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儒家文化的"常道"是指从先秦儒学到秦以后儒学所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恒常而不变、具有根本的普遍意义的那些道理、原则、理想或理念.这个"常道"所包含的主要内涵或核心价值应该是:崇尚道德,以民为本,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其凝聚为<易传>中的两段话,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国所以为中国"的"中华精神".  相似文献   

2.
涩泽荣一在实业思想上,把来自中国的儒家精神与效仿欧美的经济伦理融为一体,奠定了日本企业经营思想的基础.他的<论语与算盘>,系统总结了自己的成功经验,被称为"商业圣经":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经营理念和儒商的处世之道,包括:"士魂商才"的经营原则,"义利合一"的求财之道,"信为根干"的企业精神,"其争也君子"的善意竞争意识,"回馈社会"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3.
正崂山区第七中学(又称崂山区格致中学)是崂山区一所直属初中学校,坐落于崂山区核心地段,滁州路与劲松七路交汇处的左岸风度小区内。学校占地19531.5平方米,建筑面积11310.24平方米。崂山七中在"责雅"核心教育理念引领下,充分彰显学校"奠基学生精彩人生,成就教师幸福发展"的办学宗旨,践行"立责于心,成雅于行"的校训,培养"胸怀天下、谦和尔雅、求索不息的君子少年"。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8,(2):76-78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开创的墨家学派曾一度引导过当时的思想界,时人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家也重视君子的培养,但他们的君子观是建立在自己学派的道德主张之上的,如兼爱、非攻、节葬等等。因为他们的群众基础不同于儒家,所以对儒家的君子观也就不时进行着批判,正是在这种批判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系统的君子思想。墨家的"君子"思想有其积极的成分,如对君子品格的要求和规范,但有些很显然也脱离现实,如对音乐的评价,所以在关注墨家的君子观时,应辩证分析,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墨家的君子思想和社会主张。  相似文献   

5.
青岛画报     
正《青岛画报》由青岛报业传媒集团主办,《青岛画报》编辑部编辑出版。是青岛市惟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部铜版纸彩色印刷的期刊。"创新人生·享受生活"是我们的办刊宗旨;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我们的办刊准则。中产阶级、白领以上的有钱有闲阶层是我们的目标读者群。每月一期,当月5日出版发行,发行量6万份。打造山东高端期刊第一品牌广告热线:0532-82933288电子版http://huabao.qingdaonews.com微博http://e.weibo.com/qingdaohb博客http://blog.sina.com.cn/qingdaohuabao  相似文献   

6.
《孔学堂》2015,(4)
<正>《文明的复兴与对话——叶小文谈中国文化》叶小文/著书号:978-7-80770-028-9定价:58.00版次:2015年9月第1版2015年9月第1次《世界的孔子——孔子与中国国际漫画大赛精品集》王六一/主编书号:978-7-80770-045-6定价:188.00版次:2015年10月第1版2015年10月第1次大众儒学书系·《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吴震/主编书号:978-7-80770-029-6定价:58.00版次:2015年9月第1版2015年9月第1次《当代儒学的新开展:景海峰说儒》景海峰/著李辰/编书号:ISBN 978-7-80770-043-2定价:25.00  相似文献   

7.
人生科学是研究人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适应人类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需要产生 ,为人们驾驭人生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但是 ,直到目前 ,从科学角度系统研究人生的著作仍然很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人生科学概论》(庞发现等主编 ,2 0 0 1年 1 2月第 1版 ) ,是近年来比较少见的从科学角度系统研究人生的著作。该书适应中国人生实践对科学人生理论的需要 ,认真总结研究古今中外的人生理论和人生实践 ,揭示了人生的一般规律 ,又在人生一般规律的指导下研究解决现实人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无论是在探索人…  相似文献   

