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积淀在西方大众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认为幸福是可以量化的 ,这就为资本主义世界把货币当作衡量一切价值的尺度提供了伦理学依据。在功利主义者的世界中 ,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买卖。但自然之神不愿意就清洁环境和生态平衡事宜与人类做买卖。如今的全球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底色的全球化。以功利主义为伦理特征的现代西方文化正把人类引向更加深重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2.
苏伟 《天府新论》2004,1(3):9-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价值观倾向仍是功利主义,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对社会道德有双重影响,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必须解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念的变革与经济的变革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功利价值观取代义利价值观 ,是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但是 ,功利价值观是一把双刃剑。因此 ,我们要建立本质上完全不同于传统价值观和摈弃功利主义中的“恶”、具有崭新的形式和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价值观。邓小平理论中有关义利、功利的精辟阐述 ,闪烁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光芒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新的价值观重塑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生态价值观:从传统走向后现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价值观强调人性过分的张扬,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造成了当前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生态危机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危机,而生态危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暴露了价值观念的缺失。生态价值观是在彻底扬弃传统功利价值观及其思想基础、社会生活基础之上,强调人类的利益在自然系统中与所有生物的利益通过相互依存关系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生态价值观的构建主要从生态人文主义的理念确立、现实而合理的生存方式以及消费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5.
功利主义价值哲学是现代社会所秉承的价值理念的集中展现,市场经济则是这一价值哲学在经济运行层面的映现。功利主义价值哲学孕育了人类的理性精神,但也造成理性与价值的失衡。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统一了这两重维度,并创建了实践哲学。按照实践哲学的要求,价值哲学应在市场理性与人文价值这两个维度之间保持张力。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价值哲学为现有价值观教育指明了变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张念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挑战。为了正确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本文试从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冲击这一角度对中国当前社会道德观念的变化作一...  相似文献   

7.
从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看军功爵制对秦人社会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均 《人文杂志》2006,(3):110-115
本文讨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与军功爵制对秦人社会生活的影响。秦人偏居西陲,缺乏宗法伦理观念,濡染戎狄民族强悍、尚勇、好利的性格特征,以功利主义为价值取向;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将法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与功利主义的文化精髓升华为具有实践意义的奖励机制。军功爵既是一种社会荣誉,又能够获得赐田宅、赐邑、役庶子与减免刑罚等封建特权。国家以军功爵为杠杆,通过对爵位的予夺,构建以爵禄为里,军功为表的等级秩序,促进了秦人社会政治生活和军事制度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8.
张彦  郑永廷 《江汉论坛》2012,(11):49-53
当前,我国社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价值取向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迷茫。价值迷茫在空间向度、时间向度与内容向度上,分别表现为利己主义、功利主义与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科技发展对人文的挤压,是价值迷茫存在的主要原因。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坚持价值取向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加强和改进价值观教育,是转化价值迷茫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历史进路与理论困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功利主义是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其特征是追求"最大幸福".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面临何谓"幸福"以及如何测量"幸福"等理论困难,现代新功利主义放弃快乐、幸福等功利价值观念,代之以福利主义的功利价值观念.但是新功利主义依然面临一系列困难,如,如何将功利原则贯彻实施,如何论证"最大化"原则的正义性,如何实现功利价值即在人们之间实施正义分配等等.功利主义的困难其实也是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从"是"推出"应该"的问题,这首先要求对何谓价值作出实质性回答.  相似文献   

10.
从价值观的嬗变看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危机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观危机,技术创新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种种现实问题面前已经失去了原来的合理性,面临着各个层面的调整与转变。技术创新价值观的嬗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  相似文献   

11.
困境与出路:由消费主义到生态消费之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蔓延全球的消费主义日益显现出两大危害:自然资源加速消耗,人类渐失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精神需求弱化,并引发精神危机.资本的逻辑扩张是消费主义蔓延进而诱发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原因;技术理性功能边界的恶性膨胀是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基础.要实现消费范式的生态学转向,必须对技术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态化建构:建立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古典主义的文学道德观--论梁实秋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撇开历来存在于梁实秋文学批评领域的政治纷扰 ,立足于学理层面 ,剖析出其文学批评中的古典主义文学道德观。这一文学价值观是他上承传统旁汲西洋炼而成 ,追求文学作品中的非功利主义的自然而然的道德意义 ,这种道德意义的形成以关怀人生为前提 ,以重善轻美为特点 ,以终极价值的追寻为目标。这一文学价值观立足于文学立场 ,维护了文学本性 ,但也存在着忽视美学因素和文学的时代性等缺陷。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功利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分析了儒家、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功利主义思想,概括出了功利主义理论内涵和特征,并且从政治学的角度阐释了功利主义的社会价值和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主义倾向及其引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受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探讨大学生价值观功利主义倾向的表现的基础上,从正负两个方面分析了功利主义倾向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和注重社会主流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价值观上的功利化倾向趋向合理,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当前文化产业政策伦理意蕴多维,价值取向多元,其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分析手段是经济分析,并主要以经济利益为着眼点。这导致了对文化环境的恣意破坏,造成愈演愈烈的文化生态恶果,使国家陷入了严重的文化生态危机。为此,我们应该调整文化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建立以尊重和保障文化民权为取向的文化产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哲学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进式教育"作为一种原创性教育理念,摈弃了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回应了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融合需要,追求的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价值现,其创新之处在于它面向未来,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回到个体,主体性是"跟进式教育"理念的价值基源.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趋利避害人性特点的认识而形成的功利主义理论,长期以来影响着政府公共政策的选择.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在认识上与实践上均面临困惑,且无法避免急功近利政策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反思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纠正公共政策行为急功近利倾向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功利主义作为一项价值评判标准,是对公共行政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哲学,但因其过于强调经济理性和后果主义导向,很容易使公共行政误入歧途.本文试以房屋强制拆迁这一公共行政活动为切入点,从行政伦理学角度指出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缺陷,并从民主程序、司法救济和伦理道德教育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李忠友 《北方论丛》2016,(3):127-13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生态学、系统论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它从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深刻地揭示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全面的生态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反生态的。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同时还描绘未来生态社会主义的图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价值观转向以及社会制度变革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走出环境危机的政治和文化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危机与两个问题密切相关:一是环境代价的承受者和环境代价收益者之间的不对称,二是环境价值本身的深厚丰富性和市场取向的狭隘功利主义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因此,解决这两个问题是走出环境危机的两个前提.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式是强化一直来作为环境代价主要承受者的广大普通公民在环境治理上的积极参与,建立民主的环境治理体制;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式是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逐步改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培育确立一种懂得欣赏和尊重生态环境之深厚丰富的价值蕴涵的环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