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月林 《社区》2011,(6):39-39
“今年太冷了!”“简直冻死人了”……这是最近一两个月来,人们最常谈论的话题。从2010年10月初开始,连续到来的冷空气,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骤降,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还飘起了雪花。尽管冷空气过后,气温已略有回升,但人们对“冷冬”的担心依然存在。“千年极寒”的说法,更是加深了人们对冬天的恐慌。不过,我国气象学家已指出:“千年一遇的寒冬’说法并不科学,但人们对“寒冷”越来越敏感却是事实。  相似文献   

2.
明媚 《社区》2010,(9):6-7
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一些新词,比如“问题住房”、“问题食品”等屡见报端,这表明了人们对商品质量的某种担忧:另一方面.人们对社会生存的“软环境”也有了更多期许.这说明社区良好的人际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也非常重要,因而社区里的“问题家庭”格外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试释“帝”     
关于“帝”字的本义,向无定释,学者们各有所主,至今无一定论。从“帝”字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去解释此字,能正确理解“帝”字的来源及含义演变。“帝”字与造字时代人们的土地崇拜有关,也与人们对于天、地、帝、神等自然、社会的理解有关。对“帝”字的正确理解,可以审视先人造字方法及当时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4.
文章依据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过去”(即历史)问题的看法,即所谓史学中的事实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由人们对于其“将来”的规划所调节,力图揭示史学研究的一个潜在性质:无论知觉与否,“求真”之真,将随着人们对“将来”谋划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永恒的原子事实。根据这个性质,扬弃“信古”与“疑古”两种史学态度,说明“层累历史”现象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肯定“层累历史”的价值。在结语部分,则逻辑地提出“基于将来的释古”的史学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8,(36):9-10
仪式对于过年来说非常重要。人们找不到过年的感觉,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仪式”。在中国的“年文化”中,仪式是非常丰富的,不仅有守岁、拜年这些“通俗”之外,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还有许多相异的习俗。年俗的核心内容是对“美好”的祈愿,而种种仪式也包含了人们许多儿时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艺观提出“倾向”、“典型环境”、“现实主义”三个概念,要求人们“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但并非要求人们去昭示某种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而是强调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社会现实关系的全面性、整体性的反映,显现出社会生活自身具有的某种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并不确定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源流》2014,(1):1-1
新的一年开始了。新的一年是马年。人们都喜欢找马说事,说什么“一马当先”、“人强马壮”、“马到成功”、“干军万马”、“万马奔腾”等等,特别希望“马”能给人振奋、鼓劲,带来平安、吉利、幸福。在五华县,人们更是企盼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相似文献   

8.
深海怪兽     
《阅读与作文》2008,(10):56-57
古代各国神话故事中都提到过种种水怪,古往今来,数以千计的人声称亲眼目睹过水怪,并给这些水怪取了许多神奇动听的名字,如“海龙“、“海蛇”、“海长颈鹿”及“海天鹅”等等。是确有水怪还是人们在创造新的神话呢?随着人们对不明飞行物UFO的兴趣愈来愈浓,对水里的不明潜水物UFO的关注也愈来愈大。近百年来,关于不明潜水物的目击报告,已多达数百起。  相似文献   

9.
徐金龙 《金陵瞭望》2007,(20):29-29
在六合区新篁镇,人们经常说,谢书记抓丁作有自己的一套,不是“吹哨子”,而是“弹钢琴”.弹的是“交响曲”。而说到新篁镇这两年的变化.人们也由衷地称赞善于实十、善于解决主要矛盾、善于出主意用干部的谢书记。人们嘴里的谢书记就是新篁镇党委书记、“十佳服务明星”谢庆森。  相似文献   

