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身气功有其固有的机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1)的经典著作《老子》一书中富含"气文化"与辩证法思想。分析《老子》文本,可以发现其中"气"的概念,以及"反者道之动"等哲学命题对健身气功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健身气功的一些修炼招式,就是《老子》反者道之动这一哲学思想观照下的实践应用。"反者道之动"是健身气功之机理所在。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12,(4):30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相似文献   

3.
<正> 社会实践不仅是科学——理论——思想得以产生的基础,而且也是人们认识和研析这种科学——理论——思想的美学方法得以产生的基础。因为在本质上,任何科学——理论——思想的内容与形式是一致的,而人们认识,掌握和表述其内容的方法、途径、逻辑和辞令,又必然和必须适应其内容的特定美学环境和特殊审美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一门学科只有对某一事物的关系体系做出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逻辑表述时,这门学科才能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而恩格斯则更明确地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着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何忠东 《南方论刊》2014,(12):97-98
综观老子《道德经》全文的整体内容,其思想实质总体上反映了唯物主义思想,也科学地运用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来阐明了"道"所表现的各种问题,只是在历史观上夹杂着唯心主义的成分和受时代所限制的错误的东西。但这并非老子主观上想为之,是不能苛求于古人的。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和经久的影响力,其核心精神仍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城市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正越来越被更多的同志所认识。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对这门科学也很关怀、很支持。城市科学在我国是一门需要得到很大发展,但还没有得到应有发展的一门年轻的学科。需要更多的具有各种专长的科学工作者在我国建立和发展这门学科,为开展城市科学的研究做出巨大的、不懈的努力,需要各有关方面对这一学科给以更多的扶植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不少研究者认为老子所言之天是没有人格意志的自然之天,但通过对《老子》具体经文的研究发现在不少章节中,老子所言之天,依然是有意志的人格神。老子没有否认上帝,他也就无法否定天命。老子明确地肯定了鬼神,对道家来说,鬼神是被坐实了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老子的"道"本身就与鬼神有脱不了的关系,神所具有的特征,"道"都有。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学这门科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我国自然科学落后,社会科学也落后,其中社会学这一门综合分析研究社会的学科不仅落后而且空白了二十多年。现在,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要把社会学研究大规模地、大踏步地、全面地开展起来。社会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8.
重写老子其人 重释《老子》其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楚简《老子》与诸今本《老子》所显现的老子并不相同 ,一个是与孔子同时而且并不相绌的李耳老聃 ,一个则是战国时代与孔子抵牾的太史儋“老子”。果然如此 ,老子其人要重写。而根据出自一人一个时代的《老子》诠释 ,也需有全新审定的问题。但现在首先要弄清楚楚简《老子》。此文提出一系列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认识论包涵两个层次。一为关于道(“母”)的知识系统,一为关于物(“子”)的知识系统。“闻道”和“为学”是与之相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途径。老子把传统的气功养生术升华为哲学理论,故从本源上考察,其认识论也是在经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它一旦形成却表现出反经验及直觉主义的特色。这就决定了老子关于知识的价值取向是推崇“闻道”、贬斥“为学”。由老子开端的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缺少逻辑思想作为前提条件,是一种思维超越的整体性模式。中国传统哲学之所以没有形成逻辑思维的定势以推动实证科学的发展,与老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 人口学作为一门独特的社会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这不仅被资产阶级人口学的发展历史所证明,而且为当前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所证明。资产阶级人口学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但对于人口的本质、人口过程的基础特征都得不到切中要害的阐述。在当前,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我们也无法揭示任何人口现象的本质。特别是在国际事务的交往中,我们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分不清各种人口观点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也无法选择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党史通讯》1985年第4期在"党史论坛"栏中刊登了一篇署名为系子的文章《党史工作者要深入实际,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科学,也是一门理论科学".在这以前,马齐彬同志也说过类似的话.1983年8月,马齐彬同志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共党史年会上说:"党史既是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门学科,又是属于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科学的一门学科,它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中央党校校刊》第12期第134页)中共党史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党史科学的自身理论建设,即党史科学的科学化、理论化、体系化,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史研究的实践.因此,笔者不揣谫陋,就上述认识略陈管见,敬祈党史界同仁惠教.  相似文献   

12.
从“吾丧我”和“道”看庄子“齐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吾丧我”是道家大德在气功修炼中亲证的极高境界,呈现出主客合一、空虚寂静、独立自在、自身同一、无边无际等极其神奇的境状特征,由此意味“吾丧我”属于形上超越境界;道之体也是道家大德在气功修炼中亲证的与“吾丧我”相同的形上超越境界,但庄子从不同角度视其为道之体和“吾丧我”;庄子之“齐物”,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融人道之体或“吾丧我”境界,齐化为毫无差别的虚寂之“一”,可见其“齐物”与道之体和“吾丧我”都是通过气功途径达到的同一形上超越境界。  相似文献   

