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孔学堂》2015,(1)
<正>孔学堂书局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二零一四年三月批准正式成立的一家出版社。孔学堂书局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坚持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引领,明确"专业立社、特色兴社、开门办社"的定位,以挖掘、研究、传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出版能在国内  相似文献   

2.
《孔学堂》2015,(1)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大众化传播、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设立"孔学堂书局",创办《孔学堂》杂志(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  相似文献   

3.
《孔学堂》2015,(2)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贵州省设立"孔学堂书局",创办《孔学堂》杂志(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唯一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性杂志,2014年8月创刊。现诚向海  相似文献   

4.
《孔学堂》2015,(1)
<正>各位来宾:今天,我们在秀美的花溪河畔,在恢弘的贵阳孔学堂,共同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孔学堂分会场揭幕,为孔学堂书局和孔学堂杂志社揭牌。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贵阳孔学堂分会场的开幕及孔学堂书局和杂志社揭牌表示热烈祝贺!筹建孔学堂,是贵州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了有关孔学堂建设的情况,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殷切希望。习总书记  相似文献   

5.
《孔学堂》2015,(4)
<正>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支持贵州省在贵阳孔学堂文化平台的整体框架中,创办以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学术杂志《孔学堂》(国际刊号:ISSN2095-8536,国内刊号:CN52-5035/C)。《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交流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性杂志,2014年8月创刊。  相似文献   

6.
《孔学堂》2015,(1)
2014年9月5日,由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主办的"建设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高地"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的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在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业界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题,以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的建社办刊为切入点,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刊特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孔学堂》2015,(1)
<正>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欣闻孔学堂书局挂牌、《孔学堂》杂志创刊,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当前,国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学热"不仅反映出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仁、义、礼、智、信"美德的自觉追求,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论断,为我们传习中华文化指明了方向。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困于故纸典籍、限于学术研究,而是要使其活在街道上、家庭中、人心里,使其成为滋养民族灵魂的沃土。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于人心,有两个条件不可  相似文献   

8.
《孔学堂》2015,(1)
<正>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社:值此孔学堂书局挂牌、《孔学堂》杂志创刊之际,我们代表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致以热烈祝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丰厚宝藏。创办孔学堂书局和《孔学堂》杂志,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续和弘扬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9.
《孔学堂》2015,(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014年8月7日,由贵州省文明办、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们畅所欲言,从中西对话、儒马对话、大众儒学等不同角度交流探讨。研讨会由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郭齐勇教授主持。本刊特将与会专家学者的发言按发言先后摘编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孔学堂》2014,(1)
<正>春天耕耘,盛夏绽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关心支持下,承蒙海内外众多中华文化研究机构和硕学名家的鼎力赞襄,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的中英双语学术期刊《孔学堂》,在满目青山碧水的爽爽贵阳正式创刊了。这是一份立志于汇聚世界范围内中华文化研究者之力,通过研习、弘扬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杂志。  相似文献   

11.
《孔学堂》2015,(2)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指示精神和贵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贵州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贵阳市儒学研究会、贵阳市孔学堂管理处三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贵州省孔学堂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基金会由贵州省精神文明办公室主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募型基金会,2013年12月23日在贵州省民政厅正式登记注册。内设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负责规范基金的运作及决定基金会的重大事宜;设立执行监  相似文献   

12.
2016年,全国共出版图书90.37亿册,这一数字比上一年度增长4.32%,这已经是图书出版数量连续增长的第三个年头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9月公布了"质量管理2017"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这些出版物涉及25家出版单位的33种出版物。其中,有些图书的差错率竟然到了万分之五以上。因此,在近年出版物数量剧增、出版周期日益缩短、图书质量出现下滑的背景下,笔者结合个人体会,谈谈图书出版业务中质检与编辑的关系,以与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治国富民”的社会理想、“义利相兼”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和“协和万邦”的世界胸怀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育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者,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蕴含的软实力是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孔学堂》2015,(4)
<正>孔学堂,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处大成山下、花溪河畔,是贵州省落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型文化传播设施。为努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2015年起开展课题招标和四季论辩大会。在广泛征集选题的基础上,2016年度孔学堂课题研究项目已产生,现正式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孔学堂》2023,(2):2+211-212
<正>《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冯达文等海内外硕儒,顾彬、安乐哲等国外著名中国学家,纷纷欣然为《孔学堂》杂志命笔赐稿。编辑部与来自中国外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中译出版社等翻译、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翻译,  相似文献   

16.
《孔学堂》2017,(3)
<正>《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全球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冯达文等海内外硕儒,顾彬、安乐哲等国外著名中国学家,纷纷欣然为《孔学堂》杂志命笔赐稿。编辑部与来自中国外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中译出版社等翻译、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翻译,并聘请  相似文献   

17.
廖平是真实圆融的学人,近代思想家和国学大师。其"学术六变"更革主张的人生动因,既有志意孤远、倡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因素,又有寻求国家民族觉醒振兴的因素。而廖先生的学问理念则是研究追探人生宇宙真理共球合发。对廖平"学术六变"之成因和理念追求的分析梳理,将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国学特色的学习型社区,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开展社区传统文化活动为依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孝悌、礼义、诚信等为社区共同的价值观,在社区治理中建立起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通过居民个人学习和社区组织学习所构建的和谐发展的社区。创建国学特色学习型社区,应通过构建组织机构、整合文化资源、加强环境建设、开展社区国学活动、开发社区国学课程、培养社区文化骨干等多种渠道进行。  相似文献   

19.
《孔学堂》2023,(1):2+194-195
<正>《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第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冯达文等海内外硕儒,顾彬、安乐哲等国外著名中国学家,纷纷欣然为《孔学堂》杂志命笔赐稿。编辑部与来自中国外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编译局、中译出版社等翻译、研究机构的专家合作翻译,并聘请外籍专家审议英文稿件,组成杂志强大的英文编译团队。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是知识及智慧的积累与传承,是人类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来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在当前形势下,文化软实力被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固支撑,在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