1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选入教材成为“诗歌典范”,显现了传统、正统且主流的诗歌趣味在历史延续中的强势。这一“诗歌典范”的树立,曲解了诗篇本意,简化甚至扭曲了诗人形象,并无视或舍弃了海子诗歌创作中“异端”和“新创”的东西。这样的“诗歌典范”培养着人们的“诗歌想象”和“诗歌期待”,影响了人们对新兴诗歌现象的创造和认同。这一“诗歌典范”的塑造方式竞能大获成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1.
雍正朝大力开辟黔东南苗疆之后,清王朝对该地实施了全面的开发与经营,推行礼治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全面干预婚姻生活成为礼治的重要内容。人们不仅开始以“六礼”的程序来实现婚姻的缔结,且在初婚与再婚里,已逐渐形成了“文字凭据”的观念,“庚贴为凭”的婚姻程序为人们所接受,一般性婚书开始流行。而“嫁卖生妻”、休妻与退婚,是人们娴熟利用儒家的“礼”来强化男性在婚姻中的主导权的表现。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的代理人,积极地参与人们婚姻的缔结与变动,这种婚姻监督与监管权从亲属向政府地方代理人的转换,无疑是一重要的新转向,表明国家权力通过干预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婚姻生活而全面进入苗疆基层社会。  相似文献   

12.
丸山敏雄先生面对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从改变家庭生活的道德观念做起,乐观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他认为“德福一致”是道德现象存在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善恶行为应该与他们的“幸”与“不幸”是一致的。他把实践视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注重培养和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认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按照“明朗”、“爱和”、“喜动”和“纯情”的原则去创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景 《社区》2010,(8):58-58
人们常用“金贵”比做黄金的珍贵,用“富贵”比做财富的珍贵,好像珍贵都与金钱财富有关,并且误导、贻误了历朝历代无数仁人志士竟“为五斗米折腰”,做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为了金钱不惜铤而走险、丧失人格或损人利己。其实,最珍贵的对人生最有价值的,人们须臾离不开的东西.都是不用钱买的.如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叶健 《今日南国》2008,(13):22-23
随着今年我国节假日模式的“变脸”,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记者调查发现,在“小长假”主导节假日的情况下,“不远游”成为人们出游的主流心态。专家认为,这种出游心态将对旅游市场产生巨大冲击和深刻影响,假期旅游将出现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关于腊尔山苗族经商观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10月,我随课题组一行,对腊尔山农民、集贸市场、个体经营者及国营(或集体)经营者进行抽样调查与定点普查,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一份调查报告。苗区农民的经商观念对农民调查了约上百户人家,调查结果表明,当地人们小农意识普遍浓厚,对“经商”、“做生意”存在很深的误解,因而对“做生意”不感兴趣;又因没有吃透“经商”“做生意”的实质,因而现实生活中也少见其商业行为。严格地说,人们还只是接受了由“买’郴“卖”这两个过程所构成的交换活动,在他们的经商观念中有如下三个特征:特征一:“做生意一类东西”,即把家里…  相似文献   

16.
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人们的阅历、识见、爱好以及艺术素养不同,往往对同一件书法作品产生不同的审美心理,甚至截然的审美分歧.然而,一件作品的艺术水平总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如何进行书法的审美呢?对于书法的审美,犹如对人们自身的审美一样,有一个“外相”和”内质”的双重内容.记得前几年,由于社会活动中的“公关”需要,国内曾在未婚女青年中开展过一些“选美”的活动,除了给“相貌”评分,尚附加了“学历”、”表达能力”、“外语水平”、”道德修养”、“气质才情”诸因氢为什么“选美”不以相貌作为唯一标准呢?因为“相…  相似文献   

17.
意境的模糊表现方法主要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等。从古至今,人们谈意境必然和这些联系在一起。这些方法是创造意境的主要方法已属定论,可人们虽对此做了大量的论述,却鲜有人抓住这些方法的实质。对这些方法创造、引发出的虚境问题,进行具体论析和说明,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现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问题对人的智力挑战作用,强调作为“问题解决”中的问题,应主要指那种没有现成的直接方法、程序或算法的“非常规问题”.因此,创造性成为数学问题解决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可乐》2010,(12):1-1
细读《西游记》,人们容易发现一个现象:神仙、菩萨,甚至妖精都喜欢开派对。我给您随便数数:神仙开的有“蟠桃会”、“人参果会”,佛界开的有“盂兰盆会”,妖精开的有“佛衣会”、“钉钯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这都是些什么样的聚会,不就是寻开心吗。  相似文献   

20.
臧凤华 《中华魂》2014,(15):29-31
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讲话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有效整合社会意识”。讲话要求,运用宣传教育、政策导向、制度保障、法律推动、领导垂范、干部带头等有效措施和手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