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高危险民事责任纳入民法典是现代民法典的独创,但囿于高危险民事责任自身固有的特性和立法技术的诸多困难,现代民法典的这一尝试未能获得成功。高危险民事责任法典化的动因源于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律体系化的偏爱和现代高度危险活动事故的严重性及传统立法体例的不足。我国未来的高危险民事责任立法应走民法典上的一般化与特别法上的类型化相结合的立法道路。  相似文献   

2.
徐晓慧 《中州学刊》2003,(3):190-192
损害赔偿是事故中最常见的民事责任形式。在我国 ,事故损害赔偿主要依据行政法规和民法通则 ,而日本由民法和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构成了完善的损害赔偿制度 ,本文针对两国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基本原则和特点进行对比研究 ,以促进我国事故损害赔偿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安全法>基本上已经建立起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食品安全事故处理机制、强化民事责任等多项法律制度,但是该法民事责任部分存在着条款少、不系统、不科学等问题.要完善<食品安全法>民事责任条款,应当保留综合立法模式、增加民事责任专章,并针对民事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责任、惩罚性赔偿等具体内容完善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五条、第九十六条第二款.  相似文献   

4.
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是一种侵权的民事责任,依照侵权行为法的规则,探究学校与相关方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以及归责原则、责任构成,剖析各方特别是学校的责任范围,贯彻积极预防的方针,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减少乃至杜绝事故的发生,依法处理损害赔偿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自动驾驶车辆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区分辅助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的法律责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从我国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等来看,对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民事责任等有所规定,但如何规制其刑事责任的确定尚处于空白状态。确定自动驾驶车辆事故的法律责任,不可能无视刑事责任,关键在于如何认定事故中的注意义务。注意义务是影响车辆事故之法律责任的重要因素,在过失犯罪认定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辅助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在注意义务的根据、特征、内容以及主体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区别。与辅助驾驶等传统车辆驾驶相比,自动驾驶车辆的注意义务更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同时还会面临来自道德与伦理方面的拷问。  相似文献   

6.
董事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事的民事责任 ,分为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责任和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关于董事对公司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但由于我国公司立法没有注意义务的规定 ,也就不可能对违反注意义务的民事责任作出规定 ,因而对董事民事责任规定的不够完善。因此 ,公司法应增加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规定 ,使董事民事责任体系化、规范化、完整化  相似文献   

7.
郭洁 《理论界》2001,(6):53-53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为确定道路交通活动中有关当事人的民事责任,为交通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根据沈阳市道路交通现状,从法理的角度分析《沈阳市行使机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所确定的过失责任规则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交通活动参与人应承担过失责任 所谓过失责任原则,指行为人仅对自己的欠缺必要注意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承担民事责任,无过失即无责任,《办法》在规则中充分体现了过失…  相似文献   

8.
胡贤斐 《学术论坛》2007,(2):171-174
民事责任概念的出现以及对民事责任的研究都比法律责任的晚。虽然学者们对民事责任的研究已经很多,然而对民事责任的一般性问题仍然存在不少争议,如民事责任的本质问题、构成要件问题等。文章从民事责任概念的产生着手,然后就民事责任的一般性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论学生伤害事故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作了分析,认为学校承担民事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重点论述了如何认定学校过错,并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损害赔偿的范围以及损害赔偿责任的分担途径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民事责任的范畴,不仅是民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民事立法、司法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学者对民事责任的界定存在相互对立的三种命题.通过分析检视得出,民事责任本质上主要是财产责任但并不限于财产责任;它应当为"第二性义务"而非"不利后果";在民事责任实现上统一的民事责任范畴并不意味着统一的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对民事责任优先承担问题都作出了不同规定,但由于立法规定存在的缺陷,致使学者对相关立法规定的称谓、性质及内容的理解存在误区,由此也可能会影响到相关立法规定的立法适用。对此,文章以我国相关立法规定为切入点,分析了财产性民事责任优先承担的性质及称谓,认为不应将民事责任优先承担确立为原则,而应将其定位为一项规则,并论证了财产性民事责任优先承担规则的正当性,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缺陷的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信托受托人民事责任是保障受托人权利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无论是从比较法的视角还是从信托这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本旨、功能等方面来看,信托受托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均应当属于过错责任的范畴。文章首先肯定在一般情况下,受托人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进而通过对在受托人转委托、共同受托人这两种特殊情况之下产生的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分析,表明在此种情况下受托人民事责任的认定仍然应当适用过错为其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3.
网络银行的出现 ,给金融服务带来了便利 ,但现有的法律体系难以对网络银行所引发的法律问题 ,特别是民事责任的承担问题做出恰当的调整。本文结合网络银行民事责任的特点 ,对网络银行所引发的民事责任问题特别是民事责任的归责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校事故中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规范学校事故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既不是一种监护关系,也不是一种准行政关系,更不是一种可以大而化之的合同关系,而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这种关系不应因学校性质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且不排除学校和学生或其监护人的合法约定。  相似文献   

15.
(一)传统的民法,把侵权的民事责任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或者是取得财产的一种方法,所以把它规定在债权篇中,而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章中专门规定了“侵权的民事责任”。这样规定的宗旨,在于以民事责任这一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它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已为商业贿赂的刑事和行政责任设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在确定其民事责任时,只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和《民法通则》第六章“民事责任”中的原则性规定可以援用。商业贿赂民事责任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操作性已不能适应当前治理商业贿赂的需要。分析我国商业贿赂民事责任制度之不足,从竞争法理论和比较法的角度就责任主体、可主张权利人、责任形式及损害赔偿额等有关具体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追究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大规模缺陷食品侵权事件,而近期发生的“三鹿”奶粉侵权事件,再一次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敲响了警钟。缺陷食品侵权具有被侵害对象的广泛性、被侵害客体的双重性、侵权人的难确定性以及侵权行为的间接性等特殊性。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应理顺民事责任主体,建立合理的赔偿机制。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保险公司和广告代言人,是民事责任的主体,也是侵权事件中赔偿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论证券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法的核心制度,民事责任是信息披露有效落实的保障,目前我国相关民事责任制度严重缺位,不能适应证券市场的现实需要,探讨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从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性质入手,探讨了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2007年8月通过的《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我国对垄断行为的处罚除了行政罚款、限制营业、行为禁止、追究刑事责任之外,还引入了民事责任机制。然而,相比较与行政罚款、撤销登记、垄断行为禁止等法律责任来说,《反垄断法》仅仅在第50条对民事责任承担做出简单规定,似乎稍显不足。有必要对《反垄断法》中规定的民事责任的性质、具体形态和具体的实现途径等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