8.
张勇 《学术交流》2012,(Z1):8-9
"尚志"思想是我国古代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人们为了实现人生的志向和理想而自强不息、奋斗不已。本文通过对儒家体系中"尚志"思想进行探讨、挖掘,力图使儒家"尚志"思想在现代语境下弘扬其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2):102-105
老子的"三宝"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道的本性,也体现了在社会人生中,"爱民、想民、为民"应成为当前和今后领导干部从政的最高价值选择,同时,也是社会得以和谐,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践行老子的"三宝",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郭占锋  杨萍 《社会工作》2012,(11):26-28
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倡导"新民本"思想;强调"平等"、"参与"的思想以及重视系统整体的农村发展观与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直到今天,这些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符丽芳 《唐都学刊》2001,17(2):54-56
"君子人格"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这也是目前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论题.在<论语>中,孔子从道德涵养、政治理想、义利之辩这三方面君子、小人的区分中探讨分析了"小人人格",指出"重利轻义"是小人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与张贤亮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都以饱蘸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在特殊社会历史时期落入生活困境的两位具有魅力、引人深思并富有诗性特质的女性形象。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苔丝形象仍然摇曳于世界文学画廊之中;尽管时空变换,黄香久独具风姿的形象仍然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熠熠生辉。她们在和谐、美丽、宁静的自然环境中,内心充盈着女性的浪漫情怀与欲望表达;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她们的性格发生了扭曲与异化;在经历了生活的挫折与不幸后,她们仍然追求真挚爱情与灵魂的高贵。作者在作品中也将自己内心的苦闷进行了悲剧性的宣泄,体现了对女性命运的"了解之同情",突出了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苦难命运的主题。作者在演绎女性悲剧人生的同时,从女性立场出发,对女性情感中的浪漫与感伤及女性生活的现实作了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阐述,从而印证了中西方作家共同的诗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老油画"被世人关注,始于常玉在香港创下的记录。此前,中国内地市场对这位画家几乎一无所知;此后,中国人无论何处均每每以常玉这个堪称伟大的艺术家为傲。2006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当代艺术"进行到0611号拍品:一幅油画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题为《花中君子》,署名"常玉"。作品构图简单,绘荷花数支,其姿态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在社会公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最大瓶颈。所以,有效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突破中国发展进程中社会公正的瓶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为此,必须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事情:将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依据;改变几个流行的有害观念,主要包括:"原始积累不可避免","国家财力不足","重视公正便会妨碍效率";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语境,本文重新反省了近代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文化传统的蝉脱与嬗变,以及隐含在这一脱变过程中的中国现代性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推导并论证了这样一个基本学术判断:即近世中国企图脱出传统道德文化的自由与保守之两分,表明了"传统之后"的中国道德文化陷入了摆脱传统与持守传统的两难纠结,而最终的结果看似已然超乎"传统之外",实则仍然在"传统之中",只不过社会主义新道德以革命性变革的方式,在近代百年的"诸神论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道德文化。然而,她并非超脱于"传统之外"的纯粹异物,而是且只能是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性的新的延展,仍然是漫长、深厚、连贯的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的"变体链"。  相似文献   

16.
许卫权 《探求》2006,(Z1):92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和谐、包容的文化,先秦哲学思想中闪耀着和谐的思想火花.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明确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主张建立生产资料共有,人们之间没有等级差别,没有剥削压迫、平等和睦相处、各有所得所乐的"大同社会".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则提倡建设一个没有欺压,人人平等,人人劳动,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所谓理想社会.这种"大同社会"实质上就是和谐社会的初步构想."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则是指和谐社会中和谐与斗争的矛盾统一.和谐是社会的主流,矛盾斗争则是社会的另一侧面,和谐社会实质就是社会发展斗争中的统一体.至于"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这些重要思想则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则表达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发展过程.可以说,和谐社会的主要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哲学依据和精神归依.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以中央集权为主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在近代的发展中饱受屈辱,受尽欺凌,却能够传承中华文明,建立中央集权的各民族和平共处的民主共和国,这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包、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的<封锁>以车厢内外的世界隐喻了社会和人生,借此表明:战乱的封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人们对自己思想的封锁.正是后一种封锁,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人成了永远的孤独者.同时它还揭示了人性弱点:人们渴望背叛既定生存状态、既定社会角色,行动起来却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由此,她用一个非常态的封锁空间展现了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常态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也是人对自我的囚禁.张爱玲要表现的,正是那面向丰富的"真人"如何在现实的规范下,在"好人"的全国中逐渐风干成为"标本"这一令人深思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18.
《论语》“君子儒”思想对当今知识分子如何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和学问修养具有很深刻的启示。君子儒是“成人”与“达人”的完美结合,“学与德”、“学与智”相辅相成是当今中国知识分子完善人生实践的重要渠道,“仕而优则学”是那些入仕的知识分子保持尊严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孝"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已东传日本,并与佛教合流,成为日本国民的道德规范、宗教精髓、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核之一。"孝"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受到了日本的政治思想、社会文化、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内涵与形式发生了不少变化,但至今仍然植根于日本社会的深层,制约和规范着日本人的行为心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各个层面。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的"孝",随着家长制的崩溃、小家庭的发展、社会的多样化、道德的相对化等因素的变化,凸显出质的演变。然而,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只要亲子关系存在,"孝"就不会过时,必将作为不可替代的道德理念,继续发挥统导作用与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之后,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软实力"的概念,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的增长。通过对日本民众所做的有关中国文化及其软实力的调查发现:中国对日本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仍然薄弱,尽管其中有关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能够被日本社会所接受,甚至某些内容还受到推崇,但是在政治文化方面却遭遇抵抗。总体来说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价值缺乏认同,目前中日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日本民众对中国的亲近感降低也与此有关。因此,中国要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改善媒体的传播质量,以民间形式为主进行文化传播,这不仅仅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