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象声词是汉语词库中独具魅力的一类词。从《诗经》到《元曲》,无论在构成方式上,还是在语法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异,但是这些变异没有改变象声词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阐述《诗经》“交韵”的定义、类型及其辨认原则,论述先秦的用韵观及《诗经》的用韵和章句特点是“交韵”产生的内外条件。最后指出后世诗歌亦有“交韵”用例,时至今日,还当予以继承、借鉴。  相似文献   

3.
从先秦到清代(不含清代),《诗经》的阐释始终以经学为主流,但其文学阐释也如涓涓细流流淌不止,每个时代都对《诗经》的文学特性及文学价值作出了一定的阐发,为经学全盛的清代在《诗经》文学阐释的巨大贡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诗经》最终摆脱经学的藩篱走向完全的文学阐释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理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其中,对《诗经》的诠释构筑了理学形成的重要基石。理学权威朱熹即将自己的“道”学理念渗入到对《诗经》的诠释和解读中。不同于前哲的是,朱熹的诠释是建立在将《诗经》作为文学经典的“文”之意义之上,在文本还原的基础上解读《诗经》作为经典的主旨及其文化价值,从而在文学和哲学两个层面建构了新理论权威——理学。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中的人称代词比较齐全,充分反映上古人称代词的起源、发展及其语法功能,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诗经》文本编辑之初即伴随着目录学的研究方法,“目”与“录”的结合。至孔子以《诗》教授弟子,则综合运用了古籍整理与研究的诸种方法,如搜集校对(文本、音律)、论定编次、发明文义、语言雅化、理论总结等,经学的、文献学的、文学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全备。根据历代《诗经》著述体式的产生与演变及其所反映的研究风尚,我们将历代《诗经》著述与研究粗略地分为三期:汉代的原生期,三国至隋唐的守成期,宋及宋后的新变期。  相似文献   

7.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诗经》的创作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优美的语言,精湛的修辞手法几千年来都是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典范。《诗经》最具魅力的地方是运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学从汉初的压抑中奋起 ,文、景时期 ,积极进取 ,逼黄老思想退位 ;武、昭、宣时期 ,屈居于《春秋公羊》学之下 ,仅作为治国指导思想之一 ;元、成、哀、平时期 ,成为治国主导思想 ;进入东汉以后 ,又让位于《孝经》 ,渐渐远离政治中心。就《诗经》学内部来说 ,文、景、武、昭、宣时期 ,《鲁诗》学盛行 ;元、成、哀、平时期 ,《齐诗》学超乎其上 ;东汉《毛诗》学兴盛 ,《韩诗》学亦稍有起色。《诗经》学作为上层建筑 ,与政治关系的远近 ,决定于它满足社会需要和统治需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诗经》的风格体系由优美崇高至于风雅颂彼此的不同 ,再进至风雅颂内部小类别间的不同 ,最后是具体各诗篇风格的不同 ,层次分明 ,各成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诗》中,“门”成为一种象征,折射出古人对于“门”之审美与情感寄托。筑门意味着国之一要事,皋门与应门象征着国之强盛与希望;东门在国人心中成为了浪漫之所;而北门成了多事之兆;衡门代表平民之德;墓门转为符咒之签;宅门纯为心中之扉。面对《诗》之门,我们应有“程门立雪”之精神,一直等到“芝麻开门”时刻之到来。  相似文献   

12.
《诗经》意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原始兴象、比德意象和审美意象.这三种意象既代表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上的历时发展,也构成了<诗经>意象在观念内容方面的共时结构.<诗经>意象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划分为描述型、比喻型和象征型三大类.这三类意象鼎足而立,各自具有艺术表现的功能和特色,又密切配合,相辅相成地建构出一篇篇富于艺术表现力的诗作.  相似文献   

13.
情歌在<诗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情节形象地再现了古代社会隆重的祭高禖仪式,这一仪式与先民的生殖崇拜密切相关,不仅反映了人们自由、奔放的性爱意识,揭示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重视,而且寄托着远古民族浓重的宗教情结,从而使<诗经>具有了深厚的人类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诗经》,我们可以看到,周代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与夏商相比,有一道明显的嬗变轨迹;这道轨迹具有以下特征:宗教理念的人本化,宗教活动的礼俗化和价值取向的伦理化。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的典礼仪式乐歌 ,一指祭祖仪式乐歌 ,二指应用于燕乐、乡乐、大射诸礼中的乐歌。本文依据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诸种乐歌形态做了细致的分析 ,认为《诗经》的编排明显受到典礼仪式的影响 ,诗乐礼有先后之别而统一于仪式之中 ,典礼仪式具有宗教、伦理和艺术表现诸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 诗经》中的时间意识,第一是指向日常生活形式。其次,时间意识也具有人们感知生命和表达情感的内容。第三,周人将个体生命延伸到现实之外,因此,对于时间的关切自然延展至权命、时运和先王等三个方面。先民对国之权命和人之时运的喟叹,与对先祖之德的追述结合一体,是从生命观和历史观的角度去阐发时间意识。这是古代社会宗教观念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出现鱼字和鱼名的地方约有三十余处,涉及的鱼名有鲂、鳢、鲔等十二种;《诗经》中咏鱼诗篇的表现手法有实叙、比拟、象征等多种,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赋、比、兴"。并推断出《诗经》时代的捕鱼方法,有竿钓、网捕、笼捕、设池围捕等。文章最后一节,归纳出鱼在《诗经》时代人们生活中具有用于祭礼、烹制佳肴,表示兴盛,作为象征,取以饰物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而且是我国先秦时期文化的百科全书 ,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天文学内容 ,诸如盖天说、立表测影、日食月食记录、重要星宿的运行规律、历法等等。它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丰硕成果 ,值得我们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人类只有繁衍生息才能进步发展,《诗经》便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祈盼人丁兴旺的生殖意识,其中既有对多子多孙的祈盼,又有对不能生育的惶恐,还有对既生且育的歌咏,这一切均构成了先秦时代特有的生育和继承相互综纵交错的民俗事象,真切地反映出周人的生殖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