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2.
文章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中国学者介绍经过语义化的英语语气系统网络,其二是说明以新的语气系统网络替代之前旧的语气系统网络的重要性。文章的前半部分,即一至四章,通过介绍本文的研究方向,回答关于语气系统的三个问题,回顾早期对语气系统的语义化描述,并阐释影响语气系统语义化进程的因素,从而说明第二个目的。第一个目的由较长的第五章实现.它和附录一起构成了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呈现了一个全新的经过语义化的语气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3.
加的夫语法对悉尼语法的扩展:例证阐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学派内部的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这两种主要模式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文章从功能句法和语义两个层次,通过对两种模式在四个方面异同的阐释.旨在说明加的夫语法在句法结构的描述以及对形式层和语义层的区分上是对悉尼语法的一种扩展。文章讨论的扩展主要体现在加的夫语法对“主要动词延长成分”表达意义的充分关注和说明项的扩充识别,对词组单位界定标准的不同处理和对相关单位的不同概括,对助动词类型的基于意义的更为明确的区分,以及对语气系统网络的进一步语义化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安阳方言的副词"可"分为两个,一个是评注性语气副词,一个是高量级程度副词.文章首先重点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语义成分,即非现实信息性,进而讨论了程度副词"可"的附加语用色彩,并对其在程度副词系统中定位,然后讨论了评注性语气副词"可"与普通话的不同.最后附带谈了一下语义范畴以外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趋向动词“上”语法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华 《东方论坛》2003,(5):45-48
趋向动词"上"的语义十分复杂,分别表示动词的趋向、结果、时态、语气,我们认为,"上"的语义从表示动词的趋向到结果到时态到语气,是一个不断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笔者首先对成书于五代时期的《祖堂集》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类,然后从话语和语用的角度重点对《祖堂集》中出现的中古以后新兴语气副词的语义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从主观化、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角度对其形成过程做出了初步的探究,从而为汉语史语气副词的历时研究提供一个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程度、时间、情态、语气、否定和范围六个方面列举和描写吉县方言的副词,对与普通话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注音和解释,并进一步说明其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吉县方言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句法使用环境扩大,承担了普通话中许多由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语义特征相对丰富,在程度、时间、语气上划分出了更细的类别。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衍生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而微博应用程序作为新的交际媒介提供了充实的网络新词作为语料。经过对网络新词的归纳分析,网络新词语义呈现出以下特点:语素变异、语义范围扩大化、语义感情色彩反转化和结构互文化,而词缀结构压制、词汇压制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压制是网络新词语义变化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语篇中的语气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作为人际意义的语气在交际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语气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文章从语境暗示、人际关系、连贯性和交际目的等方面阐述了语篇中语气的选择。第一部分阐述语气和语境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语气如何体现人际关系;第三部分阐述语气如何达到语篇中的连贯性;第四部分阐述语气的选择与交际的目的。其目的在于阐明选择恰当的语气,能实现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再一个”为例,考察一则在现当代汉语中发生并完成的语义演变现象:从数量范畴到指代范畴再到连接范畴。文章认为,“再一个”从数量范畴演变为连接范畴,中间经过指代范畴。随着语义演变的完成,“再一个”从短语词汇化为一个三音节连词。“再一个”与“再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体、词汇化程度和主观性。汉语中的数量范畴存在双重演化路径:关联化和情态化。  相似文献   

11.
在涉及有限元分析的多目标优化设计中,为满足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数据需求,需要反复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存 在设计工作繁琐,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集成的设计方 法。该方法基于ABAQUS软件二次开发实现有限元分析,基于modeFRONTIER软件实现多目标优化和优化数据的后处 理工作,将两者集成在同一个优化工作流中来完成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该方法对支架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 表明该方法不但可行,而且可以大大简化优化设计工作步骤,实现了优化设计的自动化,提高了优化设计工作效率。该 方法可实现涉及有限元分析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自动化,为从事多目标优化设计工作者提供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2.
情态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研究主题,长期以来就是许多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由于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语言的某一个子系统与其他系统必然存在着联系。本文讨论了语气系统与情态系统的关系,祈使句、条件句、目的句、让步句和虚拟语气表达的情态意义,指出了语气是情态的语法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外语学习中的常见现象,语言僵化现象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综合分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僵化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僵化,提高教学效果,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看中国英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社会语言学从文化认知和社会语言系统的浮现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提出认知和语言是复合适应系统,并通过世界英语变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异及其背后的的文化认知理据论证了英语变体对特定文化认知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世界英语变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和方法对推进和深化我国目前的中国英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中国英语研究、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乃至英语全球化的认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俄语中形成了一种英语借词热。英语借词热引起了俄罗斯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和讨论。本文从英语借词的类型入手 ,讨论了英语借词引入的合理性 ,必然性和适当性的原则。语言是一个自动净化的系统 ,会自行淘汰多余的 ,不需要的词汇。随着俄罗斯社会的稳定 ,英语借词热也会降温。对英语借词冷静地分析对待 ,对这些词的吸收也会逐步走向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语言学家在识别语言方面过于保守,美国语言学家Jamin Pelkey以互懂度为标准把他在云南描写的24种民族语言定义为独立的语言,并且得到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承认。Walter Shearer虽然认为互懂度是识别语言的最终标准,但指出测度互懂度的技术还不成熟。孙宏开此前结合中国境内语言和民族的复杂关系,综合考虑语言结构标准和政治社会因素,提出了在我国进行语言识别的原则和标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是,他非常重视分析、比较语言结构与周围语言之间的同异在语言识别中的作用。互懂度实际上是以语言系统的差异大小为基础的,必须落实到语言系统的比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现代语言已经在语言系统、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至少可以为语言识别提供两个可以参考的标准:语言系统的异同和对言语社区的认同。语言识别工作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语言学家应当积极利用这些成果,立足于严谨、科学的研究,推动有关"语言关系"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的反拨作用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理论及其基本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四、六级测试(College English Test)(CET)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反拨作用,同时提出促进测试正面反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在语言研究领域,一反过去,即以统合[语法、逻辑、习惯]的语言结构体系、语言分析理论相继问世,为研究日本语言开创了局面。近些年来,日语语法的研究已涉及到日语语法领域的方方面面。语法研究的成果也层出不穷。涌现出许多研究学者。早期的有山田孝雄、桥本进吉、松下大三郎、时枝诚记等几位语法学者,都提出自己的语法体系。他们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侧重句子结构方面的研究。例如,山田孝雄先生的语法学说力求解释人的思维方式与外在的表现形式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桥本进吉先生的语法体系最大特征是更加重视语言的外形,最为突出的成果就是设立了句节的概念;松下大三郎先生的语法体系更为独特,使用的概念也不同,主要对词素进行了研究;时枝诚记先生指出思想的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就是语言。20世纪七十年代后,以铃木重幸、奥津敬一郎、森田良行、高桥太郎、寺村秀夫、沼田善子等为代表的研究,较前期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语言学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各种语言差异和造成差异的各种社会因素。社会语言学诞生于西方并首先发展于西方,它对中国社会语言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常被语言学家描述为“语言富矿”,极具研究价值。我国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并完善整个社会语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