13.
逻辑与教学     
逻辑是大学教育中的一个学科,依托的是逻辑这门科学。它有自身的研究对象,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和方法。所以逻辑成为大学教育中的基础课,甚至被视为必修课。批判性思维不是学科,只是一个理念。依据批判性思维这个理念来改造逻辑教学是错误的,推行这门课程也是错误的,因为这个理念至今也没有说清楚,而一个说不清楚的理念是无法形成学科的,更不可能成为科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角度研究和审视老子思想中的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思想。文章提出的观象的认知方式是老子思想的思维基础,也是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老子以侯王为大的管理思想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但也极易出现问题。所以老子提出了管理者向内、向心,虚心、摄生的自我管理思想,既要有自我心性管理,又要有自我形体管理。执古以御今,最后分析了老子管理者自我管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弼的《老子指略》是魏晋玄学中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这部著作不仅在内容上具有创造性,而且在著述上也运用了富有特色的哲学方法。本文认为,王弼在《老子指略》里,主要运用了三种重要的方法:一是辟出义理通释的诠释进路,开创了老学研究的新局面,奏响正始玄学的最强音;二是运辩证之思,深化其哲学思考而且使得该著作极富雄辩性;三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演绎,区分“名”和“称”进而推出“言不尽意”论。  相似文献   

16.
《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关于道的哲学形上学 ,但《老子》的形上思维并非横空出世。不仅是《老子》的道所作出的形上形下之分与《周易》有着思想史上的传承 ,而且《老子》道的字源特征及其注重天地人事形上形下贯通等思想 ,都深深地扎根于夏、商、周三代以来的时代话题所构成的形上语境。  相似文献   

17.
《老子》开篇即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禅宗也采取了“棒喝”等开悟方式,这都给人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老子和慧能在面对语言与世界的终极性问题的关系时,仿佛阐述了一种“出言即非”的思想,而许多人也确实是在沿着这条路去解读《老子》和《坛经,》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在老子和慧能处,“道”“、空(”佛性)只是被悬置于语言之上,而并非完全隔离于语言之外。后人的极端性误读,不仅背离了老子和慧能的原旨,而且终使得《老子》和禅宗陷于文字的囫囵之中。  相似文献   

18.
巴甫洛夫曾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前进的。”现代科学家们的确比以往更加注重对科学的科学、即研究的科学、方法的科学的研究。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情况是许多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中国古代哲人尤其是老子那里寻找思维方法的启示和根据。老子是我国古代具有极大智慧的思想家,两千多年来他的学说一直为人们所汲取、借鉴、研究和探讨。不少现代科学家认为在思维过程中他们与老子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其中特别  相似文献   

19.
动静之间:和谐论美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论美学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迄今仍拥有很大的影响 ,得到许多赞同与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形成一种思想障碍。事实上 ,和谐论美学是建立于“对称论”文化上的静态的审美观。这种观念不仅早已被现代物理科学从宇宙论方面给予解构 ,而且也已被现代生命科学所颠覆。现代美学应该以体现生命运动的“张力论”来取而代之 ,让美学重新回归充满活力的现实存在中来。  相似文献   

20.
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作为一门逻辑科学,它研究的内容有哪些?这是自辩证逻辑产生以来就一直争论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这些争论问题对辩证逻辑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我们正确地把握这门科学的根本性质和基本面貌的基础,而且也是我们正确解决其它一系列问题的前提.一 辩证逻辑究竟应以什么为研究对象呢?毫无疑问,作为一门“逻辑”科学,它也应以研究思维形式为主,否则它就不是逻辑科学了,同时,作为一门“辩证”逻辑,它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又应当和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思维形式有根本的区别,否则它就没有必要单独存在了.那么,辩证逻辑所研究的这种思维形式应当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应当是科学理论.这样说首先是建立在对辩证思维根本特点的认识基础上.我们知道,辩证思维的根本特点是思维的具体性,而这种思维的具体性又是思维辩证发展过程的结果,因此要搞清思维具体性的本质,就必须对思维辩证发展过程的特点有所认识.从形式上看,作为思维辩证发展过程而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一个概念、范畴的不断流动和转化,进而产生范畴体系的过程,它表现为由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再过渡到其它的概念,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第一条道路所提供的有关抽象概念和范畴以先行和后继的方式排列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