):117-121
自古以来人类的"人文"创造活动中,"功利"与"传统"两大观念始终伴随左右,前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需要,后者是历史的层层积淀。但是在文学艺术创造的领域,创造者则需要更多心灵的自由,"功利"与"传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美的自由和创造。怎样在制约中寻求自由?本文以书法、绘画、诗歌为例,探讨文学家在精神的创造活动中,如何突破现实功利的局限而寻求创作自由,在"传统"的种种规范中"通而变之",努力臻至"无目的而合目的"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